台风“晓美”即将来临。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台风将于上半夜在本镇登陆,中心最大风力将达14级。而且,这次台风所挟带的雨量非常之大,又恰值天文大潮,“风、雨、潮”三碰头,是五十年不遇的大灾害。
因此,市里、县里和镇里都召开了紧急会议,层层部署抗台事宜。
带着镇政府抗台会议的精神,临海村的老村长回到了村里。
这是一座面海傍山的小村庄,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南面和北面是两座小山,西面是一马平川。无遮无拦的地形使得前几次台风都对村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有一次甚至还死过人。
现在,从海上刮过来的风已经很大了,推搡得人们站立不稳。天空中,黑云紧贴着海面压过来,预示着台风的中心已经不远了。
所以,按照会议的要求,老村长要组织一次大转移,要把那些居住在危房、老房、旧房中的村民们集中到村东头的小学校里躲避危险。学校的教学楼是全村最新的建筑,而且地势较高,不失为安全之所。
可是,转移工作遇到了阻碍。许多村民死活不愿意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家舍。他们经历了以往的历次台风,不相信这一次的“晓美”会有什么特别的危险。而且他们还要留在家里照应房子,照应家当,照应禽畜,照应一切的一切。尤其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觉得自己活够了年纪,众口一声地说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床上。
于是,老村长不得不动用自己的权威。他召集了村两委干部和基干民兵,挨家挨户地采取强制手段,把那些不服从命令的村民们一个一个地架出来,生拉硬拽地弄进了小学校。
就这样,在傍晚时分,全体在危房、老房、旧房中居住的村民们先后被集中到了学校二楼的教室里。老村长数了一下,男女老少总共四十二人。他指定了两名年轻力壮的基干民兵看好他们,然后打电话向镇长汇报情况。
出乎意料的是,镇长听了老村长的报告后,断然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认为村小学教室不够安全,可能抵御不了这次台风的袭击。他要求老村长立即把这四十二位村民们重新转移到村委会一楼的仓库里,他认为村委会的房子虽然有些年头了,但质量绝对不差,村民在那里更为安全。
可是老村长马上提出了异议,坚持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他提醒镇长,村里的小学校还是去年在镇长的亲自参与下新建的,应该可以扛得住本次台风的袭击。为了对四十二位村民的生命负责,他准备继续贯彻自己的决定。
可是老村长的话语立即遭到了镇长的严厉批评。他在电话里狠狠训斥了老村长一顿,然后用不容置否的口气要求老村长按照他的意图行事,立即把村民们重新转移到村委会!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老村长是参加过中苏边界自卫反击战的老兵,镇长的话在他听来就像是战场上的命令。无奈,老村长挂断电话,转身指示手下安排车辆,把教室里的村民们运到村委会去。
于是,这些倒霉的村民们一边骂骂咧咧嘟嘟喃喃的,一边磨磨蹭蹭地登上车,朝着村委会驶去。
风更大了,暴雨铺天盖地,天色也渐渐黑暗了。
仓库里,老村长开亮电灯,依次检查仓库四面的窗户。然后对村民的位置进行安排。他让那些老人、妇女和孩子都靠墙角坐下,让年轻力壮的男子坐在窗边,这样如果万一危险来临,这些年轻人可以抵挡一下。
然后,他自己也坐下来,掏出烟卷点上,准备迎接不期而至的危险。
就这样,村民们捱着熬着,静静地等候着台风的来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