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实话实说的高允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276字 发布时间:2023-10-16

魏太武帝在位时期,有意修撰国史,以宣扬祖宗的功绩。


为此,他委托当时的三朝元老崔浩来主修国史。


崔浩是魏道武帝时期的大臣,曾为北魏统一北方立下过汗马功劳。


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性格固执任性,因此得罪了许多鲜卑贵族。


崔浩接受了修史的任务后,找来了当时担任著作郎并为太子老师的高允,希望他能协助修史,高允欣然答应。


此后,他们经常一起讨论编史的体例,包括对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方式。


高允严肃认真的态度,深得崔浩的信任。


修史的事情引起了鲜卑贵族们的极大关注,他们担心国史中可能会记载对自己祖先不敬或不利的内容,更希望通过修史来美化自己的部族。


然而崔浩是个倔强的人,威逼利诱对他毫无作用,于是他们将目标转向了高允。


高允的府邸一时间成为贵族们最常光顾的地方,他们用高官厚禄来引诱他,甚至有的还托太子帮忙,但都遭到高允的断然拒绝。


高允只回答他们一句话:“我会按照历史原貌来写。”


贵族们万万没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高允竟敢对他们说不。


从那以后,他们对高允怀恨在心。


过了几年,国史修撰完成。


由于其中真实记录了北魏开国前的社会面貌,包括一些落后、野蛮的制度和风俗,还记载了许多贵族甚至皇室前代的不光彩事迹。


因此,国史遭到了贵族们强烈的抨击,魏太武帝也对此感到不满,但由于是自己让崔浩按实际情况写的,也不好发作。


就在这个时候,固执的崔浩却将国史刻在了石碑上,还将这些石碑竖立在祭天坛前的大路两旁,供人们观赏。


这下可惹来了大祸,贵族们认为这是一个报复的机会,纷纷弹劾说:“这是在天下人面前丢皇室的脸。”


魏太武帝得知后,勃然大怒,下令把所有参与撰写国史的人抓起来查办。


高允是主要的撰写人之一,自然也被列入调查的行列,这让太子非常着急。


太子找到了高允,对他说:“皇上要查办写史的人,明天我会陪你一起去见皇上。”


“如果皇上问你,你就按照我的意思回答,不要多说其他的。”


高允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天,他便跟着太子一起上朝。


太子先上殿见了太武帝,说:“高允这个人一向小心谨慎,国史的撰写全是崔浩指使的,与他关系不大,请陛下宽恕他的罪行!”


太武帝召唤高允进来,问他:“国史是崔浩写的吗?”


高允回答说:“不,崔浩只负责大纲要,具体内容是我和其他著作郎一起写的。”


太武帝无奈地看了太子一眼,太子急忙又说:“高允见了陛下心里害怕,讲得不清楚。”


“我刚才还问他,他说是崔浩干的。”


太武帝再次问高允:“是这样的吗?”


高允说:“我犯了罪,怎么还敢欺骗陛下。”


“太子这样说,无非是想救我一命。”


魏太武帝看到高允如此忠诚坦率,心里也有些感动,对太子说:“高允临死还不说假话,仍然坚持说真话,这真是难得。”


“朕就赦免他的罪过吧!”


后来,魏太武帝下令将崔浩及其全家抄斩,要高允起草一道诏书。


高允却进谏说:“我不知道崔浩犯了什么罪。”


“就算是因为写国史而触犯朝廷,也不应该判处死罪。”


魏太武帝认为高允太不懂事,于是命令武士将他捆起来。


直到太子再三请求,魏太武帝才释放了高允。


高允忠实地陈述事实、勇敢地进谏的事情很快传开了。


崔浩却没能逃过厄运,遭到了满门抄斩。


不过由于高允的直谏,才没有更多的人被牵连进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