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爻辞原文
益①: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初九:利用为大作②,元吉,无咎。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③。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 有孚中行,告公用圭④。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⑤。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⑥。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⑦。
注释:
①益:增加,本卦指设立特别预算费用。
②利用为大作,用来作为大事项的经费。
③王用享于帝,君王用于祭祀上帝、神鬼与祖先的费用。
④凶事,这里是指丧葬、灾难类的突发事情。告公,请示国君;圭,上朝用的玉圭,用圭,表明重大费用开支要走正式流程并慎重使用。
⑤从,遵从相关指示,制度,先例等。 利用为依迁国,这是举例,意思是根据制度与规定迁移国都这样的大事情。
⑥惠心,仁惠之心;有孚惠我德,以诚心来感恩的君王的大德。
⑦击,打击;立心勿恒,居心不良,经不起考验。
译文:
益:做好防灾减灾、意外事项、特别事项、突发事项等等事项的特别预算,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处理重大事项,更有利于国家处理突发的危机。
初九:国家准备特别经费用于处理国家重大事项,做到有备无患,在这些国家重大事项发生时,才不会出差错。
六二:对于事关全民福祉的事情,给予增加经费,要坚决,永远重视,并认真执行,这样处理才会吉祥;例如国君用于祭祀上帝、神鬼与祖宗的费用要重视,这样才能获得上帝、神灵与祖宗的护佑,为全天下人们带来福祉。
六三:设置专门费用用于处理丧葬、灾难类突发事件,这样是无害的;建立管理制度,由中央财政直接负责,告知公众,请示天子,按正规流程处理事情,并接受朝廷的监督审核。
六四:设置专门费用用于处理其他特别重大的事情,由中央财政直接负责,告知公众,请示天子,并遵从相关规定、制度与先例等等。例如处理迁移国都这样的重大事项,就需要如此处理。
九五:天子在大事面前要有信心与仁心,不必关心占卦的结果是好还是坏;取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并以诚心来感恩君王的大德,这就是最吉利的事情了。
上九:对于那些用心不良,利用重大事项,骗取经费的行为,不仅不能增加他们的费用,反而要严厉打击此类行为。如果不打击他们的行为,将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鉴注:上一卦损卦,讲了要怎么样建立标准制度,并以此为依据来减少费用开支,并根据制度保证特别项目的开支。这一卦益卦则是讲朝廷哪些地方需要多花钱,国家需要设立专项费用预算,安排相应的财力去应对这些事项。如果没有设立专项费用,则有可能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行,与重大项目的进展,并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本卦上风下震,象征着朝廷要如春风般的给动荡中的百姓送上温暖,让他们安定下来,早点走出动荡不安的困境。这也意味着,无论是送温暖的行为,还是救灾的行为,都是要特别花钱的,本卦提示朝廷要有特别预算作为支撑。除了正常开支外,国家要有应对大事情、意外事情与突发事件的专项预算。对于利用这些特别事件骗取国家经费的行为,则要坚决予以严厉打击。
此卦所反映的历史为西周建国后,周公营洛邑,建立新的国都在当时来讲是重大的事情,需要特别经费的支持,这个历史事情在文中有特别的记载,“利用为依迁国”。而营造洛邑的目的是这里靠近太室山,方便向上帝鬼神求助,为了更好地祭祀上帝鬼神,以求他们的护佑,所以卦中有说“王用享于帝”。周公在《周易》中这样写营造洛邑的事情,就明确了两个事情,其一洛邑在武王时期是否有真正地开工建设;其二是《史记》记载“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用的这个“复”字是否准确。后面我们要讲到,武王驾崩是发生在第五十一卦震卦的事情,周公在上卦损卦、本卦益卦对应的是第四十一卦与第四十二卦,与讲述武王驾崩的震卦还有一段时间。损卦与益卦都提到为了更好地祭祀上帝、神鬼与祖宗而营造洛邑的事情,并为此而发生了相应的大额开支,同时动用了“得臣”这样朝廷一些高层去负责这些事项。这说明周公营洛邑是在武王时期就已经发生的事情,因为三监叛乱而被迫中止,平定三监叛乱之后再复营洛邑的;同时也证实了太史公的记载是准确的,其用词也是非常恰当的。而《尚书•召诰》中所记载,召公只七天便完成规划,8、9个月便完成堀(kū)方千七百二丈,郛(fú)方七七里都城建设,显然是没有工程建设常识的文人所写。今天我们有现代化的电脑设计作为辅助,洛邑那么大规模的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图纸,在七天内要完成,都是不可能的;以现代化的工程机械施工,9个月以内,也不可能建设完成一座规模如此之大的都城。
故将益卦这段内容解密出来,也证明了《尚书•召诰》中所记载的内容有误,而太史公所记载的史实相对准确。
我辈当自豪生于华夏,当新冠流行暴发的时候,放眼全球,只有我们国家将民众的生命权置于一切之上,不放弃每一位百姓的生命,大笔的费用开支都由政府负责了。我们作为国民也应当以实际行动,以诚心来感恩的党与政府的大德,千万不要做西方势力的代言人,写些子虚乌有或添油加醋的事情来抹黑自己的国家、政府与人民。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 有孚惠我德。”这句话反映了西周初期的统治者们,把中国从商代重视神、重视巫的神权政治转换到“重德保民”的轨道上来了,体现了中国社会早期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句话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最原始的表述,周公真是了不起啊,在奴隶社会的周代就有如此高深的论述,真不愧为无圣。
周公通过此卦阐述了重大项目的管理制度:1、国家需要为特别事件、重大事件与突发事件设立专门的预算费用;2、如何使用这些专门预算费用,需要遵循公开、公正、透明、严格监督并接受朝廷审核;3、这些费用开支直接由中央财政负责,并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先例等等,不得搞特殊化;4、对于利用特别事件骗取经费的行为,则要予以坚决的打击,特别费用的开支要经得起各方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