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红军翻越龙盘山
书名:国共征战之战略大转移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3081字 发布时间:2023-06-08

上一章正说到,九月二十六日,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张闻天、王稼祥等率领的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七千多人到达榜罗镇。

榜罗镇位于定西通渭县西南部,地处定西与天水境内的通渭、陇西、甘谷、武山四县交界地带。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张闻天、王稼祥等住在榜罗国立小学。榜罗国立小学的老师们为中央领导人提供了大量的报刊杂志,使在哈达铺了解到的陕北有红军根据地的情况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二十七日晚上,毛泽东在榜罗小学校长室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进一步研究红军落脚点问题,正式决定并宣布改变俄界会议关于到邻近苏联边界的地方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把红军的落脚点放到陕北,到陕北去会合红二十五军和二十六军,巩固和发展陕北革命根据地,把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陕甘支队司令员彭德怀、党中央总负责人张闻天和支队副司令员林彪先后讲了话。贾拓夫还向大家介绍了陕北根据地和刘志丹的情况。会后,各部队立即进行政治动员和物质准备,提出整顿军队风纪,做群众工作,招募新战士,进行宣传等具体要求。

榜罗镇会议彻底结束了红军长征长期没有落脚点而四处转战的局面,从而为红军长征胜利完成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找到了理想的落脚点。

二十八日凌晨至中午,陕甘支队在原榜罗小学南侧打麦场上的核桃树下召开了全军连以上军政干部千人大会,传达贯彻榜罗镇会议精神,进行进军陕北的总动员。同时于当天下午整顿军容军纪、补充兵员、筹备物资并休整,晚上各连队还举行了气氛热烈的联欢晚会。

二十九日,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第一纵队先行出发,当天到达通渭县城。毛泽东在通渭县城文庙街小学接见了林彪一纵队先锋连全体指战员。毛泽东用高亢而富有激情的语调说:

“同志们啊,你们这个连叫着一纵队先锋连,当先锋连可不容易呀。我想跟同志们说几句,说什么呢?我毛主席喜欢糊弄一些诗词,在长征路上我也糊弄了一些诗词。现在我们很快就要到新家了,以后要再重走长征路只怕没有机会了。前几天在岷山山顶上,我曾经拟好了一首诗的腹稿,昨天晚上我把它誊写了,乘着跟大家说几句话的机会,我把这首诗背给大家听一听。同志们注意听了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毛泽东解释说:“这首诗的题目叫着《七律》,还有一个副标题《长征》。合起来就是《七律·长征》。

同志们啊,我们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翻越了横亘在江西、湖南和两广之间的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五座山岭,冲破了国民党军队大吹大擂为铜墙铁壁的四道封锁线,进入云贵边界的大山区,然后翻过乌蒙山,渡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最近又翻越了千里岷山。

红军披荆斩棘,一路夺关斩将,历经整整一年,行程两万五千里,红军不但没有垮,而且很快就有了新的根据地。

红军人数虽然比江西出发时少了许多,但是红军的基干队伍保存下来了。你们一纵队先锋连就是这个基干队伍的一部分。你们一个个都是英雄好汉,在你们的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现在你们马上就出发,一纵队就看你们的了!中央等待你们胜利的好消息!”

一纵队先锋连出发了。林彪率领一纵队紧随在后头。

十月三日,右路一纵队到达静宁县的界石铺与高家堡一带,并控制了西兰大道一段。

十月五日清晨四点,一纵队从静宁高家堡出发,经七里乡、灵芝乡显神庙等地,进入西吉县玉桥,到达界石铺。

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率中央机关随一纵队也来到了界石铺,当天又从界石铺出发,沿西兰公路东行至高家堡,然后经公路北侧上山,沿一纵队所经路线,向东北方向前进,下山后过葫芦河到达单家集。

随后去参观著名的陕义堂清真寺,并和阿訇亲切交谈,说明红军主张各民族平等,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保护回教回文。

