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音医院,毛泽东与攻打漳州时有一面之交的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重逢。罗明腰部有伤也在福音医院治疗。他们谈得十分投机。罗明对毛泽东的才干很是佩服。出院后,他便回到福建省委,雷厉风行地贯彻执行毛泽东“那 一套”,结果横遭打击,成为毛泽东的“替罪羊”。
一九三四年四月,正是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保卫战的关健时刻,可毛泽东却 “悠然自得”地云游到了苏区南大门会昌来“养病”。
粤赣省委书记刘晓与粤赣省军区司令员何长工热情地迎接毛泽东的到来。何长工是毛泽东井冈山时期的老部下。
会昌,是中央苏区粤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所在地,中央苏区的南大门。第五次反“围剿”前夕,国党粤军不断向北挺进,先后占领了会昌以南的寻乌、安远、信丰等县,威胁到了中央苏区南线。毛泽东来会昌时,其南门重镇筠门岭已失守。
尽管不在其位,但毛泽东在会昌却成功地谋了一次政。在粤赣省委驻地文武坝,毛泽东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调查南线战事情况。当他闻知南线主力红军第二十二师是在闽粤敌军强大压力下被迫退出筠门岭的,便打电话给二十二师政委方强,告诉他们撤退是对的,并仔细询问了南线情况。
不久,毛泽东亲自来到二十二师驻地宫山塘,指导红二十二师进行整训,布置战略战术。
二十二师官兵还是称呼毛咏芝为“毛总政委。”。而师参谋长孙毅则称呼毛泽东为 “毛大帅。”也就在广昌保卫战的阵地战、堡垒战、短促突击打得惨烈的时候,毛泽东却在对二十二师布置李德等人根本瞧不起的战术。毛泽东说,要用小部队配合地方武装打游击,钳制敌人。他还说:要采取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的打法,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弱点。他还说:“什么‘堡垒对堡垒,’什么‘集中对集中’,这叫着以卵击石!”
十几天后,从南线传来消息,第二十二师在四五天内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南线暂告平稳。在会昌,毛咏芝又一次将他久违了的游击战术发挥到了极点,算是过了一次瘾。毛咏芝到会昌一住就是两个月。
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三日,毛泽东登上了会昌山,会昌城一收眼底,绵江如带,奔涌而下,一派江南秀色!然而此时反围战况日益恶化,中央局已急电要毛泽东返回瑞金。同天异景。这里的风景却如此之好!回到文武坝,毛咏芝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巅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一九三四年七月底,毛咏芝从会昌返回中央苏区首府瑞金,住进沙洲坝的元太屋。这是一个具有赣南乡村特色的标准农家住屋。一棵高大挺拔、浓荫蔽日的古樟挺立在屋外,从树旁的小门进去是一个小院子,院里铺满了鹅卵石,显得整洁而又宁静。毛泽东与贺子珍就住在小院后面的正厅。
原来毛咏芝曾经住在瑞金的叶坪村,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七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村的谢家祠堂隆重召开,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定都瑞金,并将“瑞金”改为“瑞京”,瑞金成为全国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革命者心中的圣地。中国革命一抹灿烂的曙光在这里升起。
在这次大会上,来自全国各苏区的六百一十名代表一致推选毛咏芝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主席”这一称呼就是从这里开始叫起。“一苏大”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外交、军事、财政、劳动、教育、内务、司法、工农检察等九个人民委员会,都在谢家祠堂内办公。
一年多以前的一九三三年四月,叶坪村数次遭到国军飞机的轰炸。为安全起见,同时因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等已从上海来到瑞金,为便于工作,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村迁到了沙洲坝,住在沙洲坝下肖村,村中的这幢破产地主杨衍兰的私家祠堂——“元太屋”,成为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咏芝办公与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成为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驻地。
说是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元太屋办公,其实它下面只有一个秘书处,秘书长谢觉哉。
七月三十一日,毛泽东从南线会昌返回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后,仍然住进沙洲坝的元太屋。但是就在第二天,沙洲坝又遭国军飞机轰炸。相隔一天,八月三日国军飞机又连续对瑞金轰炸多次。
几天后大家才知道,国军轰炸瑞金,是因为红十六军军长兼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孔荷宠叛变投敌。孔荷宠向国民党献上了他暗中描画的沙洲坝中央机关分布图,国党空军紧急出动,接连三天对沙洲坝狂轰滥炸。
