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狩猎队(八)
过了桥再往前走便是妖兽的地盘。
说是桥,其实更像是把长藤锁喉的石怪,气绝身亡后横在黑水河之上才得的一处断桥。
相传万年前圣元城的边陲小镇,有一座木桥,连接着村子和小镇百姓的往来,年岁过久,桥板经常烂断,官府应对战争无暇修缮,过往游人十分不便,久而久之有船家在河上撑船渡人,赚些银钱。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石的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摆渡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小摊,卖自家做的吃食。因地处荒僻,来往之人多为村里的熟人少有贵客上门,生意清淡。
有一日日落西山,妇人在家门口翘首以盼,见到丈夫的身影平安地出现在自己眼前,顿时喜笑颜开。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人,说是逃荒而来,身无分文,请求借宿一晚,次日再去邻村投奔亲人。
夫妇俩见他白发苍苍,想到自家至亲双双过世,出于怜悯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黑水河里捕来的黑鱼,做了分量十足的野菜黑面饼子,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
老人也不客气,啃了两个饼子,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收留,老头子身无长物,也就一根拄着走路的拐杖尚算完整,今日便送与你们罢。”
夫妇俩直言家中无老人可用竹杖,再三推拒。
老人不依,“竹竿之妙处怎会只有拐杖?”说罢,将手中的竹杖放于男人手上告别而去。
男人看着手中的竹杖不解。
“你撑船的竹竿不是断了吗?用这根正好。”妇人指着黑水河边等候的行人,“快去吧,早些回来用饭,我在家中等你。”
黑水河绵延千里,素有吞天河之名,上游常有水怪出没,累及下游,晴天是尚算平和,一到刮风的天气河水便浪潮涌动,客人与船家皆不敢行。
某日出船时天气晴好,未至对岸突然变天,一股急速翻腾的墨色云浪,咆哮着从西方滚滚而来,气势可谓汹涌至极。顷刻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令人睁不开眼。
岸旁的沙棘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在“辟里啪啦”的折断声中被扫荡席卷至半空,而后被无情地甩向四方。
河上颠簸的小船在狂风中犹如蝼蚁,船上两人皆以为今日会命丧于此,男人手中紧紧握着撑船的竹竿,拼命稳着船身不被水浪掀翻。
在遮天蔽日的黑色中,男人看到了一抹象征着生机的绿色,竹杖表层的棕褐色外皮徐徐裂开,露出碧绿如翡翠的庐山真面目。
细长的竹竿看似脆弱不堪,实则坚硬如铁,在河上犹如定海神针,一杆在手,男人奇异地安稳地渡过黑水河来到了对岸。
甫一下船,小船立即被奔腾的河水掀翻,顺着水流漂到了数丈之外。男人暗道好险,遂在一处人家借宿。待风停后借其他人的船回到家门前时,发现自己的船居然完好无损地回来了,上面摆放着一根竹杖。
是那根竹杖让他和他的船得以毫发无损地度过那场风波。
从此,他被人贯上被神明庇护的美名,也不知是不是巧合,他所待的这一片地方几十年没有凶兽来袭,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夫妇两人在河边盖起了一排竹楼,时不时收留远赴而来的商人,间或有赶路行人借宿,他们也慷慨相助。
“说是再遇到那位老人家,定要好好谢谢他,若不是因为他,你早被黑水卷到河里去了,咱们又哪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妇人时常念叨着,男人也期盼再次见到那位老人,以报当年救命之恩。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
这年冬天一场罕见的大雪,将不少路人留在了村里,石家的竹楼里住满了人。
“叨扰了,敢问主家可愿收留老朽一晚?”一位白发老人蹒跚着来到竹楼外。
“老人家来的晚了,这竹楼昨日就住满了。”一位脸上长着络腮胡的中年人走过去打开门。“不过老板娘心善,想来会为您腾个住处。”他这三年走南闯北来过这石家竹楼多次,店家夫妇两人为人淳朴又乐于助人,当年便是这般收留了被山匪抢后身无分文的他。
夫妇俩走出柜台来至门外,“什么老人家?”却见到门外站着熟悉的白发老人,一见恩人来到,两人喜出望外,忙不迭带着老人往里走。
“当年您老匆匆而别,我们夫妇俩都未来得及好好款待您,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斗胆恳求您长住石家,我二人愿为您奉养天年。”
“看,我就说店家两口子心善的很。”大胡子关上门哈哈大笑,将风霜雪冷都拒之门外。
然而到了次日老人仍旧要走。
“老人家,您三年前说是去寻亲,我们也忘了问亲戚是何人?您年纪大了,在外奔波实属不安全,不如留在石家,我们只当多了一位长辈,也看顾着我二人不走岔路。”
老人的一头杂毛被妇人梳理地整整齐齐,褴褛的衣裳也换成了灰色的棉布衣,“老头就是突然想起了故人,过来看看你们,你们夫妇俩日子过的好,老头我也就放心了。”原是特地来看石家夫妇二人的。
此言一出两人更是不愿他独自离去。
奈何老人执意要走。
临别之时,夫妇取出百两银子送给老人。“救命之恩莫不敢忘,悔未能报之,这些银钱还望您收下,待到了您的故乡,便用来安置物件,安享晚年。”
老人笑着推辞说:“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我这孤寡老人,要这么多银钱有何用?”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分明脚步迈的不大,走路的速度却极快,一转眼就来到了木桥边。
可是木桥年久失修,几年前就不能通行了。
说来也巧,下了几日的雪今晨停歇了,东边还冒出了暖阳,晒的人心底暖洋洋的。
男人的心底阵阵发凉,河面冻结,不能撑船渡河,“老人家——”男人急忙追上去,“老人家,桥上危险!!”
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走了几步,忽而脚下一滑跪坐一侧,半个身子悬在桥外。男人急忙加快脚步跑过去,木板禁不起晃动忽而断裂,老人也跌落下去。
“老人家——”他急忙跑到冰面上,生怕老人砸破冰面掉入冰冷的湖水中。忽见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转过身来平和地看着他,一头白发变成了黑发,长身玉立,“愿尔之心一如初见,有始有终,”言罢漂然而去。
他这才知道原来白发老人不是凡人,而是仙人的化身。
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夫妇俩商量后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并将竹杖作为传家宝置于家族祠堂中,受后人祭拜祈祷。后人继承先祖遗志,行善积德,黑水河成了战乱之年逃荒百姓的庇护地之一,身为凡人,却成了一方百姓的守护神。
“那后来呢?”秦回问南宫琳。
野狼狩猎队六人坐在岸边休整。
“魔神之战爆发,此地虽然在仙人庇护下逃过一劫,然凡人寿数有限,万年过去,石家也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而石家最后的血脉一死,石桥的庇护也就此终结。
没过多久长藤缠绕整座石桥,犹如魔女绞杀吞噬周围的生机,直到某一日石桥不堪重负,悄然断裂。不久后长藤枯死,石桥斑驳不堪,成了断桥。”
“原是仙人赐福。”
南宫琳点点头:“石家忠厚善良,是以仙人赐福。血脉断绝之日,便是福气用尽之时。祠堂里,石家最后一人咽气前仍感念神明,虔诚地说,‘石氏一族终不负仙人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