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用完了,钱也差不多用完了,一个多月,时间匆匆忙忙,日月如梭,是时候该返回分队了。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刘八百没有时间在家团聚,他已经多请了三天假了,不能再推迟了。
1月31日除夕,1月26日是农历腊月24,这是中国南方传统的小年,刘八百打算过完小年就返回分队。小年、大年都是年,只要有相聚,只要有祝福,那都有是年的味道,早上吃了汤圆,晚上吃了饺子。按惯例,母亲都会在汤圆饺子里面放硬币,早上放汤圆里面的硬币被刘八百吃到了,晚上饺子里面的硬币被父亲刘建国吃到了,这是母亲张贵花精心安排的,她把所有的祝福都送给了儿子和丈夫,儿子和丈夫是农村妇女的全部。
刘八百这四年时间已有了两年没有在家过年,以后不在家过年会成为常态,这是M警的职业属性决定的,只有一家不圆才能换取万家团圆。但是他的父亲,生他养他的父亲,虽不善言语但每次回家都在村口接他等他的父亲,将在近几年永远离他而去。团聚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少了,那是一种明明知道要发生却无法阻止的悲痛,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失落。
父亲刘建国一辈子没过上好日子,上过战场交过皇粮,因违规生育而倾家荡产,挖煤炭当石匠辛劳成疾,常年住在三间土坯房里,为了增加收入厨房养猪臭气熏天,瓦房破旧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从不叫苦叫累,从不怨天尤人。
如今刘八百刚参加工作,本以为好日子就要到来了,父亲刘建国又身患绝症。刘八百想给家里修两间火砖房,让他享受享受邻居家那种火砖房的感觉,不能一辈子怀着羡慕的心情住在烂房子里。可是修两间火砖房差不多要两万元,目前他身上只有几百元,以他的工资水平要存够这笔钱,至少要两年时间,他只希望父亲刘建国多活几年,有机会像其他邻居一样享受一下住火砖房的日子。
小年没有春节联欢晚会,也不需要守岁,父亲刘建国吃过药早早就睡去了,放疗的副作用还未恢复,还需要早早休息。母亲张贵花走到刘八百房间,儿子明天要远行了,想安慰一下他。
刘八百盖着被子靠在床头,母亲张贵花端了个凳子坐在床边,从小到大,母亲张贵花就是以这种方式与他交流的,如今床上的小伙子已经变成了男子汉,床边的母亲脸庞也开始出现皱纹,头发也开始发白,但在母亲张贵花的眼里他永远是个孩子。
刘八百把在家里修两间房子的想法告诉了母亲,得到母亲张贵花的坚决反对。她说到:
“你刚参加工作,要以工作为重,忠孝为本,干好工作就是忠孝,家里的事情有我照顾就行,有我在就不要操心。你自己的工资该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要存起来为家里建房,这个房子我们就住了几十年了,已经住习惯了”
刘八百知道母亲怕影响他的工作,不让他操心,所以不同意他建房,其实她最想建两间火砖房,特别是邻居刘国金家修火砖房以后,她一直嫉妒着。因为刘八百家过去受刘国金家欺负,母亲张贵花一直不服输,她想通过努力超过刘国金家,所以,修火砖房不只是为了居住,而更多的是为了争口气,但现在又遇上父亲刘建国生病的情况,也只能先忍一忍。
刘八百便岔开话题说到:“M警警队包吃包住,工资我也用不着,反正就是存起来,现在还早,我只是说说而已,等存够钱了再说”。其实张贵花根本不知道刘八百工作的地方是有钱也花不出去的地方。
母亲张贵花想了想,语重心长的说:“人反正都要死,但是你父亲在这个世上还有愿望没有完成,如果你真的孝顺的话,那就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刘八百有些疑惑的点点头,问道:“什么愿望?我能办到的,我一定办。”
母亲张贵花认真的说:“你可以办到的。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父亲这一辈子,老实本分,没有文化,生活困苦,没有办法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但是他性格乐观好强,他不惜一切代价生个儿子来传宗接代,然后把改变家族的命运寄托于此,并传承下去,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三世同堂。你今年也23岁了,在农村来说也到了结婚的年龄,能够看到你结婚生子,就是你父亲最大的愿望。”
