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中部,由西安市西去七十里之外的梓西县,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太平河河水由秦岭一个峪口涌出,在梓西县城西边十里处流过,汇入渭河。裴家村,就在太平河西岸边。和关中平原上其它许许多多的村子一样,远远望去,裴家村只是田野中间突兀出的一大块灰色建筑群,走近了看,只见低矮的土坯民房和各家院落里高出房屋很多的树木,这些树木主要是可用做家具和盖房子用的白杨、榆树、椿树,还有不易生虫子的柿子树。...
裴家村在人民公社时期,称为裴家生产大队。
1962年5月初的一个上午,太阳照到大地上,气温热起来了。田里的麦子正在扬花,田边的几株白杨树已经满绿,招来乘凉的黄鹂,婉婉啾啾地在树枝间鸣叫着。
裴家生产大队农业社的裴云峰、裴立娃两个青年社员在给村北边的生产队一片菜地里挑牲口粪。裴立娃有一米八六的高个头,消瘦单薄,干活却认真卖力,生产队的人都管他叫“长腿立娃”。他先用铁锨铲满一铁锨粪土肥,小心翼翼地端到接近菜根的地方,在将铁锨倾斜一点,一边颠一边往前走,这样铁锨上的粪土就均匀的撒在菜根旁边,偶尔有些粪撒的离菜根远,他还要用铁锨拢到菜根下才心满意足。裴云峰身高比长腿立娃低半头,身体结实灵活,但干活的态度比裴立娃差远了。他随意抛洒着粪肥,也不管抛的离菜根有多远,干上一会就手撑在铁锨把上歇一会,抬头看看日头,他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四肢像被抽了筋一样,只求赶快把一上午的干活时间消磨完。
裴云峰干了会儿实在厌烦的不行了,就蹲在地上一边用草帽扇着凉一边歇息。“这粪肥也真臭!”他嘴里念叨着。旁边的裴立娃就像是没听见他的话,只顾着自己干活。他知道裴云峰不喜欢干农活,就随着他撒懒,自己多干点也没什么。
裴云峰刚蹲下没一会儿,他的母亲严凤香急匆匆的小跑到地头,冲着裴云峰喊叫:“云峰……快,快去大队办公室……手续……”
裴云峰连忙直起身子。“下来了?”
严凤香:“下来了!”
裴云峰激动的一跃而起,蹦到裴立娃身边,摇晃着裴立娃的肩膀。“立娃,我要当工人,我就要当工人了!”此时的他和刚才给地里上粪时判若两人,两只手充满力量。
裴立娃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裴云峰就撒开手朝田垄边的路上跑去,脚被一块土坷垃绊倒,但他又用惯性很快俯冲起身来,雀跃着向生产大队办公室的方向跑去。
严凤香对儿子喊道:“慢点跑!”
“知道咧!”他听见却没听进去,步子越发快了。
裴立娃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暗自抱怨给这一大片菜地上粪肥的活全都落在他头上了。此刻的裴立娃对裴云峰的喜悦无法感同身受,也不知道这个和他从小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爱惹是生非的伙伴,有朝一日会成为梓西县这片土地上响当当的人物,裴云峰和他的子孙上演的一幕幕大戏也将被梓西的百姓津津乐道。
裴云峰到生产大队办公室去取自己的招工手续。他被招工到国营昆宁机械厂工作,成为一名国营工厂工人。
裴云峰能当工人要归功于他刚去世几个月的父亲裴熙山。
裴熙山民国时上过学堂,写得一手好字。解放前在梓西县城最大的商号“永益成”杂货铺做记账的伙计。1949年5月,解放军部队刚刚解放了梓西县城,准备成立县委员会和新的县人民政府,解放军的工作组和宣讲队在县城寻找有文化的进步青年参加工作。裴熙山听到这消息就立刻不做杂货铺记账伙计了,他主动找到解放军工作队推荐自己,开始为解放军的工作组抄写文书、做海报宣传工作。裴熙山字写得漂亮,做事认真,1949年7月新成立梓西县政府,他成为一名县政府工作人员。
国家解放之后,裴熙山作为县政府干部,参与了梓西县的土改运动和公私合营改造等重点工作。
1955年,一五计划实施,国家要在梓西县开建一个大型军工厂。梓西县人民政府为了军工厂的建设开始做征 地准备工作,裴熙山是协调征 地和移民搬迁的县工作组干部之一。这个将要建设的国营昆宁机械厂,就选址在县城南十里外的营头区。
