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二六军团入甘孜 两支红军会师
书名:国共征战之战略大转移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2800字 发布时间:2023-06-08

上一章正说到,六甲阻击战给予滇军以重大打击,为甩开滇军的尾追,总指挥部决定佯攻昆明,以调动滇军。四月十日晚上,红军乘着夜色的掩护向南急进,直指龙云老巢昆明。十一日,红六师先遣部队十八团攻占了距离昆明四十里的富民县城,将守敌全歼。

红军出敌不意突然打到昆明近郊,又摆出攻城阵势,顾祝同和龙云吓得屁滚尿流,急忙调兵遣将保卫昆明。红军却乘势在富民与赤鹫渡过普渡河,向滇西前进。两军团日行百里,一路顺风没有受到阻击。十二日到十四日三天中,红五师连续占领古城、禄丰和黑苗街。

十五日,红四师占领楚雄。十六日,红五师和六师分别占领镇南和保满街。十九日,红六师占领祥云,俘虏民团团丁一千多人。这些民团团丁都有一定的军事素质,经审查教育,按照自愿原则,将其中大部分人编入红军。

二十日,红四师攻占宾川,活捉敌县长,俘虏保安队和民团团丁五百多人。二十三日,红四师攻占鹤庆,当地劳苦群众手持彩旗热烈欢迎红军,反动武装及土豪劣绅闻风而逃,滇西出现蓬蓬勃勃的新局面。

但是顾祝同和龙云仍然在计划逼迫红军在金沙江边决战。顾祝同、和云一面命令孙渡、李觉、樊蒿甫三纵队紧紧咬住红军尾追,一面命令郭汝栋纵队从元谋以北渡江,向华坪和永北急进,以便先于红军控制金沙江北岸,企图前堵后追,围歼红军于金沙江南岸鹤庆与丽江的狭小地区。然而,由于红军进军神速,这一计划很快化为泡影。

红军鹤庆闹得红红火火,军委分会在这里召开会议,做出渡江部署:以红四师为先遣部队首先渡江,以红十六师担任掩护并最后渡江。

二十四日,红四师从鹤庆出发进占丽江,二十五日到达石鼓,红军沿江寻找船只,动员船工并组织工兵与民工紧密合作,争分夺秒地赶扎竹筏和木排。二十六日,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先后到达石鼓。

石鼓是金沙江上游的重要渡口,也是通往康藏地区的重要门户。石鼓到上游巨甸相距一百二十里,金沙江由北向南急流而下。

二十五日晚上,红四师首先抢占南岸滩头阵地,消灭了守敌,夺取了渡口。随后全军利用七只小船和自制的竹筏和木排,分五个渡口开始渡江。

至二十八日,一万七千多人全部渡过金沙江。待数万追兵赶到江边时,只见到红军写下的大幅标语:

“来时接到宣威城,走时送到石鼓镇,费心、费心,请回、请回。”

国军部队中不少人看到红军留下的标语,不禁哑然失笑,真的,他们很欣赏红军的机智与幽默。在一部分国军官兵中,能不能消灭红军管他屁事,他们也只是按照上峰的命令行事。既然红军已经走了,好啊,省得跟红军玩命了。

三十日,朱德与张国焘得知红二、六军团渡过了金沙江,立即发来贺电:“金江既渡,会合有期,捷电传来,全军欢跃,谨向横扫湘黔滇万里转战的红二、六军团致以热烈的祝贺和革命敬礼。”

贺龙率领部队从石鼓至巨甸地段陆续渡过金沙江进人中甸地区。这里位于滇西北,属康藏高原。这里人烟稀少,居民主要是藏民,一般都信奉喇嘛教。红军进入康藏高原地区后,虽然前无强敌堵截,后无重兵追击,但因自然环境与社会状况等诸多条件,红军碰到的困难不少。首先是蒋中正和地方军阀与土司、领主武装勾结起来,对红军进行阻拦,使红军部队在翻越雪山和通过藏民地区时遇到很多麻烦。