结婚生子可不是小事,是说能办就能办的?需要机缘和物质基础,现在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工作去哪里寻找机缘?有时刘八百觉得他父亲没有出息,自己不会飞,在窝里面下个蛋,让孵化的小鸟来飞。但是他又不能说出来,因为这是他父亲毕生的希望,刘八百只好毫无态度的答到:
“知道了”
母亲张贵花见刘八百有些为难,又插话到:“结婚是终身大事,还是要各方面考虑清楚,能尽快结婚当然是好事,但千万不要将就。”
母亲张贵花讲话总是那么聪明,任何事情都是讲两面,他习惯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从不强加于人,这样也把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对于刘八百这种孝顺的孩子来讲,肯定是听进了心里,会尽量的满足父亲的要求。
刘八百想想一路错过的姻缘,更加后悔于当初的选择,从高中同学王艳妃,警校笔友杨雪琴,富二代曾大霞,暗恋对像冉小波,实话实讲这四个女人都不错,有的性感撩人,有的冰清玉洁,有的富甲一方,有的容貌出众,但刘八百就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这一路走来,错过了一大片森林,却未找到属于自己的《致橡树》。如今,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哪里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刘八百越想越后悔,整夜失眠。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微明,简单吃完早餐就出发了,因为上次买的火车卧铺票早已过期,早点前往,看能否重新买到当日的火车票。母亲张贵花照样送到村口,父亲刘建国依然佝偻着身体跟在后面,一路无言,目送刘八百渐行渐远。刘八百的心情很沉重,沉重得不敢回头看村口黄果树下父母的身影,因为他怕会忍不住落泪。
到大沟镇时天才大亮,摩托车直达大沟汽车站,刘八百正准备进站坐车时,突然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他回头一看,见一个瘦高个儿青年驾驶摩托车驶了过来,前面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这个人长相很面熟,打量了几秒钟,刘八百惊喜的喊到:
“朱河权”
朱河权是刘八百儿的好朋友,读小学时的趣事浮上心头,他深深的记得,朱河权辍学时送他文具盒时的情景,可这一晃就十多年过去了,他如今已经结了婚还当了父亲。
刘八百忙热情的招呼:“权哥,好多年不见了,混得好啊!都结婚当爸了”
朱河权微笑着说:“好啥?求个生活而已,你去哪里?”
朱河权的微笑还是那样灿烂,像从来没有过忧愁一样,刘八百就喜欢和他聊天,很轻松,没有心机。
刘八百放下行礼答到:“现在回警队,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朱河权也停好了摩托车,一边抱下小孩儿一边说到:
“刚回来两三天,年前加班忙,春节只放15天假,过完年就要过去复工,不像你们每年假期多”
“ 假期多个啥,一年就一次,在家过年也没有时间,还是你们好,老婆孩子热炕头”
“你小孩呢?”
“那里有小孩?老婆就还没找,M警警队都是男的,去那里找老婆?”
“你开玩笑了,去年我回家过年,小学同学朱波你认识吧?他在县城开出租车,然后说是搞同学聚会,叫我也去玩了一下。我就读过小学也不认识几个人,一个叫王玉佳的说是你女同学,说你追过她,这个女的很漂亮的,肯定是你刘八百眼光高,不要人家了”。说完朱河权又纯洁的微笑着。
提到王玉佳,刘八百一下来了精神,对他来说她是一座没有爬过的山,没有涉过的河。刘八百连忙道:“王玉佳现在混得怎么样了?你没提起我吧?”
“她现在是富婆了,嫁在上海浦东,婆家又是拆迁户,现在上海浦东很发达的,每个月收房租就有一万多块钱。我对他说,你现在已经当警官了,我还开玩笑似的说,你好好的官太太不当,要去当收租婆。”
刘八百又追问到:“她老公来了吗?她老公长得怎么样?”
“她老公没有来,说是比他大十多岁,你问这个干嘛?别人就结婚了,小孩就两个了,你还有想法”
“没有、没有,我只是想问问”刘八百恨不得把她的情况打听个水落石出,最好是对方的条件越差越好,以致让她拒绝刘八百而感到后悔,可事实总是打脸,别人过的却真的很好。还好,朱河权说他警校毕业当上警官了,算是给他留了点面子。
朱河权又开始无厘头了,他开玩笑的说 “别问了,要老婆我去厂里给你介绍几个,包能生娃的”
“生娃是个技术活,女人那东西我都没见过”
“没见过是吧?那我画给你看”朱河权一边笑一边找石头,然后在地上画了一个饺子形状的东西,中间标注了一个洞,两边还画了毛发,然后大笑起来。
他小儿子看见两个大人在笑,就问朱河权:“爸爸,你画的是什么呀?”
