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以荆州为根据地,成功攻占了益州,可是他却一直迟迟不归还荆州。
孙权和刘备进行多次协商,但未能达成一致,最终导致两人断绝关系,决定决一雌雄。
就在此时,曹操刚刚打败了张鲁,向汉中逼近。
眼看后方出现危机,刘备只好放弃与孙权的交战,将荆州三郡归还给孙权,匆忙返回西川,抵抗曹操的侵犯。
由于曹操的干扰,刘备不得不与孙权共同掌管荆州。
他一直对此心存不满,想借此机会除掉曹操。
当时,刘备命令关羽驻守荆州,曹操则命令曹仁守卫襄樊地区。
他们本来互不相干,但刘备一直想平定北方,因此一直渴望能够经过襄樊地区北上征讨。
同时,曹操未能占领汉中,势力大为减弱,士气低落。
关羽得知驻守樊城的曹仁部队只有不到一万人马,认为攻打襄樊和樊城的时机已经成熟,就派人告知刘备自己北上讨伐襄樊的计划,并在南郡后方布置防守事宜。
刘备和诸葛亮详细研究了目前的形势,认为可以发起攻击,于是同意了关羽攻打襄樊的计划。
219年7月,关羽命令南郡太守糜芳驻守江陵,将军傅士仁留守公安,嘱咐他们负责后方的供给和防御东吴,同时补充兵马以备不时之需。
接着,关羽带领关平等人率领几万大军,北上攻打樊城。
曹仁得知关羽北伐的消息,立即召集手下的几千兵马,严密防守樊城,还派人向曹操那儿求援。
曹操命令汝南太守满宠,前往樊城协助曹仁守城,还命令将领于禁、庞德率领七支军队前往支援。
同时以将军徐晃为首的预备军,在危急时刻提供支援。
于禁率领七军到达樊城后,在樊城北部扎营,配合曹仁守军作战。
没过多久,关羽军队越过襄江,到达樊城,计划先包围樊城并击退援军,然后再攻打樊城。
曹仁和于禁商量后,决定派出七路军队一起抵御关羽的进攻。
于禁首先派遣两路军队侦查敌军情况,却大败而归,伤亡惨重。
此后,曹仁坚守不出,关羽几次攻城均无功而返。
关羽侦查了樊城的地势,发现曹军扎营于山谷之中,于是想到了破敌之策。
回到自己的军营,他命令将士们准备木筏和小船。
士兵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关羽解释说:“现在是八月份,正是多雨季节,这几天肯定会下大雨,江水会迅速涨水。”
“我们要封住所有的水口,一旦洪水来袭,我们就可以打开水口,让水淹没曹军。”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到这些船只和木筏,杀他个片甲不留。”
果然没过几天,天降暴雨,洪水迅速袭来,不设防备的曹军被冲散得七零八落。
一时之间,洪水吞噬了整个曹营和樊城。
为了躲避洪水,于禁带领士兵们爬到了高处。
见到这一幕,关羽率领荆州水兵乘筏划船,趁机对曹军发动进攻。
无路可逃的于禁,只好率领士兵归降。
庞德带领少数兵马拼死抵抗,但最终因兵力不足而战败,被关羽麾下的大将周仓俘虏。
庞德宁死不降,最后被关羽所杀。
消灭了曹操的援军后,关羽率领士兵强攻樊城。
山洪持续了几天,樊城的一些城墙因长时间浸泡而坍塌,而且城内守军无法得到援军的帮助,连军粮也供应不足。
城内的民众人心惶惶,有人提议弃城逃跑。
在这危急关头,汝南太守满宠挺身而出,安抚了大家的情绪,劝告大家说:“虽然山洪猛烈,但是来去迅速。”
“如果我们现在就放弃城池撤退,那就等于把樊城白白送给关羽,咱们就会成为辜负曹公的有罪之人,希望诸位能坚持下去。”
接着,他又命人将自己的白马沉入水中,并与将士们一起向天发誓,要与樊城共存亡。
就这样,樊城的民众才逐渐安稳下来。
关羽的水淹七军一战,打败了曹军,赢得了樊城至许昌以南地区百姓的广泛支持,吸引了大批人投靠关羽。
从此,关羽的名声传遍天下。
这件事不仅震惊了中原地区,也让曹操感到惊慌。
曹操看到关羽威势正盛,开始有些不安。
为了暂时避开关羽的强大士气,他甚至考虑离开许都,暂时躲避别处。
司马懿向他进言说:“虽然关羽有勇有谋,胆识超群,但他过于傲慢,并且与孙权有矛盾。”
“主公尽快派人劝说孙权出兵攻打关羽,截断关羽的后方。”
“如此一来,既能保住樊城,又能消除中原地区的后顾之忧。”
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议,决定不离开许都,命令徐晃驻守宛城,随时准备支援樊城。
由于大胜曹仁的军队,关羽有些骄傲起来。
他在士兵的崇拜和百姓的赞美声中,逐渐变得自负起来。
就在他沉溺于巨大胜利之时,形势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