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原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字玄德。
传闻他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可到了刘备的祖父出生时,已经家道中落。
刘备年幼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与守寡的母亲一起靠着卖草鞋、织席为生。
刘备家的庭院里有一棵巨大的桑树,树枝茂盛,远看就像一个小车顶。
小时候,刘备常常与同族的孩子们一起在树下嬉戏。
还经常对他们说:“总有一天,我会坐上天子的车驾,到时候你们跟着我好了。”
听闻这件事,他的叔叔刘子敬非常高兴,觉得这个孩子是个不寻常之人,将来必然会有大作为。
然而,他也担心孩子说话不加忌讳,一旦惹出麻烦就不好了,所以提醒刘备说:“以后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否则会祸及刘家九族!”
刘备15岁那年,颇有见识的母亲让他到各地游学。
于是,他与同族的刘德然、辽西郡的公孙瓒一同跟随九江太守卢植学习,还与公孙瓒成为了好友。
由于刘备比公孙瓒小一些,所以就以兄长之礼对待公孙瓒。
同族的刘元,看出刘备是个与众不同、志向远大之人,就经常接济贫困潦倒的刘备,还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他。
当时的刘备非常顽皮,不爱学习,却热衷于骑马、音乐等活动。
东汉后期,天下大乱,各地的豪强争斗不休,有志之士都希望在这个乱世中建功立业,刘备也不例外。
刘备平时很少说话,喜怒也不常表露在脸上,因此显得十分稳重和精明。
但他说话的时候,常常慷慨激昂,直指要害,总能打动人心。
跟他相识的人都觉得他与众不同,将来一定能有所成就。
刘备喜欢与一些英雄豪杰交往,附近郡县的年轻人也争相追随他。
涿郡城中有一条名为忠义庙街的大街。
传说,当年张飞在涿州卖肉就在这条街上。
张飞在这条街上开了一家肉铺,将肉绑在门前的一个井中,用千斤石板盖上,旁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谁能举起石板,猪肉就归谁。”
有一天,关羽骑着小毛驴经过张飞肉铺门口,看到牌子上的字,心想:“好大的口气!”
他走上前用力一掀,以九牛二虎之力举起了千斤石板,从井中拿出半片猪肉挂在小毛驴上,然后默不作声地离开,前去赶集去了。
等张飞回来,他的妻子详细向他讲述了事情经过。
张飞听后火冒三丈,立刻追到集市上要找关羽算账。
张飞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想自己有言在先,牌子上写得明明白白,这次争论不占理。
另一方面,如果这次不闹大,以后关羽总来白吃猪肉,那还了得。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报复。
他来到关羽的粮食摊位上,问道:“你的绿豆干不干?”
关羽回答:“很干!非常干!”
张飞接着问:“我能用手碾碾试试吗?”
关羽说:“当然可以!”
张飞拿起一把绿豆,用大拇指一碾,绿豆变成了粉末。
他又拿起一把绿豆一碾,绿豆又变成了粉末。
他一直碾着辗着,不到片刻工夫,关羽的半袋绿豆就被碾成了七八斤粉末。
关羽知道张飞不服气,故意找茬,就说:“兄弟啊!你要买绿豆,带回去再碾成粉末怎么样?”
“在这里你全部给我碾成了粉末,我还能卖出去吗?”
张飞:“你不是说让我碾吗?我就全部碾了,怎么滴?”
两人争执起来,人们上前拉架,谁也拉不开这两个壮汉。
这时候,正好刘备赶集卖草鞋经过,他看到两个大汉在打架,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拉架,决定劝解。
别人告诉他不要去,因为他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样子。
刘备不听,上前双手拨开两人,将关羽和张飞分开了。
张飞、关羽两人气得直跺脚,谁也打不到谁。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龙分二虎”。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张飞和关羽互相佩服彼此的力气,再加上刘备的调解,他们两人成为了好朋友,三人准备在桃园拜盟结义。
可是,刘备、关羽、张飞需要按照长序排行。
一般来说,拜盟兄弟都是按照年龄排行,张飞虽然年龄最小,却不同意。
他说:“我们应该按照力气排行,力气最大的是大哥。”
关羽说:“刘备曾经将我俩分开,他的力气最大,应该是大哥。”
“我们两人力气不相上下,谁做老二老三都可以,还有什么好比的呢?”
张飞听了,沉默不语。
刘备说:“这样不行,我们来比智慧吧!”
张飞点头,表示同意。
刘备说:“我们来比比谁能将鸡毛扔到屋顶,谁扔上去就是大哥,怎么样?”
三人都同意,张飞性急,抓来一只鸡,拔下一根鸡毛就用力往屋顶扔,连扔几次都没有扔上去。
关羽也拔下一根鸡毛,用力往上扔,也没有扔上去。
轮到刘备,他不慌不忙地拿起那只鸡,轻松地一扔,整只鸡连同鸡毛一同扔到了屋顶。
张飞说:“你扔鸡不算!”
刘备回答:“那我是不是把鸡毛扔上去了呢?”
张飞说不出话来,只好认输。
刘备成了大哥,那么谁是老二老三呢?
刘备说:“张飞扔得最早,而且扔的次数最多,都没有成功,按理他是老三,关羽是老二。”
张飞无言以对,笑嘻嘻地说:“好吧!好吧!我认输。”
刘备是老大,关羽是老二,张飞最小。
他们对天发誓,表示要同心协力,干出一番事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桃园三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