朱河权一本正经的说:“眼睛,爸爸画的是眼睛”,说完大家又哈哈大笑起来,刘八百这一个多月压抑的心情一下就释放了。
刘八百和朱河权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今天他要急着去赶车,聊了会天互相留了电话就告辞了。离开时,朱河权还叮嘱他,坐车要注意安全,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前几天就在前面几公里处,一个大货车翻到山下去了,车上三个人死了两个,只有一个女司机系了安全带没有死。
那天,天气比较好,由于要过年了,返乡的人多,回程的人少,刘八百作为“逆行者”转车非常顺利。成功坐上了十点钟从县城到省城的汽车,刘八百打开车窗帘,冬日暖阳射进窗户,感觉到心情开朗了很多。刘八想,人这一辈子何需考虑太多,有时感觉像朱河权一样没有想法没有目标就很好,一辈子打工挣钱,娶妻生子,反而觉得简单幸福。想想自己的痛苦好像来自于好高骛远,不然早已让父亲三世同堂了。
车上高速时,左前方有个年轻的女性问到:“师傅,到贵南火车北站在那里下车”
一听这个女性就不是本地人,带着浓浓的北方口音。
因这趟车终点站在贵南百货批发市场,坐火车的人需要中途下车。开车师傅也很热情的答到:“在龙岩寺下,到站了叫你,你后面那个M警也是赶火车的,你可以跟他一路走”
刘八百上车时也问了司机同一个问题,师傅才提到了他。刘八百向刚才说话的女性望去,那个女性也正好回头看他,两个目光碰撞到了一起,刘八百看到了年轻而又满脸憔悴的脸。刘八百忙说:“我也去赶火车,下车后我带你去吧”
年轻女性说了声:“谢谢你,麻烦您了”。然后又回过头去,闭着眼睛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大巴车在龙岩寺未进车站,直接靠路边停了,刘八百才发现那个年轻女性,个子瘦高,左腿打着绷带,衣服上还有干了的血迹,刘八百扶他下了车,关心的问道:
“怎么受伤了?”
“出车祸了,我们的车在崎山县翻车了,我两个朋友都没了”,这个北方女性说完就要哭了。原来她就是朱河权说的那个车祸的幸存者。
“ 那你怎么一个人回家呢?你不叫家里人来接吗?”刘八百担心的问到。
年轻女性说:“我家里人在来的路上了,因过年不好买票,会晚几天到。但我实在呆不下去了,我一个人呆在这里,又害怕又孤单,我的两个朋友已经睡在殡仪馆里,我想着他们就难受。当时我说了晚上不要开车的,他们说赶时间一定要开,我没能劝住他们。后来我见他们累了,让他们多睡一会儿,我就来开一会儿,没想到晚上路面结冰了,车就出事了”。
这个女性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刘八百安慰道:“不哭了,过去的事就过去了”
从龙岩寺到火车站大概一公里的路程,平时走路也就十多分钟,但考虑到她行动不方便,刘八百还是坐了出租车直达火车站。
此时已是中午两点多钟,决定买完票再找个地方吃饭。临近春节火车站的人很多,买票的人将售票厅挤得水泄不通,年轻女性将身份证和三百元交给刘八百代买车票,刘八百才看清女孩叫孙小丽,是秦皇岛人,1982年生,比自己还小两岁,20岁就跟着朋友跑生意,真了不起,难怪脸上看起来很成熟,沧桑,刘八百打心里佩服。
来到军警售票窗口,当天到秦皇岛和官州的票都卖完了,按孙小丽的要求给她买了第二天下午到秦皇岛的坐票,刘八百自己没有买票,因为他今天必须要想办法坐车,一是假期到了,二是他也舍不得钱住一晚,最让他失望的就是十几天前好不容易买到的火车卧铺票因过期而没办法退。
因为已购买并取了纸质票的火车票,退票改签必须到火车站窗口才能办理,而火车站仅仅是有铁路经过的地方才设有,对于崎山县这么偏远的地区,并没有火车站,又不可能长途跋涉去贵南火车站退票,而且是当天才能退票,逾期只能作废,好在这次卧铺票可以报账,只是损失了105元的硬座票和增加了沿途的劳累而已。
买过票,在大排档简单吃了点东西,刘八百就扶着刘小丽去酒店,因为她要住一晚明天再走,到酒店前台,服务员也不知道他俩是啥关系,便问刘八百:“开一间房,还是开两间房”。
刘八百开了个玩笑,便问旁边的孙小丽:“服务员问开一间房?还是两间房?”
孙小丽说:“随便,你定”。又幽默的将问题抛了回来。
刘八百忙对服务员说:“要一间大床房”。
孙小丽偷看了刘八百一眼,露出了诧异的神情,眼神里又拂过一丝惊喜。可能她在想,什么意思?两个人睡一间房,而且还要睡一张床。但她一个人又害怕又孤单,确实渴望有人陪伴,她相信M警的品德。
领完房卡,安顿好孙小丽后,刘八百就要离开,孙小丽关心的问到:“你要去那里?你今晚不住这里吗?你不是没买到票吗?”
刘八百解释到:“我是没买到票?但是我假期到了,今天必须得走,M警讲纪律,命令如山倒,车站有个军代处,只要出示证件开个证明就可以上车,然后在车上补票就行,只是没坐位而已。”
孙小丽带着失望的眼神说到:“M警真好,谢谢你的照顾”。然后眼眶里汵满了泪水,是感谢,是不舍,是失望,可能只有孙小丽自己清楚。
刘八百走出了房间,感到莫名的幸福和感动,“助人为乐,乐在其中”这是很有道理的哲学,人在世上主要有两个幸福的状态,一个是受之以恩,二个是感之以恩。分队战友们为他父亲捐款他是幸福的,而今天他无私的帮助孙小丽又同样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