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告别猪尾巴时代
书名:正当柳絮纷飞时 作者:六朝六六六 本章字数:3324字 发布时间:2021-02-12

朱和顺让工人给他找了一把剪子并把黄文轩重新按坐在一个货箱上,黄文轩扭头问道:“朱司令,您这是……”

“既然是革命同志了,这东西就不能留了。”朱和顺说道。

“啊,不……”黄文轩还没反应过来,只听“咔嚓”一声,那蓄了几十年的辫子便在后脖梗处断了。他摸着突然变轻了许多的脑袋都不知道怎么转动脖子了,那些革命军士兵振臂高呼道:“打倒满清,建立共和!”

当华生捧着一件从办公楼拿来的长衫准备给黄文轩换上时,迎面撞上从车间里逃出来的工人和士绅们。柏颂贤护着脑袋上的辫子惊慌地叫道:“哎呦我的天唉,现在就要剪辫子,那可怎么回家呀?”

此刻那些盘腿坐在地上的官兵都被强行剪掉了辫子,虽然枪口早已经没有再对着他们,可他们仍像要被拉去杀头般相互抱着哭嚎。黄文轩虽没有哭喊,可是双手抱着一头乱发的脑袋将脸埋在膝盖上。华生将长衫给他披上后笑道:“黄大人,这猪尾巴似的东西丢了有什么可惜?”

他说着从地上拾起一把剪子,一拧脑袋将辫子甩到胸前,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将那又黑又粗的辫子剪断后扔在了地上。

朱和尚跑过来竖起大拇指叫道:“好你个小磨坊,别开厂了,跟着大叔闹革命吧!”

“朱大叔,闹革命你们就不要吃、不要穿了?我还是老老实实织布吧。”华生笑道。

华生小时候就对脑后的小辫提出过质疑,可父母却脸色大变让他不要多嘴。但是教堂的华克尔牧师就没有辫子,虽然牧师曾慈爱地捉着他的小辫梢夸他可爱还教他这辫子用英语应该怎么说。

后来陪着和盛布庄王掌柜去上海租借地时见到一些华人买办已经不留辫子了,他却惊讶地发现原来中国人这样更好看、更显得精神。当王掌柜骂那些人忘了祖宗时,华生又想起小时候屁股上挨戒尺责打的事,因为他问村塾先生为什么中堂里高挂的孔老夫子像没有辫子。

让华生觉得留辫子可耻的也是在上海的租借地,那时他刚帮着王掌柜唇枪舌剑地谈妥了一桩生意得意洋洋地走出洋行,就听见后面的洋商小声议论道:“现在这帮野蛮的猪尾巴不好对付了,尤其那个小猪尾巴真是麻烦。”

华生回去后赶紧查了字典,原来猪尾巴这个词也可以指辫子。一般洋人说女人的辫子时才用华克尔牧师教的那个单词,但说中国男人的辫子时却用了猪尾巴。

回到江州开了工厂后他更觉得这辫子不仅丑陋而且碍事,若不注意被机器绞到可不得了。男人本就怕热,到了夏天车间里热气腾腾的,他和男工们还得像女人那样盘着大辫子、戴着大帽子捂出一头的痱子。当时他就恨不得像和尚一样剃个光头算了。

革命后出人意料的是张磨坊成为村里第一个剪辫子的人。村民们笑话他这么大岁数了还赶新潮,其实人们哪里知道他才是真心祝愿大清朝完蛋的。

他的内心一直被华生当年帮助朱和尚逃跑的事情压抑着,儿子的事业越是发展得风生水起,他就越担心。私放朝廷罪犯毕竟是重罪,一旦东窗事发那可真是爬得高摔得狠。

李大户到底是个谨慎稳妥的人,一直到了华生被朱和顺推荐当上议员后才乐呵呵地剪掉辫子。议员本就不是什么官职,但李大户可不这么认为,按照过去的说法这也算是有顶戴的了。他心花怒放地专程跑去城里让华生检查他的后脑勺,证明他没拖外孙的后腿。

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任命黄文轩为道尹,朱和顺被任命为城防司令官,其他大小官吏大部分原班照用。

虽然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了但也只有南方半壁江山,因而朱和顺就一直期盼着政府能够挥师北伐,可自从解散了过去的巡防营后他的手下仅仅只有区区四百多城防兵,于是找黄文轩要钱恢复一千人的城防军以备今后参战之需。

黄文轩苦笑道:“现在不同了,资金分配的事情还得听从省里派下来的财政局李局长的具体安排。”

朱和顺立刻去找了李局长,不料却惹了一肚子气。

李局长名叫李徇,据说是留学过东洋的青年才俊,由省里直接派到江州担任财政局长。这个年轻人坐在办公桌后面翘着二郎腿说江苏当下的政策是确保民生而不是打打杀杀,若朱司令想与清廷的北洋军打仗现在就可以去省府申请调去湖北前线。

朱和顺还想据理力争,李徇却不耐烦地挥着手让他自己去省都督府要钱。见自己这个老革命几乎被这个嘴上没毛的文官当成个要饭的了,朱和顺指着他的鼻子厉声警告道:“如果下次胆敢在老子面前坐着说话,可别怪老子动手!”

