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匈奴贵族横行北方、西晋朝面临崩溃之际,晋朝一些有志的将领仍然坚持在北方作战。
刘坤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代表。
刘坤年轻的时候,有个好朋友叫祖逖。
祖逖是晋朝一位勇猛的将领,在匈奴入侵中原的时候,他带领军队奋勇地与敌人作战。
西晋初期,他们两人一起在司州做主簿。
每天晚上,两人都睡在同一张床上,谈论国家大事,经常谈论深夜。
有一天,祖逖和刘坤谈到了北方横行霸道的匈奴。
祖逖怒气地握紧拳头说:“我必须把这些侵略者赶出中原!”
刘坤也深受感触:“咱们击掌为誓吧!”
祖逖用力点头,两人拍了一下,击掌发誓。
那天晚上,刚过了半夜,祖逖正在睡得很香,听到三声鸡啼,他想起刚刚立下的誓言,再也睡不着了。
祖逖用脚踢了踢刘坤,叫醒睡他说:“如果想要保家卫国,就必须有一身好本领。”
“趁着我们现在年轻强壮,必然每天早起练习武艺。”
“说得对呀!我赞成!” 刘坤点点头。
接着,两人拿起刀和剑,在清澈的月光下,一招一式地认真练习起来。
当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时,兄弟俩人已经汗流浃背了。
就这样,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
只要每天早上鸡叫,祖逖和刘坤就像听到号角,立即穿上衣服下床练习武艺。
过了几年,两人练得身体强壮,武艺高强。
他们认为是时候实现誓言了,所以便踏上了征途,穿上军装,开始率众人与匈奴作战。
308 年,晋怀帝任命刘坤担任并州刺史。
当时,并州地区被匈奴兵烧杀抢掠,百姓只好四处逃亡。
刘坤招募了1000多名士兵,经历千难万险,转战到了并州的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晋阳城房屋被烧毁,荆棘丛生,到处一片荒凉。
偶然看到一些留下来的百姓,已经饿得不像样子了。
刘坤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十分难过。
他命令士兵们砍掉荆棘,埋葬尸体,修复房屋和城池。
刘琨亲自率领将士守卫城池,防止匈奴士兵的袭击。
他还采取计策,让匈奴的部落互相猜疑。
后来,有1万多名匈奴人投降了刘坤,甚至连汉王刘渊也有些惧怕,不敢前来侵犯。
刘坤召回流亡的百姓,耕种荒地。
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到处都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晋阳城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
后来刘聪攻破洛阳,西晋北部的大部分军队都被打散,只有刘琨仍然坚持在并州作战。
晋愍帝在长安即位后,派人册封刘琨为将军,要他统领并州的军事。
那时候,汉国大将石勒占领了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部),集结了数十万军队,想要夺取并州。
刘坤南面有刘聪,北面有石勒,腹背受敌,处境极其困难。
可是刘坤并不害怕,也没有退缩。
他在给晋愍帝的一份奏章说:“臣与刘聪、石勒等人,势不两立。”
“如果不铲除他们,臣决不回朝。”
据说刘坤在晋阳守卫的时候,有一次,晋阳被匈奴骑兵层层包围。
晋阳的兵力太少,没有打退敌人的实力,个个惊慌失措,但刘坤依然镇定自若。
到了晚上,他登上城楼,在月光下放声长啸,声调悲壮。
匈奴骑兵听了,都伴随着啸声叹息。
到了半夜,刘坤还叫人用胡笳(一种乐器)吹匈奴人的曲调,唤起匈奴骑兵对家乡的怀念,匈奴伤感得流下了眼泪。
天快亮的时候,城头的笳声又响了起来,匈奴士兵竟然不战而退。
后来,刘坤联系鲜卑首领一起进攻刘聪,结果失败。
石勒进攻乐平(今山西昔阳西南部),刘坤派兵救援,被石勒埋伏的精兵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恰好这时,长安又传来被刘聪攻陷的消息。
到了这一步田地,尽管刘坤如何顽强,也无法保住并州。
他只好率领残余的部队,前往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