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饶有兴趣的看着在“我记得”网站上上演的“大戏”。本这看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他在BBS中发表了《如何取得竞选成功》的贴子。他第一次接触这个网站完全是出于偶然,作为知名问答平台的上的活跃用户。他比较关注的是互联网行业领域。
那天,系统自动推送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我记得”网站,将网站交给用户管理?
他点开问题后,发现有几个人已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表示支持的、表示反对的,还有人认为这是一次在互联世界的探索,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点击进入了“我记得”。在他看来,这个网站真的算是粗制滥造。网站主页上除了一些陈年往事,就只有关于这次活动的公告。公告中的意思大致是:这个网站是公益性质的,是非资本控制的。为了将网站建设成为真正的网民聚集地。网站创建者张强国与张薇决定将网站的一切权力交给用户。···
这是一个噱头吗?当他发现,这个网站所接受的捐赠都会进行公示,捐赠资金一分未动时。他有些相信这是真的了。
接着他逛起了乌烟瘴气的BBS论坛。有很多贴子的主旨是,对于网站的做法提出质疑。也有人发帖称,这就是一个骗局,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捐赠,最终这些捐款会被创建网站的骗子拿走。当然表示支持,赞扬的也不在少数。最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有在“参选者”板块上,有很多人发表了参选贴。这些参选贴真是令他打开眼界。
除了少量反讽的、借机恶搞的、灌水的伪竞选贴外。竞选贴的内容真的是五花八门,有说资金有钱、可以提供一些资金的;有说自己有企业管理经验的;有说自己做过学生会工作的;有说自己对某事苦苦坚守的;有人说自己有做水军经验的;有说自己组织过大型网络游戏副本的···当然也有一些质量很高的竞选贴。
最终,忍无可忍的他,最终发了名为《如何取得竞选成功》的贴子。对于在普遍高学历的网络问答平台上活跃的网民来说,那些毫无逻辑的竞选贴简直让他无法忍受。 当然,众多回帖的支持与崇拜,充分满足了他的优越感。
回帖同时也让他产生一种加入这场闹剧的冲动。遭受过无数次“毒打”的他,无比的现实。他始终都认为这是一次网络“闹剧”。之所以参加,也是出于一种游戏心态。他觉得,在这次“闹剧”结束后,他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在问答平台上写一篇全面的分析文章。
···
某社交平台名为“网络正义联盟”的组群中,在线用户都在讨论着“我记得”网站上的“选举”活动。这个组群的见立是因为一起“留学生辱华事件”。事件的当事人忽然在互联网世界上消失,媒体上没有任何的后续报道的事件。一群对这起事件持续打卡的网民见立起了这个组群。至今,他们还在互联网世界的一个角落对该事件持续的打卡。
成立之初,该组群也组织过一些网络活动。他们在个主流平台都发布了对于该事件的声讨之声。可是,在信息的海洋中,他们的声讨是那样的微不足道。组群中的网民的热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冷却。后来,组群成了这群网民吐槽世界的地方。组群中的活跃人员也会把一些热点事件新闻截图、视频报道进行归类保存。尽管这么做可能只是自我安慰。
“我记得”的出现,使得“网络正义联盟”变得活跃起来。成员们认为,有人将他们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做了起来。
几乎所有的成员都注册成为了“我记得”的用户。现在,这个“群”甚至可以看作是“我记得”的“选举”活动的交流群。
A:我们群应该至少有1个成员进入管理委员会。无论这个委员会最终确定由多少人组成。
B:没错,我们是与网站理念最相符的。
C:真不知道这个网站的创建者在想什么?我看,“我记得”长久不了。
D:别说那些丧气的话。我注册时就已经有3万人注册了。
B:就是,我觉得挺好。别看哥们儿平时一毛不拔,这回我还真的捐了10块。
E:小心上当受骗。保不住人家拿起跑了。
B:不会的,“网革”公司信息可查,另我,他们每天都会公布捐赠者名单。
E:这可难说了。
B:到时候看看网革公司会不会如承诺的一样把受捐的钱交给委员会就知道了。
群主:都静一静,听我说。
群主:经过与管理员、活跃成员商量。我们决定参与“我记得”“管理委员会”选举活动。经过我们对活动规则的了解。我们我们希望所有想要“参选”的朋友都积极踊跃的参选。我们群在“我记得”昵称的格式是“【正义】XX”。希望群里的兄弟们能够支持。强调一下,选举规则“每个用户职能给一个参选人投票一次,每个用户可以给多个(无限制)参选者投票。”
F:这样做好吗?
A:有什么不好,希望我们群里的所有人参选。也没有规定参选者不能给别人投票。
B:真的吗?这不太科学呀!
A:规则上有说,“参选人不会因为参选而失去投票资格。”用我发一个截图给你吗?
B:这样的话,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参选。我这就去把我的昵称该了。
···
作为“五毛党”(网络水军成员,拿钱在互联网主流平台发布对“雇主”有利的言论)的成员,黄凯有的时候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有的时候,他既是“五毛党”也是“有识之士”。在他看来,利用业余的时间在网上赚点小钱无可厚非、他不做“五毛党”也会有别人做五毛党。“至少我是一个‘碟中谍’。”他经常对自己说。
“‘我记得’选举活动”,他看道的东西可能与别人不同。他看到的是有很多的用户参与。刚接触这事,他就发现了“商机”。
“网站创始人既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白痴。他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把用户聚集在一起,并且用组织的形式将用户组织起来。那么,这些用户就会变成一股强大的互联网力量。能够掌握这个组织,就意为着掌握了很多的财富。创始人,傻就傻在了这一点上。他竟然放弃了这样的财富。
也许他没做过‘水军’,不了解水军到底有什么价值吧。这些人组织好,引导好,就是一群‘水军’嘛!更重要的是,不需要给他们钱。恐怕,他们的战斗力会比收钱的还要高。”黄凯心想,“既然有这样的机会,那么我一定要争取一下。进入了‘委员会’就有机会完全的掌握这股网络力量。”
···
当“选举”活动持续发酵时。张强国却在与一群对于选举没有兴趣的用户一起维护着网站的内容。为了沟通方便,他们甚至用社交软件上组建了一个群。群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张强国是目前网站的实际控制人。
也有一些人在群里面问他,为什么要搞出这样一个活动?有一些人质疑他这样做的目的?
张强国告诉他们说,自己一个人精力有限;又希望网站能够发展,希望能将网络上的有识之士团结起来。所以才出此下策。群里的大多数人对此表示理解,一些不同意见者则是选择了保持沉默。
接着张强国对他们说,能认识群里面的人就已经很满足了,大家都是实干派,对于网站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实干派,网站的核心就是大家心中所坚守的。
此后,群里面就很少出现关于“选举”的话题了。
这个使用默认名称的聊天群,决定了“我记得”主页中主要信息的内容。成立这个聊天群的目的也是对“事件”进行梳理;将“事件”中毫无依据的信息进行剔除;集合群中所有人的力量,补足一些被主流平台“删除”的、甚至在网上已经找不到的信息。
群中的几十名成员,都是被张强国筛选出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这些人一直在论坛上发布符合网站主题的内容。在“选举”活动进行中。大多数用户都被活动吸引,只有这些人依旧坚持着“我记得”的主旨。无疑,这些人才是网站的核心。甚至可以这么说:在“网站管理委员会”成立前,这里是临时的委员会。在这个群群成员的建议下,张强国在BBS中,增加了讨论现实社会问题的板块。一些合法的,在各大平台受到管制的内容,也可以在这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