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大学毕业生不再国家统一分配工作,自谋职业。霞儿不愿在外独自闯荡,回厂后安心在特钢厂保卫科工作。
她和一位姓梁的主任共同负责保卫科内勤工作,梁主任年长她十几岁,霞儿工作有难事时,她主动帮助排忧解难。和她在一起霞儿好像有了依靠。
霞儿工作地点离家近,每天回家吃饭,依赖父母不用她操心家务事。
渐渐的她上大学好不容易锻炼出来的独立性一点点削弱,过去的依赖性又慢慢反弹。
转眼间霞儿工作已经一年多,看着女儿无忧无虑的样子好像什么事都不考虑。
我们娘俩常一块谈心。
那天我试探问她交过男朋友吗?沉默一会,霞儿含羞的说:“我很大了吗?还不到时候吧,我觉得自己还像小孩似的。”
我搂过霞儿说:“你说你有多大了?早够晚婚年龄,再不找就成大龄青年了。”
霞儿琢磨着自言自语说:“还真不小了。”撒娇的说:“毕业工作这两年,在妈妈身边觉得好像又回到童年。”
我说她老是依赖妈妈什么时候能长大?好好想想自己该找个什么样的郎君,能永远跟着妈妈吗?
这回霞儿冷静的想了一会说:“哪那么好找。”
我问她想找什么样的?
她思考一会说:“找个脾气好,品德好,有责任感,像哥哥似的知道疼人关心人。”
我笑她说:“你就想找个能依赖的人,你这个依赖性格真是改不了了。好吧,我也帮你寻觅一下,你自己也关注关注。”
那年代职工住房还是靠厂里建房,随着市场形势变化,分房政策也在不断变化。
九五年要在特钢公园旁边建几栋五层楼房,刚开工就开始售房,售房方案是:只要是本厂职工,不论工龄,论出资多少排号选房,少则一万,多则不限。
这次的政策也是机会,我们让晖儿先报上名,为了儿女我们两家齐心协力一起筹钱。
这批楼仍是美蓉她爸所在乡建公司承建,买房后需要自己装修。
那个年代大家对房子装修还很陌生。
美蓉她爸征求他俩意见后,揽下房子全部的装修工作,让他公司工人做还是很放心的。
他们于秋末冬初搬进有暖气的新房。
因为两人都上班,我退休在家,就让他们还是回家来吃饭。我跟着电视机学着做菜,在书店看书学习做菜,逐渐改善伙食质量。看他们开心的回来吃饭,我很有成就感。
1994年秋天晖儿已从厂中心化验室调到五十吨电炉车间,先派去抚顺钢厂学习二十多天。
五十吨电炉正在热火朝天的基建安装中,新设备、新环境、新工作,晖儿每天都要认真学习,时间紧几乎没有星期天。
晖儿没有闲暇时间再管理书店。书店不能经常进新货,光顾书店的人越来越少。
我每天坚持到书店来经营,没有顾客没关系,我把书店经营当成自己的爱好,像泡在图书馆一样尽情地看书。
有一天,我去特钢医院拿药,医院妇产科栾大夫叫住我。
栾大夫和他丈夫是我们两口子的好友同事,他曾帮助给我家晖儿和美蓉做媒成功,我们很感激他。
今天栾大夫叫住我想给我家霞儿介绍对象。栾大夫说:“医院外科小范大夫可好了,93年医学院毕业分到医院,这位青年勤奋能干,爱业敬业,有礼貌品德好。你看他每天都在学习准备考研,现在能有几个这么爱学习的青年?多么有上进心的青年,肯定大有前途。”
我认真的听着,想着霞儿的要求,便问:“年龄多大?家住哪里?”
栾大夫想想说:“大概是72年生人,家在附近农村。这些该不是问题吧?”
栾大夫看看我又说:“以后家里有个当医生的,会方便很多。”
看着栾大夫一片热心,介绍的条件值得考虑,只是年龄比霞儿小,不知霞儿会是什么意见?
我感谢的说:“谢谢栾大夫的热心帮助,我回去征求霞儿意见再回复好吗?”
