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部监国的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三人的心情也是非常复杂。当初他们三人从九弟康叔与黄飞虎手里接过来殷商旧地的监管大任,本来是以为能够积累更多的战功,积累更多的资历与人脉,可以在弃儿的心目获得更高的位置。现在倒好了,弃儿这么快就抛下天下,离开他们而去了。他们三人在这些年中,几乎每天都在忙于平定各地商人的叛乱,也没有时间与精力来与弃儿好好地交流,弃儿好像都把他们遗忘在了殷商故地。否则弃儿活得时间再长一些,他们立下更多的功劳,与弃儿有更多的交流,他们就会掌握更大的话语权。到时成王登基了,坐在成王后面垂帘听政,履行摄政王一职的应该是管叔鲜,而不会是周公姬旦啊。
而现在好了,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三人自己没能在弃儿身边,弃儿托孤的时候没有了在东边监国的三位重臣的份,现在回到镐京报告事情还要面对老四姬旦俯首称臣,管叔心有不甘啊!但是君命已经下来了,他也不能明显地反对。面对种种不满,故在东部监国的这三位王族重臣内心之中也是非常地矛盾。
随着时间推移,成王终于经历了刚登上王位,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无从理出头绪,心中很是着急的阶段。这段时间,好在有叔叔周公在身后,他不用慌乱。遇到紧急情况,他经常求教叔父周公自己该怎么办。周公告诉他:“大王啊,出现点紧急状况也没有关系,现在朝廷各项基本功能运行良好,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的。就算出现了问题,我们也能将其解决。”
周公并且告诉成王:“当政是件长久的事情,需要慢慢来,大王,您就放松一些。虽然大王贵为君王,但需要用心去适应别人,也要让一众大臣慢慢地适应大王您啊。”
成王听了,觉得叔叔周公说的话没错,治国不是玩泥巴,也不是捉泥鳅,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自己得沉下心来好好向叔叔周公学习。
太公、召公与西部的一众官员看到成王在周公的调教下,慢慢适应朝政,心中很是欣慰!
当然也有些大臣不是很满意现在的结果。尤其是以管叔、蔡叔、霍叔为代表的,在东部手握重兵的王叔们,在他们眼中看来,现在周公摄政就是架空了成王的权力,长久下去必不利于成王,更不利于他们这些王叔们。他们或多或少地抗拒着周公,或多或少在暗示着成王,不能由周公摄政。而东部原商人集团武庚、赢水等人也在暗中观察周人们的变化,也在暗中使坏,让各处小规模叛乱不断地发生,也让周公成王叔侄应接不暇。
虽然在周公、太公与召公等老臣的调教之下,成王也逐渐进入角色,但是大家已经习惯了弃儿那么多年,现在向一个小屁孩上奏事情,还不是很习惯。大家与弃儿都几十年的君臣关系了,很多时候不用多言,大家就能理解,一个眼神就知道事情该怎么处理。但是成王刚上来,他们确实不习惯,故他的意思经常被人误解,于是成王的心中有时也不是很愉快,但是对于这帮老臣他也是没有办法。同时原商人的各种势力也越发看到有机可乘,原本要进贡给大周的各种贡品现在迟迟没有送来,出现各种情况也不上奏给成王周公,搞得朝廷一点消息都没有。
就这样朝廷与一些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一直疆化着,成王当政一段时间之后,遇到一些事情觉得不可以理解,觉得撕心裂肺,痛心疾首,难以承受。东部有的诸侯国更为可恶的是,他们还嘲笑成王乳臭未干,不配面南称王,写上来的奏折也多有不尊重之意,这让成王看后非常地恼火。而天下其他的诸侯国也是隔岸观火,静静地看着东部各国与成王周公之间的博弈,而这些国家的态度也使成王觉得做为臣子的不为天子尽力,不守君臣之道,也是非常不解,非常难受。
更让成王难受的是东部这些诸侯国如此不尊重成王,管叔、蔡叔、霍叔他们三位王公重臣一点表示也没有,天子的威信就这样被他们玩得一落千丈。要去指责他们吗?他们又远在东方,鞭长莫及,不说他们,放任他们,则是成王自己难受。
但是周公、太公、召公与辛公这帮老臣也都是与弃儿一起打天下的,大家有时说的话可能难听些,但是在行动上却处处为大周江山稳固着想,没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背叛自己的良心。倒是东部原来商人的中心地区好像有些异动。但是奇怪的是三叔鲜、五叔蔡与八叔霍一直报告平安无事,让成王与周公不要想多了。
在这过程中,随着时间的过去,成王慢慢适应了他的角色,处理事情也变得圆润多了,也变得不再急于求成了。他相信自己的叔叔周公、自己的外公姜太公与家族重臣召公,相信他们会为自己处理好一切大事,自己在他们这些经验丰富的老臣面前还是嫩了一些,自己于其处处干预他们,还不如放手让他们去处理国事。
成王心想:“自己不能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忧之,就是天下真有事了,只要他们三位重臣能团结在一起,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也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只要自己不给他们添乱,这大周就能经受得住风雨。”这样想着成王反倒安静下来了。
安静下来之后的成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精通了作为年轻帝王要怎么面对一帮老臣,也慢慢地熟悉了朝政,在一众老臣面前对朝中之事讲得条条是道,言之有序,应对自如。自此,成王当政之初的危机才算过去了,周公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去了。姜太公、召公、辛公与各位大臣看到成王逐渐安定下来,不再焦灼,大家也就放心了,大家也就能团结一致对外了。尽管东部等地有一些风雨,但对于这些久经考验的老臣们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成王在一众老臣的辅助之下也是爱民如子,在一众老臣面前也是少年老成,敦厚祥和。周公等一众大臣也懂得了怎么与成王配合,很快朝廷上下又回到了弃儿之前的那种君臣和谐的关系之中。至于外部的诸侯,他们要怎么样,就随他们去吧,只要君臣上下能团结一致,还有什么事情是处理不了的呢?还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