这一日华生在街上碰到了朱和顺,见他闷闷不乐便拉他到聚仙楼吃酒。两人挑了一个雅间坐下。朱和顺在酒桌上抱怨清廷还占着北方大片土地,而他作为革命军人却只能在这里干着急。

华生听黄文轩说过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也是捉襟见肘的,关税掌握在洋人手里,地方税款又掌握在各省都督手里;而清廷的袁世凯手上的北洋军不仅粮饷充足还有欧洲列强的银行团撑腰,所以北伐的事还难着呢。

吃过饭,店小二过来探问道:“请问哪位老爷来结账?”

华生刚要掏钱,朱和顺拦住说由他自己付款,结果他翻遍了口袋也只掏出十几个铜元。这时酒楼老板进来陪着笑脸说道:“朱司令,您上任以来第一次光临小店,我们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能收您的钱?”

“你认识我?”朱和顺问道。

因为忙于整训队伍且一直囊中羞涩,除了去过华生家里喝过几次大酒外他还从来没在城里的大酒楼吃过饭呢。

酒楼老板笑道:“看您说的,仅凭二百多人就拿下江州府的大英雄谁会不认识?这小伙计眼拙,还请您原谅。”

华生赶紧掏出银元塞给老板,老板推脱着说道:“以后朱司令来吃饭不需要付现钱的,只要记在城防司令部账上就行。各衙门请客也都是这样各自记账的。”

朱和顺眼珠一转说道:“哦,是这样?那我也记记账吧,把账本拿来我签字。”

小二拿来账本,朱和顺随手一翻便见到农商局、厘金局、财政局等都有记账,仅财政局当月积累数就达四百多银元而且大部分都是那位局长李徇的签字。

“那你们怎么结算呢?”朱和顺问道。

“每月底到各衙门那里找秘书老爷对账后报销。”小二答道。

“算了,今天我不记账了。贤侄,算你借给我的。”朱和顺从华生手中接过银元付了酒饭钱。

华生回家后把这事向玉莲说了,玉莲说道:“没想到朱司令那里拮据到这个地步,我们要不帮帮他们?”

华生摆了摆手说道:“问题不在这儿。我们各商家的捐税没少交过一分一毫,江州府若真养不起兵,我们向朱大叔那里捐助也成;但新政府里面新官旧臣斗得厉害,我们现在别去凑那个热闹。”

一个月后玉莲突然来到厂里找到华生,告诉他朱司令在南门大街上打人呢。华生不以为然地笑道:“你管他什么闲事?朱大叔的火爆性子见到不平肯定是忍不住的。不过放心,他现在是民国军官了总不会当街开枪杀人吧?”

“这次你可得管,挨打的那个人是咏薇的丈夫。”玉莲叫道。

当玉莲领着华生和咏江赶到南门的一家名叫“香韵”的青楼门前时,那里已经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三个士兵正把一个赤条条的男人按在地上,朱和顺拿着一条马鞭狠狠地抽打着那人的屁股,每一鞭子下去那白花花的屁股上就留下一道血痕。那人如杀猪般地惨叫着:“朱司令,朱大叔,我再也不敢啦!”。

朱和顺仍然边打边骂着:“你这个小兔崽子,一个月吃大馆子、嫖婊子的公款都抵得上一百个士兵的月饷了。老子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闹革命可不是让你们这帮龟孙子享清福的!”

原来那日在酒楼看了各衙门的挂账记录后,朱和顺当着华生的面隐忍着怒火没有发作,心想若是那些留用的大清旧官贪吃贪喝倒还能让人想得通,李徇这年纪轻轻的革命新官怎么也是一个德行?回去后便差人暗中盯梢调查,终于发现李徇不仅喝酒吃饭、甚至连嫖妓都是公款报销。

华生心中不禁暗暗替咏薇叫苦,那么好的姑娘怎么嫁给了这么一个混账东西?但他还是上前劝住了朱和顺,然后脱下长衫给李徇披在身上又命咏江雇了乘小轿送他回去。

李徇在江州呆不下去了,以身体不适为由向黄文轩递了份辞呈灰溜溜地逃回了南京。虽然朱和顺不该对违纪官员动用私刑,但黄文轩的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因为这个李徇仗着有省里的关系也没把他这个一把手放在眼里。

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全面实行新的行政区划和级别调整——撤道改县,江州与原来下属的各县均由省政府统一直辖管理。黄文轩不想屈尊放低身段去当什么县知事便向省里辞职回安徽老家了。军政大权暂时由朱和顺一把抓,一时间江州城竟然吏治整肃显示出繁荣昌盛的景象,他也由此赢得“朱青天”的美名。

虽然城防军如愿以偿地扩充了,但四个月后南北议和,以袁世凯出任民国大总统为条件完成国家统一。革命了十几年最后竟然还得为杀害义和拳弟兄的仇家当差,即便被华生和江州父老再三劝慰,朱和顺还是无法迈过心里那道坎儿,于是愤而挂印辞职再次离开了江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正当柳絮纷飞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