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冯太后临朝称制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234字 发布时间:2023-10-17

俗话说:“女人也能顶起半边天”,在古代也有女性能够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家。


她不仅稳固了北魏政权,还推行了各项改革,选拔贤能,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女性统治者,她就是是冯太后。


冯太后出生于北燕王室长乐冯氏,祖父是末代北燕皇帝,她的父亲在北魏做官,因犯下大错而被处决。


年幼的冯氏,只好进宫做宫女为生。


幸而她的姑姑是宫中皇帝的昭仪,将她接到身边抚养长大。


11岁左右,冯氏被魏文成帝纳为贵人。


15岁左右,冯氏被册封为皇后。


465年,魏文成帝病逝,冯皇后悲痛万分,甚至曾想跳入火里殉情,好在身旁有人及时救回。


文成帝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无法处理朝政,权力逐渐落入乙浑的手中。


乙浑掌握大权后,胡作非为,盗用皇帝的诏令,几天之内就给自己晋升官职,还杀害了一批朝廷大臣。


乙浑的妻子名号不高,他想让掌管封赏的贾秀,给自己的妻子封一个公主的名号。


贾秀当场拒绝说:“公主的称号非常尊贵,只能授予皇帝的姐妹和女儿,不是什么人想封就能封的。”


“我贾谋人就算死,也不能给后人留下笑话。”


乙浑非常恼火,但也不好发作。


冯太后得知这件事后,心里非常不满。


恰巧在这个时候,她接到了手下送来的乙浑打算反叛夺权的消息,便和几位大臣秘密制定了一个计划。


几位大将悄悄出兵,控制了乙浑的军队。


紧接着,冯太后派禁卫军包围了车骑大将军的府邸,干脆利索地杀掉乙浑,灭了他家三族。


此时的献文帝还很年轻,冯太后代他掌管北魏的军政大权。


冯太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社会矛盾,人民逐渐安定,称制十八个月。


后来献文帝的儿子出世,也就是冯太后的孙子出生了。


冯太后喜出望外,就将政权还给了十四岁的献文帝,专心抚养皇孙。


冯太后虽然地位崇高,被尊为“母仪天下”,但毕竟还是一位年轻的女性。


自从文成帝去世后,年轻的冯太后耐不住守寡的孤寂,多次留意美貌的男子,并将他们选入宫中陪伴,俗称为“面首”(男宠)。


其中有一位名叫李奕的官宦子弟,善于体贴人,外貌出众,经常陪伴冯太后,深得她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地传出了流言蜚语,献文帝很是不满,最终处决了李奕。


这起杀害李奕的事件,加剧了母子之间的矛盾,使得冯太后逼迫献文帝将皇位让给年幼的皇孙。


为了能够继续掌握大权,冯太后派人毒死儿子献文帝,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


冯太后临朝称制之初,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一系列的叛乱,还有空虚的国库、贪婪和官风不正的官场,以及大量流离失所的难民。


没想到,冯太后成功化解了男性统治者们无法解决的问题。


她实施了"三长制",将百姓分为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


每个邻、里、党都有一位长官,负责底层老百姓的户口检查、征税、服役,劝课农桑以及处理治安问题。


这极大地增强了对底层人口的控制,使隐匿户口减少,国家的税收也增加了。


除了解决管理问题,冯太后还着重解决了养活人民的问题。


她颁布了"均田令",将国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每个成年男性可以分到四十亩田地,每个妇女可以分到二十亩。


这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除此之外,冯太后还规定了官员的俸禄,遏制了中饱私囊的官员们。


北魏建国以来,各级官员没有固定的俸禄,而是通过压榨民膏民脂来获取财富,这使得官员们无所顾忌,百姓怨声载道。


面对这种情况,冯太后果断实施了俸禄制度,并派遣人员到各地进行巡视,严惩贪污行为,彻底改善了北魏的吏治,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献文帝被迫退位的事件使冯太后深刻反思,她在对孙子进行教育时投入了大量心血,使他成为一代贤明的君主。


在教育方面,冯太后不仅让孙子接触书本知识,还亲自带着孝文帝去民间考察,体恤百姓疾苦,让他亲身目睹人民的苦难,触动他幼小的心灵。


在治国理政方面,冯太后亲自指导孝文帝,不仅让他学习儒家经典,还亲自为他写劝诫的文章,召集博学多识的大臣为孝文帝解答疑惑。


个人行为的熏陶,有时比刻意教导更为深远。


冯太后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不追求享乐,一切以国事为重,这些行为习惯对孝文帝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继承并深化了她的改革,将北魏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些改革离不开冯太后的努力。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南朝的齐武帝派裴昭明和谢竣,前往北魏吊唁。


两人到达北魏国都,正要进入冯太后的灵堂时,却被士兵拦住了。


“你们怎么不懂礼节,竟然穿着朱红色的衣服来吊唁?赶快去换上素服。”


裴昭明回答说:“我们奉齐朝皇帝的命令而来,当然应该穿着本朝的衣服,为什么要换?”


双方争吵不休,无法说服对方。


孝文帝派出著名学者成淹,去与他们辩论。


成淹见到他们,说道:“吊唁时不能穿紫红色衣服和黑色礼帽,这是孔子所教导的,我们这里连三岁的小孩都知道,你们怎么一点都不懂?”


裴昭明回答说:“古代的礼节各不相同,谁知道哪个是对,哪个是错?”


成淹笑了,说:“按照你的说法,守孝道的虞舜也做错了吗?


裴昭明被这话难住了,好一会儿才说:“虞舜是古代的圣人,谁敢说他做错了。”


“不过,我们只带了朝服,若是换上素服,恐怕回去会被治罪。”


成淹说:“南齐的皇帝肯定懂礼节,如果你们按照礼节行事,一定会得到奖赏。”


“即使他不懂礼节,而你们却做了符合礼节的事情,那也是为国争光,即使获罪又有何关系呢?”


两人连连点头。


成淹立即安排人送上素服,等他们换好后才被带入灵堂。


孝文帝听说成淹辩论胜利,非常高兴,立即提拔了他的官职,还奖赏了一百匹绢。


尽管冯太后手段狠辣,但她是一位善于治国的太后。


她在临时称制期间,推行各种改革,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使得北魏的国力大大增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