为了支持国家国防工业建设,军工厂征 地和移民搬迁工作得到梓西县老百姓的积极响应,顺利开展。搬迁工程涉及七个村的农业合作社,三千两百多人口,工作量庞杂。需要搬迁的村子各户人家被工作组按户协调分流到梓西县其它各个区的各个村农业合作社。工作组先在各村召开搬迁动员大会,搬迁准备做好了之后,负责安置搬迁户的各村农业合作社分批组织人力和马车前来接应。他们驾着插着红旗的马车将搬迁户举家搬走,再到自己的村子帮他们安家落户、成为他们农业社的新成员。
裴熙山他们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规划的工厂、铁路、公路、医院、学校等建设范围内七个村庄的整体搬迁,一片超过万亩的工业区开始在营头区建设。
1962年1月,裴熙山在上班时突发脑溢血昏倒,人被送到医院没有多久就病逝了。等裴熙山的追悼会开过,县人民委员会将他的儿子裴云峰推荐到昆宁机械厂工作。
裴云峰身材瘦,约莫一米七八的身高,眉毛浓厚,目光深邃,面部棱角分明,打小就精明不安分。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社员除了每日在生产队参加种田、除草、施肥、收割等集体种地劳动之外,还要参加县委会、公社、生产大队组织的各种农业大会战。在几乎没有农业现代化机械的年代,修路、筑坝、平整土地、荒地荒滩改良田等农业大会战劳动全部靠人力完成。裴云峰对这些靠蛮力挣工分的农业劳动打心里瞧不上,参加集体劳动也经常磨洋工,出工不出力。每次看到他父亲裴熙山带回家糊墙的报纸上,各种工人阶级的光荣事迹和机械工人开机床的照片,裴云峰就羡慕不已,裴云峰就想当一名工人,一直希望父亲想办法安排他进城当工人。却因为裴云峰本性顽劣,就爱惹是生非,又不好好上学读书,性情稳重的裴熙山认为儿子应该在农业社多锻炼些时日,等他性情有所转变再找机会让他当工人,在裴云峰20岁时他给娶了媳妇。
裴熙山突然病故之后,县人民委员会在裴熙山老婆严凤香的请愿下,把裴云峰推荐到昆宁机械厂工作。就这样,裴云峰终于结束了在农业社混日子,等来了招工的好消息。
裴云峰进昆宁机械厂那年二十四岁,他的大儿子裴元海三岁,二儿子裴文海才几个月大。裴云峰的妻子李莲心不知道自己丈夫招工当工人有什么好处,还担心他不能挣工分而影响一家人的口粮。裴云峰的母亲严凤香虽然目不识丁,却为人精明,还当着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她觉得儿子当工人是件大好事,儿子也要像他父亲一样吃上公家饭了。
昆宁机械厂是由苏联派专家帮助规划并援建的大型机械工业军工厂,生产军工专用机械。1955年底开始在营头区征 地建设,搬迁了当地曹家村、王家堡、保峪坊等七个村庄,腾出土地来建设工业区。机械厂旁边由苏联援助建成一个火力发电厂。军工厂初步建成之后,又用了几年时间扩建。为解决军工厂职工妇女家属的就业问题,还在营头区建成一个棉纺厂。工业区的交通建设,修建了两条公路通往西安、咸阳,一条铁路和陇海铁路、铜川的煤矿相连。在裴云峰进厂的时候,昆宁机械厂已经基本形成规模,工厂的生产进入正轨,厂里的工人来自全国各地,已经有五千多人。几个工厂和他们的家属生活区都聚集在一块儿,营头区成为一个两万口人的工业区。
裴云峰由一个学徒做起,很快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因为他脑子活、技术掌握得好,开机床的工作他干得很得心应手。几年后,当他的母亲严凤香去世的时候,裴云峰就已经当上了一个机械加工车间的副主任。
1966年10月,文化大革 命的大幕在全国拉开,造 反狂潮全面扩展到工农业领域。梓西县也不例外,昆宁机械厂更是内斗的革 命重地。容易头脑发热的裴云峰积极响应了领袖的号召,狂热地投身于和平时期的这场斗争之中。这个时期,尽管周围的农村没有乱起来,昆宁机械厂的生产工作秩序却被打破,受到了严重影响。
到了1967年底,昆宁机械厂一度成为陕西关中地区武斗闹得特别厉害的地方。由西安、宝鸡等地不断传来的武斗消息也很快刺激影响昆宁机械厂内的武斗升级。营头公社周围的群众都能听见昆宁机械厂里面的大喇叭整天传播的各种乱哄哄的革 命口号声,偶尔还有混乱的枪响声。武斗分子们都为了“捍卫毛zhuxi,捍卫工人阶级”,却因为革 命口号不同而形成“工总”、“工联”两大武斗派别,视对方派别为阶级敌人。狂热的、暗潮涌动的运动,让本来就不安分的裴云峰头脑亢奋。他积极加入革 命造 反派武斗组织“工联”,成为这个组织里狂热的骨干分子。
