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和小韩结婚后,荣琪把小店也送给于荷了,两个人就把店合并起来经营,但是因为位置不好生意一直惨淡。
于荷和小韩商量着把店关了,这个时候小韩的姐姐在彩云城开了一家文具店,生意兴隆,于荷就过去给大姑姐当店员帮忙。
就这样过了半年的光景,突然有一天,小韩的姐姐提着礼品到荣琪家拜访,荣琪不知道她为何而来?
小韩姐姐声泪俱下向荣琪控诉于荷的蛮横无理。原来于荷在大姑姐的文具店忙活了半年就起了非分之想,要把小韩的姐姐赶出店去。
小韩姐姐对她这种生吞活剥的吃相十分震惊,就和她理论说这店明明是自己开的,简直是巧取豪夺。
于荷就把小韩搬出来当挡箭牌,说有小韩的股份。小韩姐姐据理力争,把当初的租房合同、转款记录都拿出来和于荷对质,于荷一看说不过小韩姐姐,自己又不占理,就撒泼大闹,最后狠狠扇了小韩姐姐两个耳光。
小韩也惧怕于荷的威力不敢劝解,小韩姐姐无奈之下只能找到荣琪,希望荣琪能劝说一下于荷。
荣琪听了就说:“于荷是我侄女不假,但是毕竟已经出嫁了,这是你们的家务事,我也不好插手。”
小韩姐姐搬不来救兵,只能无奈回去了。她前脚走,于荷后脚就来到荣琪家。
荣琪就问于荷:“你和你大姑姐打架了?听说你扇了人家耳光?你怎么能这么粗鲁呢。”
于荷听了,振振有辞地说:“我又说不过她,我说急了,只能动手打她。”荣琪批评了她一顿。
但是于荷依然我行我素,就这样蛮横无理的侵占了大姑姐的店,然后盘整了一下,转出去用这钱又重新开了一家店。
于荷这第一桶金虽然是采取极其野蛮无礼的方式挣来的,但是好在她最大的优点就是吃苦耐劳,跟着荣琪这几年在商界摸爬滚打又学了很多本事,很快生意越做越大。
一次上海一家国际大公司驻烟台分公司需要大量采买办公用品,于荷知道这个商机,就千方百计和这个分公司经理搭上线。
正好经理因病住了几天院,于荷无微不至的贴身照顾几天,取得这位经理的赏识和信任,出院之后就定下在于荷的文具店采买所有的办公用品。
尤其是复印纸用量特别大,于荷在这个贵人的提携下,又挣了很多钱,于是乘胜追击,在烟台三站和良友商场都开设了自己的门店。
人手不够,于荷把自己在舜县老家的侄儿、外甥女等娘家亲戚都找来给她帮忙。
生意火爆,一度成为烟台市数一数二的文具经销商。
这期间,也受过别人的骗,但是于荷都挺过来了。
于荷老家还有一个小妹叫于菱,从小听力缺陷,在老家嫁人之后和婆家关系不好,日子过得非常委屈。
看到三姐在大城市干的风生水起,心里很是羡慕,于是多次给于荷写信要求跟着她到烟台见见世面。
于荷对自己这个聋子妹妹很是鄙视,觉得她什么也听不见,来了也不能帮忙干活,对她的多次恳求充耳不闻。
最后于菱在老家因和丈夫怄气服毒自杀。
于荷听说了这个消息非常震惊,心里对妹妹一下子感到自责和内疚,夜里还经常做噩梦梦见妹妹来找她。
于荷找到荣琪向她倾诉,因为妹妹的死让她彻夜难眠,此时她正好有孕在身,无法解脱。
荣琪说:“你看不起你的亲生妹妹,她想跳出火坑,你不去帮她导致她轻生。记住以后身边有人落难,如果有能力就帮人一把,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也是为了以后能不留遗憾,心灵能够平静,你想想你当年给我写血书,如果我狠心不帮你一把,你是不是也会走你妹妹这条路?”
于荷此时才流下悔恨的泪水,荣琪又说:“你也别哭了,以后把对你妹妹的愧疚,都转化成对你妈妈的孝心吧,正好把你妈妈接到烟台来跟着你享享福。”于荷听荣琪的劝解,把她的寡母接到烟台来。
荣琪后来去北京发展,独自在北京生活了好几年。
这时候彭春尧给她来电话,说自己失业在家,于荷想聘请他去当司机。
荣琪虽然对彭春尧的事不感兴趣,但是听说他要去给于荷打工,心里还是咯噔别扭了一下。
毕竟于荷在自己家里当保姆、服务员、助手这么多年,现在春尧轮落到要去给她打工,荣琪还是感觉尊严被冒犯了一下。
荣琪说你真找不到工作,非要给她打工吗?
春尧说毕竟是熟人,多少能照顾一下啊,荣琪说那你想去就去吧。
等荣琪从北京返回烟台,有一天心血来潮想去于荷的店看一看。
她信步来到于荷文具店门口,正好碰见春尧扛了一箱文具从车里下来,走到店门口,往地上一放,恭恭敬敬对于荷点头哈腰说:“于总,你的这箱货,我给你放这里了。”
荣琪看见此情此景,恶心的差点没把早晨吃的饭给一口吐出来。
荣琪、春尧、于荷,三个人都定住了,彼此看了看,各个心里五味杂陈,荣琪看见春尧那个奴颜婢膝的样子,过去的一幕幕又恍如眼前。
荣琪心里想:春尧啊春尧,你什么时候混到这步田地?那于总两个字也是你叫的?如何能叫的出口?面对当年低声下气伺候你的保姆,你男人的尊严都跑那里去了?为了混这口饭吃,就一点脸面都不顾了吗??
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