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桐返回桃渊山商店,做身体和心理的全面调养。
郭洪生把孩子的生活费和房贷交了。杨雨桐看看空空的手机柜台,把刚开的2200元工资,1900元给了郭洪生,去手机批发市场进了几款低档手机卖。自己留300元日常生活用。
几个月不见,杨雨桐心里很惦记王春喜。拿起手机给她打电话。电话里传出男人刺耳的喊叫声:“哎,哎,我好痛好难受。这日子可咋过啊?”杨雨桐把手机从耳边拿走了,那刺耳的喊叫声让她毛骨悚然。定了定,把手机放回耳边问:“春喜姐,这喊声是咋回事?”电话那边说:“是病人在喊。”杨雨桐担心道:“他晚上也这么闹吗?”王春喜实话实说:“白天晚上的闹,我没办法就用棉球塞住耳朵。”杨雨桐惊喜道:“是吗?你真会想办法。”王春喜说:“受不了,就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杨雨桐忧虑道:“你晚上能休息吗?”王春喜无奈道:“咋睡?他老闹腾。不过,实在累了就睡着了。”
杨雨桐问:“这活能干吗?”王春喜说:“不干,又能咋着?俩孩子在学校等着吃饭呢!”杨雨桐说:“实在不行换活吧!你也50多岁的人了,把自己放倒,看病可不是花那两个钱。”电话那边,一时沉默了。杨雨桐问:“这活累吗?”王春喜说:“不累,比干地里活清闲多了。可白天晚上的不能睡觉,太熬得慌。不过,老太太对我挺好,每天和我一起照顾老爷子。”杨雨桐心里难过,在她看来难以胜任的活,在王春喜那却很清闲,不能不说这是体力悬殊的结果。
王春喜是个目不识丁,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从小长大一直在田间劳做,身体结实硬朗,在情理之中。杨雨桐从小体弱多病,一直上学,过礼拜天节假日,父母心疼她,不让她去田间劳动,只在家做家务活。高中毕业,一场大病之后,嫁给了郭洪生经商做生意,没干过体力活,身体柔弱在情理之中。然而,命运却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捆绑在一起。
原来,王春喜被男家属带走,是照顾全身瘫痪的卧床老爷子。男家属看准了,她是刚从农村出来的女人,看准了她的朴实善良才挑选她的。
王春喜在中介待的时间比较长,有事没事,跟于翠华聊人生,聊世界,聊保姆的工作和工资。于翠华说:“卧床瘫痪病人难伺候,可工资高,比普通病人高出一千块钱。”王春喜惊讶地瞪大眼睛,问:“差这么多?”于翠华咧开嘴笑笑:“付出的多,回报肯定高啊!”有了心理准备,她被男家属带回家,看到卧床瘫痪老爷子,为挣高工资留了下来。
王春喜结婚晚,生育晚,孩子没长大成人,她已经老了。老公的去世,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为供给孩子求学,到城里做保姆已经55岁了。年龄偏大,有孩子的年轻父母嫌她年龄大,王春喜的就业面比较窄。杨雨桐很佩服她的勇气,一个55岁的中年女人,她不敢接的重病号,王春喜第一个活就接了。看来,她为了孩子是拼了命的。
了解王春喜的近况后,杨雨桐就去忙别的了。
她正在收拾卫生。杨雨虹打电话说:“学武昨晚突发心脏病住院了,你赶紧来医院吧!”杨雨桐惊出一身冷汗,问:“学武那么小,咋会有心脏病?”杨雨虹急躁道:“咱爸就那样走了,学武心里一直想不开。”杨雨桐问:“在那家医院?”杨雨虹说:“武警医院!”杨雨桐简单收拾了一下,背着黑包朝医院赶去。
杨学武高大肥胖的身子,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眉头紧皱脸色惨白,脸型已痛哭的严重扭曲变型。看到弟弟病情危重,杨雨桐的眼泪控制不住,一下子哗哗地流下来。平时胖胖大大的弟弟咋说病,一下子就病了呢?她拉起弟弟的手,安慰道:“学武,你要坚强起来。没事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杨学武眼泪出来了,点点头,说:“没事,我很坚强的。”医生来了,把家属叫到病房外,说:“得马上做两个心脏支架手术。不然,病人生死不保。医药费得三、四十万元钱。”吕慧玲焦急道:“大夫,钱,不用担心。只要能给我老公治好病,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出。”医生见状说:“放心,我们医院会尽全力的。”杨学良,杨雨虹和杨雨桐二话不说,各自回家筹钱了。
筹来筹去,三、四十万不是个小数目,那能那么快凑得齐呢?