当晚,毛泽东住宿单家集村南头清真寺北侧回族农民拜文海家中。周恩来和林伯渠等率领左路军二、三纵队从界石铺出发,途经七里乡、灵芝乡魏岔、长塬等村,到达西吉县公易乡的上村、新合村、撒家湾、阎家湾、西冶等村宿营。由于红军严格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赢得了民心,回族群众亲切地称红军是“回民的军队”,热烈迎送红军过境。

十月六日清晨,右路军一纵队由单家集与兴隆镇出发,经什字乡的新店子、什字路、杨家磨、黄蒿湾等地,进入固原县的张易堡。左路二、三纵队从公易镇出发,经兴隆镇、北堡子、红城子至张易堡与一纵队会合。当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住在张易堡北街的坑坑店。

七日凌晨,驻将台堡的敌二十八旅的前哨部队接近张易堡以西的阎官大庄,红军留一部分部队在堡子梁据险狙击,部分红军队伍经盘龙坡、下磨、王套,越后莲花沟,向前莲花沟行进,直接到达裴家庄。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从张易堡出发,翻过张易南堡子山,经蒙家槽子、后庄、前庄、野鸡岘,越小水沟,沿南马场、北马场,顺山沟或山梁北行,到裴家庄,与从莲花沟过来的红军会合。准备越平银公路后向北行进。

这时候,国军为了阻止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合,调集重兵于六盘山一带设防。

六盘山西麓隆德县城驻有敌毛炳文第二师李英部,东麓和尚铺一带驻有东北军何国柱骑兵第七师门炳岳部,毛炳文第八师陶峙岳部紧紧尾随,在六盘山以北的固原县城也驻有何国柱的骑兵部队,三营与黑城一线驻有马鸿宾三十五师一部。

六盘山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三省的交界地带,位于固原原州境内。海拔近三千米,它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由于它是陇山的北部,所以又称北陇山。

六盘水主峰在宁夏固原和隆德两县境历来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之誉。六盘山东坡陡峭,山路狭窄而险峻,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峰顶,“六盘山”因此得名。但是西坡和缓。

现在红军要过龙盘山,必须从东坡爬上山顶。尽管红军高层领导人都知道龙盘山东坡道路难爬,但是由于红军已经有了翻越夹金山和岷山等大雪山的经历,在广大红军指战员的心目中,翻越龙盘山不过是小菜一碟了。

 十月七日上午十点左右,红军一纵队先头部队红四团到了龙盘山东部山脚,立即开始爬山。走了两个小时左右,已经到了龙盘山的半山腰,忽然前面发现马队,红四团知道是遇上了敌人的骑兵部队。接着就传来惊天动地的呼喊声。只见敌人骑在高头大马上从几个方向冲过来,一时间,枪声和喊杀声震动了山谷。

但是红军什么样的阵张没有见过?这些骑兵并没有见识过红军的厉害,而按照常规思维,以为步兵在骑兵面前没有戏唱,加上又是在陡峭狭窄的山路上,骑兵一个冲锋,又不着动刀动枪,马蹄把红军踩也踩死了。

想不到任何事情都存在两个方面,骑兵虽然比起步兵有许多优势,但是在红军的眼中它就有一个不利的地方,那就是骑兵的目标大,很难隐蔽。

果然,各个都是神枪手的红军一阵点射,国军骑兵纷纷落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战斗结束了。

据俘虏交代,骑兵部队是国军门炳岳骑兵第十三团的两个连。经过简单打扫战场,清点战利品,这次战斗俘虏骑兵一百多人,缴获用十多辆马车装载的弹药和一百多匹战马。

一纵队用这些战马装备了侦察连,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组建的第一支骑兵侦察部队,第一任骑兵侦察连连长是梁兴初,副连长是刘云彪。

红四团继续往山上爬。由于红四团跟敌人的骑兵部队战斗耽误了时间,中央纵队接着就赶来了。下午两点钟左右,中央纵队登上了山顶。

毛泽东站在山顶一块巨石上,眺望北边的天空,万里晴空中有雁群变换着队形飞过,万里长城似乎就在眼前,面对如此境界,感情丰富的毛泽东不禁诗兴大发,一首《清平乐·六盘山》被一字一顿地吟出: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