我回家把小范的情况给霞儿介绍,霞儿觉得条件还可以,只是年龄比自己小两岁,本想找个大一点能像哥哥样的,偏偏遇上比自己小的,霞儿犹豫的说:“还是先放放吧。”
居住在山沟地方很难遇上合适的好青年,像这样有上进心有品德的青年不多。
我不想放弃,霞儿年龄毕竟不小了。
记得去年我还没退休时,曾为霞儿物色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互相都没好印象就拉倒了。
这次栾大夫介绍的小范,觉得栾大夫是了解的,只是没见过本人,不知怎样?
我一直放在心里,我们不能要求十全十美。但是尊重霞儿的意见,这事一直拖拉几个月也没找栾大夫。
十一月初天气乍寒还暖。这天早上八点多,我去医院拿药偶遇栾大夫下夜班往外走,见面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说:“我介绍的小范大夫确实很好,我常和他一起上夜班,看他可爱学习了,上班时有空就看书,每次见他都离不开书,这样有上进心有发展的青年上哪找?”
又说:“今天我们一起下夜班,他说出去一会还回来,你先偷偷在一旁看看如何?”
于是栾大夫拉着我到她门诊室等着,栾大夫不时的往窗外望着,突然高兴的说:“他回来了,咱们到大厅门口去,我和他打招呼,你看看怎么样?”
在大厅门前,见一位年轻人身穿棕色毛呢大衣,中等个,方脸,腋下夹着一本书,气宇轩扬健步走来,看见栾大夫笑容可掬的打招呼,然后就走进去了。
栾大夫说:“小范下班很少回宿舍,都是在医院的值班室或休息室学习。”又问:“你看小范挺好吧?面善可亲,有礼貌,你女儿怎么想的?”
小范这次给我留下的印象还不错,我想让他俩见见面,了解一下,再听霞儿的意见。便和栾大夫说:“那么就约个时间,让他们到我的小书店见见面?”
这天晚上,星斗密布,天气不算冷。晚饭后我带霞儿到书店,一会栾大夫陪小范来到书店,我不便打招呼,暗示霞儿先看看。
小范在柜台外看着书架上的书,有意问价格,霞儿主动过去招呼他。他们在栾大夫的介绍下,说了几句话,小范便约霞儿出去谈谈。
我热情招呼栾大夫,表示感激。栾大夫很满意地说:“红线牵上了,让他们自己谈吧。”
大约九点多我回到家,霞儿已回家了。霞儿对小范的第一印象还不错,只为年龄纠结,这是他们的一个障碍。
初次见面后,小范比较满意,天天主动约霞儿出去玩。霞儿的安静娴雅、温顺柔美,打动他的心,他对年龄差别毫不在乎。
爱情的火焰让他们忘记深秋的寒冷,霞儿说:“我提出的问题,他会很有逻辑的回答,第一、第二、第三解释的很完美,让我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天天约会俩人感情越来越深,小范上夜班时思念霞儿,随手拿过信纸、处方等纸片写下情真意切的感慨,像情书一样转给霞儿。霞儿陶醉在甜蜜的爱情中。
休息日小范邀请霞儿到他宿舍看看,看到他的床铺很简单,这么冷的冬天就一床被一床褥子。有一个电炒锅,常自己做饭吃,这次招待霞儿就用电炒锅煮粥。
霞儿了解小范家里兄弟姐妹八个,四个姐姐三个哥哥,自己排行老八是家里最小的。善良勤劳的父母务农为生,养活一大家人着实辛苦。现在哥姐都结婚成家,父母才轻松些。
他在颜庄上高中时,每周回家一次,带上煎饼咸菜够一周伙食,就这样完成高中学业,考进济宁医专。自己不甘心不服气,决心自学考研究生。
听霞儿介绍小范的家境,激起我们的同情和敬佩。霞儿也开始关心他,在乎他。
小范虽然在附近农村成长,不拘泥于当地的传统风俗习惯,自己的婚事自己做主,不要父母和家人操心。和我们商量不需要什么订婚仪式,就确定了两人的婚姻关系。
我们家更不讲究陈规旧俗,越简单越好。关系确定了,他们来往更密切,经常邀小范到我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