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绝妙配合
比起项目,华振东反倒觉得今天最大的收获是能遇到墨夕寒。他内心涌动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
然而,当华振东想要再点一首歌与墨夕寒合唱时,他却突然有些犹豫了。他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但随即又否定了自己。
他担心自己接下来想唱的歌曲可能并不适合墨夕寒的嗓音。从之前的两首合唱中,他能感觉到墨夕寒的嗓音更适合柔美、清亮的歌曲。
看出华振东的犹豫,刘海东热情地鼓励道:“华总,再点一首吧!今天的气氛这么好,大家都想再听听你们的合唱。”华振东有些为难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这个怕是点不出来呦!”众人闻言都露出疑惑的表情,不明白华振东的意思。
大家都没听明白华振东是什么意思,他随后解释说:“这个点歌系统里基本都是歌曲,这个东北地方戏根本点不出来呀!”
听了他的话,在场的人都明白了,因为他们都东北人,华振东口里的东北地方戏就是二人转,因为是东北特色,所以也叫东北地方戏。在东北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大家喜爱。
刘海东闻言眼睛一亮,他知道墨夕寒不仅会唱二人转,而且唱得非常出色。于是他笑着对华振东说:“华总,点不出来也没事呀!您的嗓音那么好,完全可以和墨小姐清唱一段二人转。”
华振东闻言有些惊讶地看着刘海东,他似乎没想到刘海东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墨夕寒,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的光芒。墨夕寒则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轻声说道:“我只是小时候听得多,会一点点而已。”
华振东顿时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小女生竟然还会二人转这种极具挑战性的戏曲形式。他心中的喜悦更甚,仿佛发现了一个宝藏般的存在。
他激动地对墨夕寒说:“墨小姐,你真的会唱二人转吗?这真是太让我意外了!我一直都很喜欢这种戏曲形式,觉得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尝试合唱一段。”
墨夕寒微微一笑,抬头看向华振东,说道:“看看华总您喜欢哪个曲目吧。如果我能搭上的话,我愿意给华总搭一段。”
华振东多聪明一个人啊,能听不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吗?那意思是让他点,这小女生什么来头,她不就是个售楼员吗?华振东不禁在心里嘀咕起来,但脸上却还是那高兴的神情。能遇到这么一个合拍的,实在是太难得了。
华振东思索片刻,他心中最钟爱的一场戏便是《包公赔情》。然而,这场戏要求女生的声线偏老,他觉得这并不适合墨夕寒。
于是,他又在脑海中搜寻,最终想到了另一经典桥段——《水漫蓝桥》。这个段子华振东一直情有独钟,但苦于无人能与他完美搭档。此刻,他望着墨夕寒,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笑着说道:“墨小姐,不知你是否熟悉《水漫蓝桥》这出戏?”
墨夕寒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这个应该会,这是我爸爸常听的一盘磁带,听得多了,自然也就熟悉了其中的旋律和唱词。”
“那太好了!”华振东忍不住拍手叫好,他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那咱们从哪段开始呢?”
“都可以呀!”墨夕寒的回答透露出她对这出戏的熟悉与自信。
华振东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欣赏。他想了想,说道:“那咱们就从井台打水那段开始吧,如何?”
“嗯嗯,那我先起个头。”墨夕寒微微调整了一下气息,准备开口唱道。
“好!好!”华振东连忙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墨夕寒的身上,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
墨夕寒深吸一口气,开口唱道:“瑞莲我打罢两桶水,浑身出汗湿衣衫。井台没有秋蒲扇,撩起罗裙当扇扇。且不言瑞莲井台站。”她的嗓音婉转悠扬,韵味十足,短短几句词便让在座的人都瞪大了双眼,除了刘海东、陈鹏和小董那天听过墨夕寒唱二人转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她的演唱容。
华振东更是又惊又喜,他没想到墨夕寒的二人转唱得如此出色。在墨夕寒唱完后,他恰到好处地接住了后边的词,唱道:“再表公子魏奎元呐,高山拜师把书念,今日我放假回家园。一路美景无心看,眼前来到蓝河湾。手摇小扇把桥下,见一位女子站在井台前,只见她上穿篮下穿绿,绿缎罗裙当扇扇。扇动头上的青丝发,发髻横别镀金簪。簪下相衬元宝耳,耳佩银环左右悬。悬胆鼻子芙蓉面,面上柳眉月牙弯。弯眉杏眼樱桃口,口内就把银牙含。含情不露多娇女,女中魁元似天仙。看她好像蓝家女,越看越像蓝瑞莲。我有心上前说句话,又怕人家不理咱。低头一计有有有,假借讨水把话谈。走上近前深施礼,尊一声贤嫂听我言:学生放假从此过,走得心热口发干。山高路远茶不便,来在井台讨清泉。贤嫂舍我清泉水,我多给银子多给钱。”他的唱腔与墨夕寒相得益彰,二人的合作天衣无缝。
这段唱词在二人转中算是少有的大段唱词之一,不仅要求演唱者把握好唱腔节奏和松弛度,还需要巧妙地衔接前后文,才能让听众听得舒服、过瘾。这首曲目里男女都有这样的大段唱词设计,因此非常考验演唱者的功力。
本章节到这里就结束了,下一章更精彩哦,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可以收藏哦!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