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北魏的分裂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889字 发布时间:2023-10-18

北魏为了保卫北方边境,建立了多个军镇,由将军带领军队驻扎。


公元523年,一支生活在草原上的柔然民族出兵攻击了其中一个军镇,掳走了两千多名平民、数十万头牲畜和大批粮食。


“这日子可怎么过呀!连粮食都被抢光了,我们去跟军队借点粮吧!”有人提议。


于是人们纷纷向驻镇将军请求开仓借粮,但将军却闭门不出。


愤怒的人民团结起来,杀死了将军,开始了一场边镇大暴动。


暴动的规模逐渐扩大,破六韩拔陵成为另一座军镇的首领,他带领起义军队攻占了多个军镇,军队规模也扩大到了二十多万人。


北魏派出大将军元渊,前去镇压起义。


起初,元渊的部队被破六韩拔陵领导的起义军打败。


后来,有位参将给了他一个建议:“破六韩拔陵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我们很难击败他。”


“不如去寻求柔然军队的帮助,一起夹击,这样才有可能获胜。”


元渊一听,高兴极了,说:“你会说柔然的话,就派你去吧!”


在北魏和柔然的夹击下,再加上起义军队内部出现了一个大叛徒,破六韩拔陵领导的起义最终失败。


二十多万的军民成为俘虏,而破六韩拔陵本人在战败后下落不明。


北魏在平定行动中损失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国力也大大减弱。


边镇的暴动失败后,被俘虏的二十多万军民被分散到各个地方,他们忍受不了寒冷、饥饿和酷刑的折磨,再次发动了起义。


葛荣作为这次起义的首领,带领起义军队占领了许多地方。


北魏再次派出大将军元渊,但这一次他的运气不如上一次,连续遭受几次失败后,最终被起义军的巡逻队抓住,丧失了性命。


526年,葛荣的队伍迅速壮大到几十万人,向洛阳进发。


由于对胡太后的专权不满,孝明帝秘密召见尔朱荣进京勤王。


不料密诏泄露,胡太后毒死了只有19岁的孝明帝。


胡太后立孝明帝刚出生的女儿元姑娘为皇帝,对外宣称是男孩。


没几天,事情败露,受到宗室压力的影响,元姑娘被废黜,改立两岁的元钊为皇帝。


两个月后,孝明帝的岳父尔朱荣以报仇为名,派兵攻占洛阳。


他下令将胡太后、元钊皇帝、王公大臣以及2000多人沉入黄河,这一事件被称为“河阴之变”。


尔朱荣随后拥立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


听说起义军临近,北魏急忙派遣大将尔朱荣率领七万精兵前去平叛。


葛荣听闻后,自负地说:“不用担心尔朱荣,你们准备一些长绳子,等他来了,我们就一起去抓俘虏。”


他仗着兵力充足,将队伍一字排开,形成数十里宽的阵线。


尔朱荣看得很清楚:“这样分散的队伍,怎能抵挡住精兵的冲击?”


朱尔荣下令主力部队埋伏在山谷中,另派一支队伍骑着战马在战场上穿梭奔跑。


葛荣东张西望了一阵,问部下:“周围尘土飞扬,你们看清对方的主力在哪里了吗?”


部下们纷纷摇头。


“好吧,反正咱们人多,听我的命令,一起进攻!”


葛荣骑马冲向前方,起义军队伍紧随其后。


“擒贼先擒王!抓住葛荣!”尔朱荣一声令下,主力部队冲向起义军队伍的中央。


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尔朱荣最终获胜,葛荣兵败被杀,起义失败。


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起义后,北魏日益衰弱。


尔朱荣因战功显赫,手握重兵,逐渐成为实际的掌权者。


此时,边境上的几个军镇依然不稳定,经常发生暴乱,一些守军将领也借机起兵,培植自己的势力,令北魏朝廷头痛不已。


有一天,尔朱荣问大将高欢:“你看有没有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高欢说:“你可以选派一位有才能的将军担任统帅,如果管理不善,只需问责这位统帅。”


尔朱荣又问:“那你说说,谁最适合担任这个统帅?”


“我认为高将军最合适。”另一名武将为了讨好高欢插嘴道。


然而,高欢根本不买账,一拳打在他脸上。


那名武将疼得捂住脸,不敢还嘴。


高欢骂道:“现在天下大事由大将军决定,我是大将军的部下,有什么资格担任统帅?你推荐我不就是在欺骗上级吗?”


尔朱荣被这个马屁拍得舒服极了,当即将统兵权交给了高欢。


拥有兵权后,高欢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北魏的实际权力逐渐分散到他和另一位将军宇文泰手中。


这两派相互对立,同时各自壮大。


530年,孝庄帝不满自己被当作傀儡皇帝,趁机诱杀了尔朱荣。


得知这个消息后,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带领军队攻占了洛阳。


年仅24岁,在位仅2年的孝庄帝被他们杀害。


同年,尔朱世隆立元晔为傀儡皇帝。


531年,尔朱世隆逼迫元晔禅位给元恭,即是北魏前废帝。


不久,尔朱荣的部下高欢,趁机起兵讨伐尔朱世隆,拥立宗室元朗为帝,即是北魏后废帝。


532年,高欢率军攻占洛阳,杀死了尔朱世隆,掌控了北魏朝政。


同一年,高欢杀害了元晔、前废帝元恭和后废帝元朗,立元修为皇帝,是为孝武帝。


534年,孝武帝对高欢的独裁统治不满,便投奔长安的宇文泰。


高欢以孝武帝弃国而逃为由,另立元善见为帝,是为东魏孝静帝,将都城迁至邺城,形成了历史上的“东魏政权”。


535年,宇文泰毒死了孝武帝元修,立元宝炬为皇帝,是为西魏文帝,将都城迁至长安,形成了历史上的“西魏政权”。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