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儿在北京科技大学三年专科学习优秀,经常拿特等奖学金。
1995年专科毕业,她和班里几名优等生争取到专升本。
专科不要求英语成绩,上本科必须英语过四级才可毕业。幸好红儿英语基础好,稍加努力即补上英语课。其他科目没有困难,本科毕业时各科成绩优秀,还入了党。为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不如意的是身份是莱钢委培生,再考研也麻烦,毕业必须先回莱钢。
红儿不想回莱钢,我也愿意让她脱离莱钢,去外边更广阔的天地打拼。凭红儿的条件,在北京或自己向往的地方工作不是问题。
摆脱委培合约的羁绊不是件容易的事,莱钢不会轻易放人,我极力帮助她想办法。
这时我小妹荣琪推荐红儿去烟台开发区的荣和公司就职,说这公司规模大发展快,同时荣琪向红儿举荐她上初中时的英语老师孙老师。孙老师在烟台中信银行工作,和荣和公司经常有业务来往。几年前因某种原因放弃莱芜教学工作调到烟台中信银行,在银行工作几年,晋升相应的职位。
荣琪在工作中认识孙老师,更进一步熟悉。找孙老师帮一下忙,去荣和公司应聘定能成功。
这个信息让我们增加脱离莱钢的勇气。
为了稳妥,我们要去烟台考察一下荣和公司真相如何?是不是理想单位?毕业选择工作必须慎重,这是人生道路转折点,一次关键选择。
春节刚过,我和红儿立即起身去烟台,争取在开学前让这次考察有结论,以便应对毕业分配等事宜。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冬天的足迹依旧在。荣琪带我们来到荣和公司,介绍红儿会见公司人事负责人。
红儿落落大方做了自我介绍,并详细咨询了解公司情况,是否适合自己。
公司负责人很欣赏红儿的条件,说他们公司很需要这样的人才,回去向老板汇报请示,让红儿等消息。
红儿对公司的考察觉得不那么理想,犹疑的应下。
我问红儿:“办公室有多大?有没有电脑办公?”
红儿想想说:“好像有不多几台电脑。”
我想那时候先进的企业都开始用电脑办公,看这个公司应该是老公司,成熟而落后。
不太理想,先埋下伏笔再说吧。
红儿准备去看望孙老师,想起在初中时孙老师英语课教的非常好,红儿从那时起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孙老师还来过我家家访,是一位同学们都敬重的老师。
一个星期天,我们带着水果去看望久别的孙老师,多年不见寒暄不尽,荣琪提到红儿去荣和公司应聘的事,孙老师说:“那一块正是我的业务范围。我考察过这个公司,在开发区算是比较好的企业,管理、效益都不错,比较有发展前途。我们银行很愿意和他们合作。”
又说:“金朝红可以考虑那里,愿意去的话,我可以帮助推荐。你是我最好的学生,相信你在哪里都能行。”
孙老师一番话让红儿相信她考察的情况是真实的,心里轻松多了。
在没有新的选择目标之前,暂且定下这家公司,作为毕业安排,总比回莱钢强。
在烟台的这几天,正赶上红儿生日,难得红儿能和姥姥姥爷一块过生日,大家快乐的围聚在老人身边。
热心的小姨买来一份生日蛋糕,表面看和普通蛋糕相似,雪白的底座,镶嵌着巧克力色花边,中间绽放朵朵花儿和生日快乐的祝福。
荣琪说这蛋糕不一般让红儿先尝,红儿诧异的看着蛋糕,没看出有什么异样,就是做工精致一些。
于是不客气的拿起叉子叉了一块放进嘴里,立刻“哎呦哎呦”地叫起来:“好凉好凉,像冰糕一样。”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荣琪得意的说:“这是冰激凌蛋糕,一种新款式,好吃吗?”
红儿这才仔细观察了一下,蛋糕还微微冒着寒气,摸一下冰凉,惊喜的说:“第一次见冰激凌还能做蛋糕,太好吃了,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蛋糕,谢谢小姨。”红儿情不自禁的抱住小姨亲了亲。
在烟台住了几天就要开学返校,荣琪给红儿买了去北京的火车卧铺票,还买了很多鸡腿、香肠、火烧和一大包水果小零食,让红儿路上吃。
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约十七多个小时,在车上要吃三顿饭,荣琪说:“卧铺车厢有小餐桌,上车后尽情吃,就不觉的烦闷了。”
红儿看看小姨送的大礼包开心地说:“哇!太好了,都是我爱吃的。我在火车上最爱吃东西了,还是第一次坐卧铺,又一次让我忘不了的体验,小姨太善解人意了,谢谢小姨。”
红儿在北京上学四年,每次返校都是早起搭厂里的货车到济南,慌张的赶去火车站,能买到有座位的夜车票就很满足了。 晚了买不上座位,又不舍得买卧铺票,只能在济南闲等一天,再买第二天的车票。
晚上上车后不吃不喝坐一夜,冬天更遭罪,一路上又冷又困又累。
在烟台随时走随时买票,她小姨破费了,让红儿享受到卧铺的舒适。
红儿也真实感受到城市的现代化带来的美好享受,对比山沟生活的各种不便,更坚定了她走出山沟的决心。
红儿回到学校,多方了解怎样能摆脱委培的羁绊; 我回家也忙着了解怎样让莱钢同意解除委培合同,还红儿的自由。
据说要通过莱钢干部处同意,退回三年委培费,但一般干部处是不会同意的,得托关系才有可能。
我们退休后路子更少,不知道该找谁。
幸好我家大女婿范书明帮忙,他朋友多有路子,求人请客送礼,莱钢干部处才同意,让我们交上六千六百元委培费,就可以不回莱钢。
莱钢这边的障碍清除了,还要办理学校那边的手续。
学校负责人说:“像你这种要求的委培生很多,学校规定,必须有委培单位解除委培合同函,在规定时间内交给学校五千五百元转向分配费,才可自谋职业。”
学校只是放你自谋职业,并不负责分配,收这种转向分配费合理吗?
我们顾不得考虑太多,只要用钱能解决问题就有希望。
一直拖到四五月份,大学开始办理学生毕业分配,那时幸好我家装了电话,红儿在学校频繁的用电话联系我们,处理解决毕业分配事宜。
如果像以前靠书信、电报恐怕都耽误了。
学校莱钢双方都要钱,不小的一笔钱,为此我必须落实好红儿毕业去向,不能两头空。
红儿盼只要离开莱钢,不怕多方择业,但二月份去烟台荣和公司面试,一直没有回复,是否录用必须落实,以便及早再寻其他职业。
我写好一封信,用特快专递方式寄给荣和公司。我的信真诚而又苛刻,并留有电话号码,要求尽快答复。
还真管用,发信的第二天,荣和公司来电话说:“很抱歉,让你们久等了。我公司欢迎金朝红同学来我公司工作,我们马上给学校发函,希望她及时来公司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