1968年5月,“工联”、“工总”两个革 命派势力抢走了厂里武器库里的步枪、冲锋枪、喷火器、卡车、三轮摩托车等武器和运输工具用于武装斗争。
一天下午,革 命造 反派“工联”武斗队伍准备好了武器,以实施“无产阶级专政、揪出厂里的革 命叛徒、内奸”的名义,向“工总”所占的一栋厂部办公楼发动攻击,裴云峰在队伍中冲锋陷阵。“工总”的队伍也不示弱,坚守自己的革 命地盘。双方很快陷入火拼,枪声、叫喊声与硝烟混淆一起,昔日的办公区俨然成为战场。这场“战争”造成数目不详的人员伤亡,一批重要的技术资料被武斗分子持着喷火器烧毁了。
裴云峰在这次激烈武斗中还受了轻伤。没有占尽上风的革 命造 反派“工联”还酝酿下一步彻底革 命,打垮“工总”。
全国失控的武斗给社会生产带来的巨大冲击,让领袖不得不调整方针,平息混乱。昆宁机械厂的武斗很快被军事管制平息下去。
在恢复生产同时,厂革委会严肃追查烧毁那批技术资料的武斗成员。追查到裴云峰是“工联”在那场武斗冲突中冲锋陷阵的积极成员,有人还看见冲击厂部的武斗事件当天裴云峰手持步枪冲击厂部办公楼。裴云峰虽然在那次事件中并没有参与烧技术资料,却因为打伤人,而被撤了车间生产副主任的职务。除了写检查、撤职,还把他赶出车间,做了一名勤杂工,每日只能做着车间外面的洒扫工作。
尽管文化大革 命在中国越演越烈,继续冲击着国内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裴云峰已是个局外人,只能在车间外老老实实打扫卫生,再不能做革 命斗士。
等残酷的文化革 命风暴过去后,各种政 治运动停止下来,社会生产生活恢复了秩序,昆宁厂各个车间的生产又稳步开展起来。裴云峰被重新召回车间,却被降级成搬运工,干一些简单粗重的工作,所有技术工作都和他不相干,想升职就更没有希望。一听到车间里机器轰鸣的声音,他便手痒心痒,文革前虽然只有五年车间工作经验,但裴云峰熟悉车间的每一道工序,知道每一个机械零件如何经历铸造与打磨被加工制造出来,由技术工人们组装成一个个具有实用功能的机械。此时他才理解当初父亲对他的担忧不是没有缘由,懊恼自己文革中一时头脑狂热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每一天对他来说又像是在混日子,让他倍感压抑。
裴云峰一直对妻子李莲心没有多少感情,虽然结婚的时候还觉得李莲心好看,结婚之后就越来越觉得她庸俗又没文化。他偶尔回家,除了柴米油盐饭菜,多余的话都不愿跟她说。原本大字不识的李莲心接受过两个月的扫盲教育,因为平日里农村妇女不写字不读书本报纸,生了两个孩子之后,除了“毛zhuxi万岁”五个字和简单的阿拉伯数字,李莲心把扫盲教育学的其它字都忘光了,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了。当初裴云峰和他母亲严凤香都在为裴云峰当上工人而高兴的时候,李莲心却一直纠结着裴云峰在生产队劳动有什么不好,非要去二十里外的机械厂当工人,机器又不产粮食,家里没了劳动力不挣工分,剩下两个女人和两个孩子,谁来养活?她心里无主,抱着两个儿子哭诉,气得裴云峰骂她没见识,愈发瞧不起她。裴云峰自母亲死后,就借口回家的泥土道路太不好走,住在昆宁机械厂的职工宿舍里,不经常回家。李莲心要下田里劳动,还带两个孩子,而因为她公公裴熙山是裴家村出的唯一的国家干部,婆婆严香凤又曾经是妇女队长,生产队也不指望李莲心劳动。两个孩子裴元海、裴文海可以在宽松的条件下上学成长。
等裴云峰两个儿子都上中学了,他俩都在离裴家大队不远太平公社驻地的梓西县第二中学上学,裴云峰也省的管教。昆宁机械厂有自己的附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因为毗邻发电厂,学校还通上了暖气,办学条件好,师资也是碾压梓西县其它学校的。作为厂职工的裴云峰本来可以让两个儿子在上昆宁机械厂附中上学,而大儿子裴元海自小脾气倔强,不服裴云峰管教,不愿待在裴云峰身边,拒绝了去机械厂附中念书。二儿子裴文海机灵,倒是很称裴云峰的意,不料裴文海执意要和哥哥作伴,也留在第二中学上学。裴云峰只得由着他们的性子,自己也落得清闲。裴云峰本来不喜欢农村,下班要是回家去,回家的路都是砂石路和泥土路,骑自行车颠簸不好走,他仍旧大部分时间住在厂职工宿舍里,只在周末回家去住一天。
百无聊赖的裴云峰,在厂里有了个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