红军碰到的第一座雪山是哈巴雪山。二十九日清晨,红二军团四师以十二团为先头部队,开始向哈巴雪山进军。雪山海拔五千三百多米,山势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红四师从格罗湾开始登山,中途曾遇小股藏族反动武装袭击,十二团政委朱辉照在战斗中负伤。

反动武装被打退后,部队继续前进,经过整整一天的攀登,于天黑时分才翻过雪山,三十日经清香树到达中旬县城。五月一日到三日,红二军团直属队和红五、六师两师与红六军团先后翻越哈巴雪山,分别到达中甸县城及其附近地区。红军在这里进行了休整。

中甸是一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高原山城,到处是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休整期间,部队一方面进行物资准备,一方面积极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开展了通过雪山地区的政治动员,召开党团员活动分子会议,明确提出红军当前的任务,是要在极其困难条件下爬雪山过草地北上,与四方面军会师,然后共同北上陕北。

中甸休整为红二、六军团继续进行艰苦的长征作了一定的思想和物资准备,但筹集到的粮食、衣服、救急药品和风箱、火镰等物资很有限。

五月五日,红二、六军团分为两路纵队由中甸出发。红二军团为左纵队,经德荣、巴塘、白玉,向甘孜前进。途中,又连续翻越三座大雪山。这三座大雪山,一座比一座高,山势陡峭,道路崎岖,气候瞬息万变,时而大雪迷漫,时而狂风大作,时而一阵冰雹,时而又是晴天丽日……。

愈往上走,空气愈加稀薄,呼吸愈加困难。倘若在山上停下来休息一会,就有冻僵再也爬不起来的危险。由于许多地方山势很陡峭,又是在冰雪上面爬,稍有不慎就可能跌下深谷,所以后面的同志们必须踏着前面的脚窝一步一步紧跟着走。有的战士被锋利的冰茬划破了脚,有的把草鞋陷在雪里抽不出来,只好光着脚走路。

为争取藏民支援,部队普遍进行了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教育。并且作出具体规定: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喇嘛寺院,严禁部队进入寺庙。

在中甸,贺龙将写有“兴盛番族”的锦幛赠送给归化寺喇嘛。红军向归化寺筹粮,采取募捐、借贷和购买方式。沿途张贴布告,说明红军取道川康北上抗日的目的。并请藏民吃饭,开茶话会,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凡取用藏民的粮食,均按价付给银元;

严禁骡马糟蹋粮食作物。因红军正确执行民族政策,严守纪律,所以深受藏民拥护和支援,许多藏民向部队献“哈达”,送糌粑、酥油、牛羊,出售粮食,自动给红军带路,用牦牛驮运红军掉队落伍人员。

但是由于少数藏民上层反动分子对红军的仇视,部队在通过藏民区时,仍然常常遇到骑兵袭扰。如五月七日,红二军团在桥头、六月二日在仁波寺、四日在巴塘以南金沙江边,曾数次遭到藏族反动骑兵的袭击。桥头战斗中,红四师参谋长汤福林和红五师参谋长高利国都牺牲了。

在五月十日到六月三十日的五十天里,红二军团先后经过西康德荣、中咱、巴安城、白玉县城到达甘孜附近的绒岔坝,与红四方面军红三十军会师。

七月一日,红二、六军团齐集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此时,中共中央发来贺电:

“我们以无限的热情庆祝你们的胜利的会合,欢迎你们继续英勇地进军,北上陕甘与一方面军配合以至会合。在中国的西北建立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红二、六军团到来,受到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和接待,沿途贴满热情洋溢的标语口号,筹集了粮食和牛羊,腾出了打扫干净的房子,准备了木柴和开水,编织了数千件毛衣和毛袜送给二、六军团。

两支部队召开了盛大的联欢会,交流过草地的经过和战斗经验。

整个部队欢腾鼓舞,人人心情激动,充分体现了两支红军部队兄弟般的团结,当地的“波巴依得瓦”(藏族苏维埃)政府也组织藏民群众载歌载舞,夹道欢迎。

七月二日,在甘孜举行了庆祝两大主力会师的盛大联欢会。朱德总司令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接着进行了文艺演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剧团演出了《迎亲人》、《红军舞》等精彩节目。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