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事使皇上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本打算从正和殿回来后好好平静平静,但却没想到越想越乱。直到亥时微微有了些睡意,闫尚宫却来了。
今日本不是刘义当值,但刘义见皇上这副神情,便没有离去,而是同小陶子一同守在外面。
咚咚咚,声音虽不大,但在这静的出奇的深夜,一丁点的声音都清晰可闻,式乾殿的院落里响起了铜环的扣动之音。
“去看看,是不是有结果了?”刘义小声对身旁的小陶子说道。
小陶子点了点头,便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直到出了出了式乾殿,才快跑了起来。
而闫尚宫也是耳聪目明的主,见里面有响动,便没再叩门。
式乾殿的大门虽无比厚重又庄严,但木质的结构就注定了有门缝的存在,透过门缝可见有晕黄的灯笼之光,门外果然有人。
小陶子卸下门栓,开了门,门外站着得果然是闫尚宫和两个黄门。
此时刘义隔窗而望,见门外确实有人,便也走了出去。
“闫尚宫。”小陶子唤了句,微微行了一礼,闫尚宫正欲对小陶子说今日审判结果,见刘义已走了出来。
“您怎么也在这?”闫尚宫问了句,算是打了招呼。
“我瞧着皇上今日心绪不佳,便没有离去。你这么晚来,是有了结果?”
“出了这样的事,皇上心情定然不好。”闫尚宫也附和句。
“到底是何人所为?”刘义问。
“是韩承华,已招了供,画了押。”闫尚宫说着,将供词递到了刘义手里。
对于韩承华是幕后黑手刘义虽有些不大相信,但借着灯笼微弱的灯光看上面的所供之词时,也不得不让人相信。这宫里的女人就是这样,若心狠起来,一个个比饿狼还可怕,也没有什么不可相信。
看完供词,刘义说道:“时辰也不早了,闫尚宫也早些回去歇息吧!明儿早皇上一醒,我就递上去。”
“劳烦刘公公了。”闫尚宫微微俯了俯身,带着两个黄门转身离去。
“是谁做的?”小陶子颇为好奇,悄悄问了句。
“是韩承华。”
“瞧着不像啊!”小陶子嘀咕了句。
“这都是司刑所审出来的结果,像不像也没有我们评论的份。你自小混迹在宫里,难道不知这宫里的生存之道是管好自己的嘴?”
“师傅教训的是,徒弟自是知晓的,只不过是当着师傅的面口无遮拦罢了。”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转眼已来到了正殿外面,刘义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两人随即都住了嘴,轻轻拉开殿门,悄悄走了进去,站到了皇上的寝殿之外,而此时躺在龙床上的皇上其实早已醒来。
“是司刑所的人来了吗?”皇上隔门而问。
刘义和小陶子对视一眼,忙走了进去,见皇上此时已坐在床檐边。
“是奴才们的谈话声把您弄醒了吧!”刘义从衣架上取了件外衫披到了皇上的身上,小陶子忙去桌边,倒了杯热茶,捧了过来。
“与你们无关,朕本就睡得浅,有人叩门的时候,朕就醒了。别竟顾着忙活了,你们还没回朕的话呢!”
“是司刑所的人。”刘义忙回了句。
“是谁做的?”皇上的表情已微微显出一丝恨意,这个亲手害死他的长子的人,他如何能不恨?
“是韩承华。”刘义说着便将司刑所带来的供词递了上去。
皇上一目十行,草草看了一眼便气愤地扔到了地上,倏地站起盛怒说道:“好一个因妒杀人!朕晋升她们三人为承华,唯独落下柳充华的时候也没见柳充华生妒!一个妒字害死了朕的长子,真是该死。”
“回皇上,韩承华已咬舌自尽了。”
“她以为她死了就一了白了?害死朕得长子之罪,都应该连坐九族!”
刘义和小陶子听闻皇上所言,心里一惊,皇上要诛其九族,可想有多么盛怒。可韩承华害死的不是别人,而是皇上的皇长子,很可能是是大邺江山之后的继承人了。如此大之罪,诛其九族也不算为过。
小陶子见皇上如此盛怒,不敢再言语,只低头立在床边,而刘义则安抚道:“龙体要紧,皇上莫要气坏了自己,皇上春秋正盛,以后定会子嗣绵长。”
“有韩承华这样的人在,如何子嗣绵长!”本想要劝解皇上,却没想到皇上越听越气。
“韩承华已经死了,以后再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如今皇后娘娘也有了身孕,说不定就会生下位嫡皇子呢!”
刘义的这番话终于起了些作用,皇上稍稍解了些怒气,走到了衣架旁边,随手欲取下袍子,小陶子忙机灵地踮起脚尖将袍子取了下来。
皇上脸上的怒色也少了几许,显然由于刘义的一番话让皇上有了些许期待,减了不少怒气。
“皇上这是要去哪?”皇上此举明显是要更衣,刘义忙问道。
“朕睡不着,去嘉福殿瞧瞧!”皇上说着脱下外衫,伸开手臂,小陶子适时地给皇上穿上了里袍。
“已经子时了。”刘义说道,刘义没说出的后半截话是胡充华怕是早已歇下了。
“朕知道,可朕此时就想见她。和后宫这些乌七八糟的人比起来,胡充华就是一股清流。”小陶子手脚利落,转瞬便给皇上穿戴完毕,皇上此时已昂首阔步迈出了寝殿。
虽天色已晚,但皇上既然这么说,刘义自然不会再说什么,于是便也跟着出了寝殿。
“朕记得,今个晚上不是你当值,如今这时辰再出宫怕是也不方便,你在后院的庑房歇歇吧,小陶子陪着就行。”
“多谢皇上。”刘义止步,深深俯身,感恩皇上的体恤之情。他如今年岁大了,虽有心效力,但体力和精气神确实和年轻的小陶子小林子二人无法比。
“皇上!嘉福殿不近,要不您且等等,奴才传御撵过来?”
“罢了,夜深了,都歇下了,别扰他们了,朕也想透透气。”
于是小陶子提着一盏微灯,在这夜深人静的夜里,主仆二人向着嘉福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