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我曾经的故事之后,雪月沉默了很久。
我承认了,极光行动最后的结果并不轻松,虽然整个过程很顺利。
但是,当那些机械病毒感染者脑内的病毒结晶被强烈的电磁脉冲烧毁,继而爆开的时候,他们经历的痛苦,恐怕是难以用任何语言去描述的。
那次行动之后,我刻意没有去关注过后续的进展,比如对幸存感染者的救治之类,因为我自己其实知道,我办的这事儿多少有点过于彻底了……
但是我有什么办法,事情就是这样,有时候明知道后果会很惨,但是事情该做还是要去做的,因为不去做的话,后果只会更糟。
雪月不再沉默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原来,父王之前还做过这种事啊。”
“我做过的惊险的事情,还有很多呢。”
于是雪月提出,要我把我自己在她诞生前做过的重大行动都说给她听。
不光是她,此时连弥缇都来了兴致,我当时就有种不太对的感觉:怎么弥缇这时候来兴致了,这孩子不会本质上也是个喜欢打打打的家伙吧?!
不管了,孩子们有需求,那我就讲讲吧。
在极光遍布的天空下,我盘腿坐了下来,给小辈们讲了讲我从“魔剑”——就是“树荫”的前身成立之后,参加过的种种重大事件。
与神族的对抗,消灭第二魔界,极光行动,晨辉行动,等等等……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小白提议:“反正现在世界都恢复了,唔……我们要不在狐界给你弄一个个人的博物馆好了,把你的这些事迹,连着还能找到的资料都放进去。”
我直接同意了:“好主意啊,这可比我自己说要更直观。”
是的,其实那个时候我自己也有这个需求:很多过往的东西我都没有留下记录,只在记忆里保留着,在有博物馆之后,想追忆往事就可以看到更生动直观的内容了,非常不错。
以后我和小白有孩子之后,就可以在博物馆里给孩子上课了,毕竟嘴上说你老爸多厉害谁都会,但是切实的资料,这可不是谁都有啊。
此事暂且不提,我们的旅行此时还没有结束。
讲完之后,我站了起来,打算带大家去下一个地方,不过小白不同意。
她是这么说的:“我觉得我们应该看看这里的黑夜。”
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我带着她们三个越过了行星的晨昏线,来到了此时已是深夜的另一半区域。
果然,这个行星的黑夜,和之前我们见过的任何地方都不一样:由于那颗恒星实在是体积太大,哪怕是在理论上最深邃的夜晚区域,小白等人也能发现天空中有朦胧的光。自然,在如此强烈的光污染之下,夜空中几乎看不到星星。
如果什么人对睡眠环境要求很高,那可千万别到这种地方来,真的睡不着。
……
告别了白星七号之后,我们来到了白星八号。
白星八号,是一颗猛一看酷似白星一号的洁白世界——因为其绝大多数地方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雾气,根据小白等人和赤凤的观察,这雾气是白色的。
在近地面区域没有这种雾气,不过当高度上升几十米之后,雾气就到处都是了。
这雾气的来源比较奇特,根据我的探查,它们是从海底伴随着气泡来到海面之上的。
来自海洋深处的气泡爆裂之后,内部的这种雾气,就如蘑菇云一样向空中升腾,而根据其自身的稠密程度,最终它会相当稳定地悬浮在某个高度。
这种奇怪的雾气,严格来说当然不是通常所说的雾,而是一种白星八号特有的奇异物质,严格来说是一种非常疏松的网状结构。
意思是什么呢,这东西甚至可以用来做衣服,而且其本身的牢固程度还是有的,不像真正的云雾一样看得见抓不到,而是能切实抓到手中的。
只不过,这玩意儿不太好加工,因为它真的太轻了:哪怕是用最接近地面的这部分来试着加工,我一松手它就又飘到之前的高度去了。
解决方案当然也有,稍微把它压实一些就可以了,虽然是麻烦点,也不是不能凑合。
不过,在着手做物理意义上的“霓裳羽衣”前,我当然有事要做:调查这颗行星。
很明显,由于云雾的遮挡,这颗行星比较暗淡无光——也只是比较,毕竟这些云雾自身也不是铁板一块,在它们如棉被一样的遮挡下,行星表面的气温其实相当高。
不只是气温高,行星的湿度也很大,毕竟其也是拥有海洋的行星,如此高的气温之下,海水不蒸发就没有道理了。
这颗行星并不是到处都挤满了这种被我姑且称为“云布”的奇怪物质,在一些地势较高的地方,或者海洋部分区域的上空——多数是下方有海底火山,或者类似大洋中脊的结构的区域,就没有云布的分布,这些例外的地方就成了生物聚集之地,而遍布云布的地方,基本上就只有很低级的生命形式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白星八号在黑暗时代就理所当然地被那帮宇宙人搞了一手,将整个星球都用云布完全盖住了。
此举导致白星八号原有的生态系统顿时大乱,当然,宇宙人说到底是搞研究为主,不是一定要搞到生物全都灭绝,所以这种情况持续时间并不长。
但是,尽管如此,这种蛮不讲理的做法,仍然给本土生物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痛苦与伤亡。
所以我根本没有去海里的“光照区”捞点什么东西上来的想法,它们挺不容易的,我选择带大家去一座山上去吹吹风,顺便用云布精心加工,给三人都做了一身霓裳羽衣出来。
这个过程很缓慢,主要是每次我都得把云布压得密实一些,才能好好加工,因为它实在是太稀薄了。
可如果把云布压得太密实,就失去了那种霓裳羽衣的意境——变成普通的白色布衣了,所以这就需要我把握好一个度,把它们压到恰到好处的程度。
哪怕是对如今的我来说,这也是个过于有技术含量的精密活。
折腾了好一阵之后,我终于是把三件衣服都做好了,直接就做在每个人的身上,量身定做。至于衣服的款式,我都参考了古代夏龙常见的女衣样式,眼下的三人仿佛从神话故事中走出的仙女一般,身穿云衣云裙,以及我特意做的飘带,看起来非常圣洁而优雅。
小白比较无所谓,她以前最喜欢的婚纱就是这种看起来比较蓬松的情况,而基本没穿过这类衣服的雪月和弥缇,就显得很开心。
只不过,当我们从山上回到地面时,画风就变了:
我承认了,我确实疏忽了,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物理问题:山上空气稀薄,空气浮力小,而地面的空气稠密,浮力明显要比山上的空气更大。
哪怕我为了加工而部分压实了这些云布,它们的密度也不够,因为我是使用的最接近山顶的云布,其质地是最稀薄的!
结果就是,三人的衣服在地面完全就变成了要起飞的情况,尤其是裙摆,直接变成了冲天而起的巨大喇叭口形状,压都压不下来。
得亏我是在她们原本的衣服外面额外加上了这层东西,要不然场面就更尴尬了。
作为一手导致此情此景的罪魁祸首,我只好硬着头皮解开了她们身上的霓裳羽衣,三件衣服就这样飞走了,“魂归天际”。
不过,事到如今她们倒是没有怪我的意思,我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我不禁感慨起来:如果这层衣服并非“外套”,恐怕接下来我得被小白活活打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