吕慧玲来了,说:“我把学区房低价卖了,本来可以卖一百多万,只卖了60万。刚拿到首付款20万,剩下的一个月之后结清。”杨雨桐落泪了,心里被深深地震撼了,说:“慧玲真是个好媳妇,学武娶了你,这是他一辈子的福气。咱们赶紧找医生救人。再晚,看把学武耽误了。”姊妹仨把凑齐的35万交到住院部,拿着缴费单找医生,医生让家属签字,安排了手术。
杨学武被推进手术室,兄妹仨在外面等,杨雨桐一遍遍在手术室外的楼道走,心里默默地祈祷,为弟弟的健康和平安祈祷。没事时,杨雨桐在想,一个肯为老公看病卖房子的女人,世间真有这么情深义重的女人吗?这个女人就是吕慧玲,她的兄弟媳妇。在她落难时,怕她多吃几天饭,脸色冷的结出冰的小气女人。这一前一后的同一个女人,让她怀疑自己,怀疑人生,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但事实却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面对此情此景,她和她先前发生的不愉快,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杨雨桐想起初识吕慧玲的情形,想起她跟弟弟的恋爱经历。
那年,吕慧玲刚刚二十岁,是一朵正怒放的桃花。留着披肩发,穿着淡蓝色碎花连衣裙,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市区摆摊卖鞋。杨学武在饭店做厨师,偶尔闲转,转到吕慧玲的摊位前。看吕慧玲人清爽、热情、好客,时常跑去买东西。一来二去,两人互生爱慕。
那晚,杨学武凭着英俊挺拔,西装革履的翩翩风度,把娇小可人的吕慧玲带回出租房。两人一顿恩爱缠绵后,吕慧玲要把女人的一切献给他。杨学武想起母亲和两个姐姐的教诲。在激情来临时,咬牙把握最后一道关卡,说:“咱们不能这样。结婚以前,不能这样。”吕慧玲有些性急,说:“今晚,你不要我,你会后悔的。”杨学武说:“宁可后悔,我也不能办伤天害理的事。我不能害了你,我们走不到一起,你又该置身何地?”
吕慧玲身上一团烈火在呼呼地燃烧,急切地想让杨学武抚平火焰:“不管以后,我只想今晚要你。”可杨学武不为所动说:“原谅我,我不能害你。”吕慧玲见状穿起衣服,愤然离去,嘴里还是那句话:“今晚不要,你会后悔的。”杨学武望着吕慧玲远去的背影,只沉沉地低下了头。
两天后,吕慧玲被杨学武的正人君子打动。打来电话,温柔细语地说:“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你娶我吧,我愿意做你一生一世的妻子。”杨学武说:“谢谢你的理解。我愿意娶你。我要你一生一世做我的女人。”吕慧玲跟着杨学武到桃渊山相家。她看见学武爹养的一大群牛,每天驾驾的吆喝着一大群牛,太阳出来上山,太阳偏西赶着一群牛下山回家。牛每天在牛圈牟牟直叫,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吕慧玲高高兴兴地回家告诉父母:“杨学武不仅人品好,又是厨师。家里很富,有一大群牛。”慧玲父母听了,就一脸的欢喜:“我们家慧玲终于要做新娘子了,父母祝福你。”
在桃渊山12外,有一个村子叫梨花巷。每到春天,满山遍野的梨花纷纷扬扬,如同漫天大雪飞舞一般,很是壮观美好。
又到春天,在满山遍野的梨花盛开时节。吕慧玲被杨学武按着当地风俗,从村这头到村那头,绕村整整转了三圈。如同学武爹娶学武娘一般,吹吹打打隆重地迎娶过门。女人们看着浓妆艳抹穿着婚纱的新娘子,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个女人说:“新社会,真好,新娘子跟电影走出来的人一样。”另一个说:“老杨家又娶新媳妇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一个说:“城里人就是城里人,老杨家的小儿子出息的把城里姑娘都娶了回来。”又一个说:“听说,杨学武当起了城里人的厨师呢!看来,老杨家该发达了。”
