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宣文君传《周官》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953字 发布时间:2023-10-14

口口相传,这是古人传播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时间越往前推,这一特点就越突出。


根据历史记载,只知道宣文君姓宋,籍贯不明。


宋氏出生于一个儒学家庭,自幼丧母,父亲将她抚养长大。


到了宋氏能读书的年龄,父亲对她说:“我们家世学《周官》,已经传了好几代人,从来没有停止过。”


《周官》是西周初期的周公所制,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


宋氏的父亲继续说:“我没有儿子,没有男子可以传承。”


“我打算把《周官》的音义传授给你,以免它绝世,你愿意跟我学吗?”


于是,这位懵懵懂懂的小女孩点头答应了下来。


从那以后,宋氏每天都和父亲一起读书学习,从不间断。


因为时逢战乱,羯族建立的赵国(史称后赵),经常对人口进行大规模的迁徙。


后赵的石虎在位期间,父女和邻居被迫迁往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一路上,父亲推着独轮车,宋氏则背着家传的书籍。


他们来到冀州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名叫程安寿的好心人,给予了他们很多的照顾,宋氏才得以继续向父亲学习。


后来宋氏成了亲,生了一个儿子叫韦逞。


由于家境贫寒,她白天上山砍柴,晚上教儿子读书写字。


儿子入睡的时候,她又开始纺纱织布,赚钱养家糊口。


尽管日子过得很艰难,但让宋氏感到很欣慰,因为儿子开始肩负起了家学的使命,就像她当年一样。


苻坚在位期间,为了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大力兴办太学,让前秦的一些年轻人认真学习儒家的经典著作。


有一次,苻坚去太学视察,考问老师们一些儒家的问题。


老师们对许多问题都能够对答如流,但对于关于礼乐和典章的《周官》却一无所知。


苻坚的面色大变,有位老师意识到情况不妙,主动上前说道:“连年战乱丢失了很多古书,老师们不懂《周官》可以理解。”


“我听说韦逞的母亲是一位儒学大师,世世代代一直在研究《周官》,尽管她已经八十岁,可是依然耳聪目明,不如请她来讲授这门学问。”


苻坚转怒为喜,立即叫韦逞回去与母亲商量。


宋氏听到后非常高兴,连连点头说:“我愿意,我愿意,只是年纪大了不方便行动,希望皇上能准许我在家里教学。”


学馆成立后,苻坚派出一百二十名学生前来求教。


由于当时注重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即使是八十岁的老太太,也不能面对面地教导男学生。


因此,苻坚特意命人在学馆里挂起一块深红色的纱巾,宋氏每次都在纱巾后面为学生们讲解《周官》。


为了表示对宋氏的尊敬,苻坚还赐予她尊号,称她为“宣文君”,意思是宣讲古代文化的老师。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