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苏区军民总动员 誓死保卫广昌
书名:国共征战之战略大转移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3274字 发布时间:2023-06-03

四月十九日,红军的大罗山、延福嶂阵地失守,当日黄昏,红军以红一、三军团主力向攻占了大罗山的国军发起反击,但经多次冲杀,还是未能收复阵地,全军被迫撤退。

同一天,国军河东纵队六师、七十九师利用飞机、大炮作掩护,向红军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执行李德“短促突击”打法,激战一天,未能阻挡敌军猖狂进攻,延福嶂、大罗山阵地失守。

二十日,国军河西纵队由甘竹向长生桥进攻,河东纵队由大罗山、延福嶂向高州塅推进。

与此同时,红一、红三军团奉令再次在盱河东岸向饶家堡、苦竹坑之敌发起反击,彭德怀指挥三军团六次攻占了饶家堡阵地,但终因火力不足,得而复失,被迫撤出战斗。

国军占领大罗山后,一度确曾继续向纵深追击,第十八旅旅长向该师师长报告:“当面之匪击溃后,向大罗山东南溃窜,我已派队追击中。”

但是,第六师师长周嵒根据国军第五次围剿以来一贯的稳扎稳打方针,于下午三点半命令十八旅应迅即构筑守备公事限本夜完成。而第三十六团九连攻至红军重兵集结的天井围附近并请求炮兵火力支援时,周嵒当即指示:“一、天井围过于突出,该团第九连应在炮火掩护下,即行撤回。二、大罗山至平山间工事,须迅速构筑。”国军处处提防,不愿轻易深入,使红军待敌深入后再施突击的设想难以实现。

不过,虽然由于国军的谨慎,其进攻部队间保持了良好的阵形并紧急构筑了野战工事,但国军第六师在大罗山地区的深入究竟给红军提供了实施包围并进行歼灭战的机会。而红一、三军团主力在此的集结显然也正是为着这一目标。

下午七点左右,完成集结的红军主力向大罗山一线国军第六师发动猛烈反攻。红军在这一局部拥有对国军的绝对优势,形成了实施歼灭战的条件。

这次战斗,红军志在必得,集中了几乎所有能打硬仗的部队,反攻炮火极为猛烈,双方死伤亦极奇重……战斗时间竟达十五小时之久,可谓作战以来仅有的剧烈斗争。

但是,国军凭险顽抗,表现出较强的抵抗意志,红军始终未能攻克大罗山主阵地。战至二十日凌晨三点左右,红军虽然竭尽全力,仍未能实现歼灭敌军的目的,被迫撤出战斗。

大罗山反攻失利后,红军退至饶家堡一带,准备利用深山密林继续对来犯敌军实施打击,力争歼灭其突出部队,命令三军团由墓坑及其以南山地和天井围向樊敌主力及肖师行猛攻干脆的突击。

二十日下午,红军向深入饶家堡地区的七十九师二三五旅发动突击,同时,红军一部绕向二三五旅后方,准备截断其后路,但在前排遭遇国民党军九十七师主力,无功而返。

当夜,红军再向饶家堡一线国军发起猛烈攻击,双方呐喊格斗,声震山谷,饶家堡西北高地及大坪咀山阵地,失而复得者,经过五六次。但是,红军虽然在局部形成实施歼灭战的条件,但国军充分发挥其在第五次围剿以来对野战工事的熟练运用,利用村沿、林沿构筑工事,顽强抵抗,并不失时机展开反击,使红军攻击每每功亏一篑。

二十一日拂晓,红军在无法击退敌军后,被迫退出战斗。随后,国军又进占云际寨、香炉峰、高洲瑕一线。红军主力退往广昌城一线,盱江东岸战事告一段落。

大罗山、饶家堡两次战斗,尤其是大罗山一战,红军出动了几乎所有主力部队,在运动中抓住国军不完整的一个师实施攻击,仍然不能取得充分的战果,充分体现出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确实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考验。这一状况的出现,除国军战略战术运用的成功外,国共双方战斗力的此消彼长也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

大罗山、饶家堡两次战斗,红军造成了和前几次反围剿相似的获胜甚至形成歼灭战的条件却难以得手,对红军既定战略战术的实施贯彻带来了巨大阴影。当红军集中主力在盱江东岸对国军突出部队实施歼灭战时,国军利用盱江西岸红军仅有两个师番号(实际不到一个师)部队,作战能力也相对较差的薄弱环节,在此迅速向前挺进,很快占领长生桥、伞盖尖、火神岩等地,兵锋直指广昌城,广昌危急。