学武娘正被一群人包围着,嬉戏打闹。她满脸被摸了大红,打闹的人说:“娶新媳妇,就该红红火火的。满脸摸红,满脸都透着喜庆。以后的日子,肯定会红红火火的。”学武娘就笑的合不拢嘴:“借你们的吉言,老姊妹弟兄们。”众人都瞅着她开心地大笑起来。学武娘的一桩心事终于落了地。
结婚之后,杨学武和吕慧玲靠着厨师手艺,在市郊开起了小饭店,每天早出晚归地忙碌。吕慧玲的能说会道,杨学武的吃苦耐劳,小饭店就干的红红火火的。一年后,吕慧玲诞下一名女婴,杨学武从此在城里就站稳了脚跟。看饭店人手不够,就把父母从梨花巷接到城里,让她们在饭店帮忙做生意。杨雨桐每去饭店看望父母。放下背包,帮弟弟招揽生意,帮忙干活。
几年后,杨学武和吕慧玲在市郊买房子。为了买个好楼层,为了省一平米几百块钱的房费。借用别人名字买了150平米的商品房,认真雇人装修了一番。买了新家具,一家人就乔迁新居。
可几年后,随着城市楼价的不断上涨。用他名字买房的男人,用蛇皮袋背着10万块钱给杨学武送到饭店,跟打架一般硬把钱还给杨学武。还完钱,硬逼着杨学武一家人从楼房搬出来,自己一家子搬了进去。10万块钱,眼下无法再买新楼房,更别说装修了。杨学武一家悲愤交加,肝胆俱裂。不管他们承不承认,最终有理的还是那家,谁让他占用人家名字呢?吃亏吃在投机取巧上,也败在投机取巧上。用钱买来的教训沉痛而又悲哀,杨学武一家只能搬回出租房。
过了几年,杨学武凭着自己的实干,在别的小区用自己名字全款买了商品房。过了几年,又买了第二套学区房。
在杨雨桐心里,她是很佩服杨学武和吕慧玲的。他们两口子没有多少文化,愣是凭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凭着自己的厨师手艺,从农村来到城市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天地。弟弟是她的骄傲,是一家人的骄傲,更是桃渊山的骄傲。弟弟不仅仅代表他自己,他代表的是一代年轻人的拼搏和实干,梦想和希望。
二十年后,杨学武家庭条件好了,吕慧玲为了哄他开心,一家三口换了智能手机。谁知,杨学武迷恋手机游戏和小说,一刻不离地盯着手机看。活也懒得干,饭店越干越没人,越干越没法干,索性关店休息。40多岁的人,一下子玩手机玩成了废人。杨学武是被智能手机和游戏毁掉的第一批成年人。吕慧玲跟他哭过,闹过,离过婚。可看看正读初三的女儿,心一下子软了。只能收拾心情,好好过日子。吕慧玲是一个女人,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别无选择。
如今,杨学武生命垂危,她想起美好的爱情和从前,义无反顾地低价卖了学区房,救老公与危难之中。
八个小时之后,杨学武从手术室推了出来,医生说:“手术做的很艰难,也很成功。主任拼尽全力才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家子就对医生感恩戴德千恩万谢的。杨学武被推到重症监护室。五天后,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杨雨桐知道这是弟弟捡回了一条命。以后,弟弟再不能干重苦活了。她为她们一家人的生活担心道:“不行,你来干保姆行业吧!学武不能干了,咱们的路还要走下去,生活还得继续下去。”吕慧玲就心事重重地点点头:“不干咋行,一家人还得吃饭生活。”
杨雨桐看着弟弟病情渐渐稳定下来,这才回家忙自己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