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原本以务农为生。
后来前往荆州拜师学习,受教于名士黄承彦,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荆州生活了十年,诸葛亮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尽管他已经老大不小,却依然没有娶妻。
那个时代,男子15岁就已经娶妻生子,而25岁的诸葛亮还没娶媳妇,这让他的姐姐十分着急,便为弟弟张罗婚事。
诸葛亮告诉姐姐说:“我要找的妻子,外貌并不重要,她必须与我才华相匹配!”
诸葛亮的这番话,传到了他的老师黄承彦的耳中,黄承彦本来就对爱徒很是欣赏,于是开始琢磨女儿的婚事。
黄承彦找来诸葛亮,试探性地问道:“听说你还没有娶亲,我有一个女儿,跟你年龄相仿,才华也不错。”
“唉!可是她长得不好看,皮肤黝黑,而且个子也比你矮一大截,你对此有何看法?”
诸葛亮听了,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黄承彦见他的答应如此爽快,自然非常高兴。
要知道,诸葛亮玉树临风,才华出众,是当地名门世家的理想女婿。
所以大家都以为他的眼光一定很高,不敢随便提出媒妁之言,生怕遭到拒绝而丧失面子。
如今谁也没有想到“长相英俊,才华出众”的诸葛亮,居然会娶黄家的“丑女”为妻。
一时之间,荆襄各地议论纷纷,大家嘲笑说:“诸葛亮这小子一定是读书太多,脑子糊涂了,哈哈哈!”
诸葛亮听到这些流言蜚语,毫不理会,只笑世人不懂自己。
婚事定下来后,诸葛亮高兴冲冲地前来黄家拜访,想见见岳父口中的才女。
刚一走进门,突然冲出两条狼狗,扑向了诸葛亮,吓得他左闪右避。
旁边的丫环,却不慌不忙地用手轻轻拍打狼狗的头部。
过了一会儿,两只狼狗就乖乖地蹲在地上一动不动。
诸葛亮仔细一看,原来这两只狼狗竟然是木制做的,这才松了一口气。
接着,他又见到了木马、木人和木鸟,每一个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令诸葛亮惊叹不已,连连称奇。
见到黄承彦后,敬佩地说:“老师竟然将机关之术钻研得如此了得,学生真是佩服啊!”
黄承彦听到诸葛亮的赞美,哈哈大笑起来,摇头说:“你夸错人了,这都是小女的杰作。”
诸葛亮听了,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没想到自己要娶的娘子竟然有如此本事,更加想见一见她。
黄承彦却卖出关子,说:“现在不行,你们还是拜过高堂再见面吧!”
于是,诸葛亮开始日盼夜盼,对新娘子满怀期待。
终于等到结婚那天,到了晚上,送走宾客之后。
诸葛亮迫不及待地冲进内院,走到新房门口的时候,他开始有些犹豫了。
尽管早就听说新娘奇丑无比,可是当尽在眼前时,他还是有点紧张。
她究竟能有多丑呢?
诸葛亮悄悄地走进房内,屏住呼吸,咬牙掀开红盖头,看到新娘子的容貌,诸葛亮吃惊地张大嘴巴,瞪圆双目。
黄月英娇羞地问:“你这是嫌我丑吗?”
他的新娘子明明是明眸皓齿、肤白貌美,简直美若天仙,完全不是岳父口中的“丑女”。
看到诸葛亮吃惊的表情,新娘子黄月英娇嗔地说道:“这是父亲给你的考验,看看你是不是当真不看重容貌。”
“恭喜你,你过关了!”
黄月英说完,就用羽扇掩面而笑。
见诸葛亮还没缓过神来,她继续道:“你与父亲聊天,我躲在屏风后偷看,发现你说话时,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眉头舒展,我就将这把羽扇送给你吧!”
“今后你可用羽扇遮面,不要轻易让人看出你的情绪。”
从那以后,诸葛亮始终手不离扇,时刻提醒自己要喜怒不形于色。
婚后,黄月英成了诸葛亮的贤内助,为他提供很多新奇的想法。
后来,诸葛亮发明了一种粮草运输工具,取名为“木牛流马”,可以解决数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
还有“元戎弩”,可以同时发射十箭,如果万弩齐发,定能出奇制胜,威力大增。
而这两样,都是受黄月英的启发而发明的。
不仅如此,诸葛亮为避瘴气,还研究了“诸葛行军散”和“卧龙丹”,也是出自黄月英的药理指导。
诸葛亮闲暇之余,黄月英就与丈夫一起吟诗抚琴,让他身心放松。
诸葛亮一生征战,全靠妻子照顾一家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