 我们来看看中共最高领导层的一些情况。顾作霖原是闽赣省委书记,因王稼祥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负重伤后长期住院治疗,因此博古就让顾作霖代理王稼祥的职务。

此次上前线,顾作霖还有个新头衔:野战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野战司令部司令员是朱德,野战司令部政治委员则由博古亲自兼任。

博古作为第一把手,又把一切军事决策大权交给了李德,这样以来,朱德的权力已经很有限了,重大决策的实权在李德手中,李德实际上成为真正的总司令。

四月二十日,博古、李德到达广昌北线阵地指挥部,第二天,博古、李德便以中共中央委员会博古、军委主席朱德、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顾作霖的名义,发布中央、军委、总政《保卫广昌之政治命令》。《命令》指出:

(一)、敌人已尽力采用一切方法企图占领苏维埃的广昌。

(二)、我们的战斗任务,是以全力保卫广昌。为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 一切战斗员、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应有最大限度的紧张与努力,我们的坚定的坚决的英勇的战斗,非但能够保卫赤色广昌且可能消灭大量的敌人及最 后粉碎第五次围剿。

(三)、我支点守备队,是我战斗序列之支柱,他们应毫不动摇地在敌炮 火与空中轰炸之下支持着,以便用有纪律之火力射击及勇猛的反突击,消灭敌人有生兵力。

(四)、我突击力量应努力隐蔽地接近(爬行跑步利用死角等等),以便 避免在敌火之下不必要的伤亡而进行出于敌人意外的突然的攻击。在攻击时,应不顾一切火力,奋勇前进,坚决无情地消灭敌人。

(五)、战斗员、指挥员及政治工作人员应记着革命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对于任何动摇犹豫胆怯更不必说,个别的混入的敌人奸细,在战斗中之反革命行动应提高最大的警觉心消除之。在战斗中,谁都应该与最先进的战士比。

(六)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应无例外在自己的部队中,不脱离自己的 队伍亦不落后自己的队伍。他们不仅应以个人的勇敢且特别应以正确战术动作给战斗员以身作则。在他们及先前的战斗员领导之下,我们的部队应继续并提高我中国工农红军之光荣传统,高举光荣的红旗,向着伟大的胜利前进。

胜利万岁!

当天,野战司令部又以“万万火急”电令,下达了两道《消灭敌向广昌前进的布置》和《保卫广昌的部署》。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下达了《给战地党和苏维埃的指示信》。

《指示信》称:反对第五次围剿的决战,已经进到更加剧烈的决定胜负的紧急关头,全苏区的工农劳苦群众在党与苏维埃的领导之下,热烈地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围剿的战争,中心区域正在积极动员模范少先队开到前线配合我们英勇的红军作战。

你们正处在这一剧烈的决战的最前线,与工农红军一样地担负着历史上最伟大最光荣的任务。你们的英勇的战斗是粉碎敌人第五次 围剿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之一。

为保卫广昌,保卫建宁,保卫会昌,保卫和发展全苏区而战的责任,正放在你们肩上。

中革军委《战斗报》,苏维埃中央政府《红色中华》发表社论,提出口号:

“为着保卫广昌而战,这就是为着保卫中国革命而战!”

“胜利或者死亡!”

蒋中正夺取广昌志在必得,李德保卫广昌孤注一掷。一场空前规模的殊死血战拉开了帷幕!

广昌外围战事连遭失利后,如何引导战役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四月二十一日,林彪、聂荣臻以“万万火急”致电朱德、周恩来,提出:“如突击当前之敌无把握,三军团本晚须即由沙子岭以南渡河,与敌决战于广昌附近。”主张放弃在外围继续抵抗,直接在广昌城附近与敌决战。

同日,博古、朱德、顾作霖发布命令,号召继续展开广昌保卫战。要求红军“应毫不动摇的在敌人炮火与空中轰炸之下支持着,以便用有纪律之火力射击及勇猛的反突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同时,面对前线不利形势,中共中央指出,由于国军战略的变更,使我们红军消灭敌人的战斗,须在一些新的条件下来进行。强调:“要以更多的地方部队,发展广大的游击战争,在敌人左右前后,在敌人的封锁线外,在敌人的堡垒间隔之中,在敌人的远近后方,到处去寻找敌人作战,冲破封锁,钳制敌人,配合和掩护我主力红军,得以运用自如,实施突击,而最终的消灭敌人。”

虽然中共中央要求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来改变当前的被动局面,但远水难解近渴,游击战事实上难以担起改变战场形势的重任。相反,随着广昌外围防线被步压缩,红军活动空间愈来愈小,广昌战役已越来越向阵地遭遇战方向发展。

要知道广昌战役最后的结果,请看下一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