此前的一九三三年四月,叶坪遭敌机轰炸,党政军机关第一次西迁,这次是第二次西迁。按照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安排,毛咏芝随中央政府机关搬到离沙洲坝有二十四里的云石山。
为了安全起见,瑞金沙洲坝的中央机关迁到较为隐蔽的云石山,分散在就近的各个村庄。临时中央政府就驻在云石山头的寺庙之中。
叛变投敌的孔荷宠别名孔介如、孔庆如,化名曾庆福、曾福生。湖南平江人。早年参加过湘军。一九二六年在平江参加农民运动,任农民自卫军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早年的孔荷宠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而且自身有过硬的军事才能。马日事变后,孔荷宠在平江地区组织游击队任南乡队队长,随后参加了平江扑城斗争以及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平江起义后,红五军将平江游击队带到赣西永新一带活动。响应中央发展地方武装的号召,年底,孔荷宠只带一个警卫员回到平江,继续发展平江地区武装。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创业,孔荷宠任队长的又一支平江游击队成立。
一九二九年初,党中央将平江、浏阳、修水、铜鼓等县的游击队合编成鄂赣独立团,孔荷宠任团长。独立团在孔荷宠的领导下,英勇善战,转战南北,受到了党组织的表扬,团长孔荷宠也作为湘鄂赣根据地主要领导人和创建人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并和彭德怀、贺龙、林彪、徐向前等红军著名将领一起当选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孔荷宠功勋卓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孔荷宠和陈毅、聂荣臻、张云逸等三十三名红军将领一起被中革军委授予二等红星奖章。十月,孔荷宠当选为湘鄂赣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职务的一步步高升没有让孔荷宠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念,相反,他却产生了自满的情绪,革命意志也开始动摇。战斗中,他不再听上级领导的命令,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指挥,引起了上下官兵的不满。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孔荷宠屡次违抗中革军委命令,动摇退却。
孔荷宠的变化也引起了上级的注意,一九三四年十一月,朱德批评了孔荷宠犯盲动主义错误。一九三四年一月,孔荷宠被撤销湘鄂赣军区总指挥职务,被派到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学习。这时,孔荷宠仍没有去认真思考自己的错误,而是把这些批评和处罚当成是对自己的不公平,他对自己的前途和革命的前途悲观失望。
一九三四年二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孔荷宠虽然再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但由于屡受批评以及对“左”倾领导者的不满,孔荷宠仍打算伺机出逃,背判革命。
一九三四年七月,中央军委派孔荷宠到驻在兴国的红军补充训练三师检查工作。听取了师长曾春鉴、政委胡定坤的汇报后,师特派员裴周玉陪同孔荷宠到兴国县委了解这次动员几千新兵入伍的情况。在师部的几天,孔荷宠最终决定叛变。于是,他以到高兴圩看望战友为借口,在师部张参谋处骗取了通行证,并借了一匹马,逃到国军第三十六军周浑元部,叛变投敌。
孔荷宠叛变蓄谋已久,当然,他也没忘记给新的东家送个大蛋糕。出逃前,孔荷宠偷偷地勾画了沙洲坝党、政、军首脑机关的分布图,并详细地掌握了我党内部之间的情况。
闻知共产党的一个军长兼军区总指挥来投降,蒋中正大喜,立即发报命令把孔荷宠送到南昌,他要亲自接见。
孔荷宠到南昌不久,蒋中正和南昌行营主任贺国光便先后接见了他。
见到蒋中正后,孔荷宠双手送上了那张地图,并详细地讲述了毛泽东如何失去军权靠边站,博古怎样依靠李德指挥红军等一系列我党内部情况。蒋中正对孔荷宠高兴地说:怪不得红军改变了惯用的游击战术,原来毛泽东不再指挥红军了!
蒋中正对孔荷宠的投靠非常高兴,称之为“红军瓦解的先声”,并鼓励陈诚“放开胆子加紧进攻吧,再不必惧怕毛泽东的游击战术了”。随即,沙洲坝遭到了连续的轰炸,中央机关不得不由沙洲坝迁到了瑞金城西十九公里处的云石山。
为扩大影响,蒋中正让孔荷宠同他并坐于委员长的豪华轿车,在南昌城周游一圈,招摇过市。从此,孔荷宠更加受宠若惊,恨不得舍身效命蒋中正。
孔荷宠的叛变给我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他虽然没有如蒋介石说的那样,成了“红军瓦解的先声”,却开了红军将领较大规模叛变的先河。
随后,湘赣军区独立第四团的团长、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四大巨头,全部叛变;湘鄂赣军区红十六师的师长、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代主任也都先后投降,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闽赣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军区政委陈洪时、闽浙赣省委书记兼闽浙赣军区司令员曾洪易、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彭祐、新红十军副军长倪宝树等也先后叛变。
要知道毛泽东在云石山又做了一些什么事情,请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