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冯建设想到今天要正式到校给学生上课了,从木箱子里找了一件补丁少的深蓝色中山装穿上。他这件中山装还是刚高中毕业时买的,已两年多没穿过了。
在桃花村,村民虽绝大多数都穿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但对补丁也极其讲究,追求补丁的颜色和衣服的颜色一致;补丁要尽量小;补补丁的针脚要小,要大小匀称;补丁要尽量有规则,像几何图形。
冯建设吃了一张赵翠花烙的葱花饼,对着洗脸架上的镜子照照,感到头发有点乱,又在头发上抹点头油,然后才去桃花小学。
走在山路上,冯建设感到太阳公公在向他微笑,花草和树木在向他祝福,燕子和蝴蝶在为他翩翩起舞,黄鹂和百灵在为他歌唱。
桃花小学距离冯庄有六里多路,冯建设不知不觉到了学校,看校园里已有一百多名学生,学生有的在推木桶铁箍,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摔“面包”,有的在拍火柴盒皮,有的在抓石子,有的在跳山羊……
冯建设走进办公室,见赵少言已在批改作业。
赵少言说校长赵尚德到艳阳乡教育辅导站开会去了,赵尚德让冯建设代一年级的语文课。然后,他给冯建设找了办公桌、凳子、墨水、钢笔、教材等。
冯建设想到他从没教过书,向赵少言请教怎么教。
赵少言让他先将准备讲的课文看一看,再模仿着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设计记录在教案本上。备好课后,上课时按照教学设计讲给学生听。
冯建设表达了谢意,接过赵少言的老教案,坐下打开语文书看课文。
这时,马文学来了。
赵少言起身对着冯建设耳边,低声劝他主动和马文学说话。
冯建设是不爱记仇的人,听罢站起来笑着说:“马主任好!”
马文学犹豫了一下,也笑着说:“你好,坐下!我们以后就是同事了,不要客套。”
冯建设又坐下,开始写教案。
赵少言看墙上的挂钟已八点二十分,领着冯建设到校园老椿树下,教冯建设打铃。他拉住挂在老椿树上的铃铛下面的绳索,比划着说:“打预备铃,不紧不慢,像这样:当——当——当——,当——当——当——……打上课铃,要稍快,像这样:当当当,当当当…………打放学铃要更快,还要先重后轻,像这样:当当当当当当当……”
冯建设想到以前他上小学时总偷着打铃,以为打铃是随便打的,现在才知道打铃也有讲究,说:“好,我试试!”
试了几次,冯建设才找到感觉,打了预备铃。
学生们听到铃声,开始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
赵少言又领着冯建设进了办公室,向马文学说了赵尚德对冯建设的安排,让马文学领着冯建设前往一年级教室上课。
马文学领着冯建设到了一年级教室,冯建设看西墙上挂的黑板,是一块漆了黑漆的木板。黑板上方正中间贴有两张彩色伟人像,伟人像两边各有四个正楷字:“书山有路”、“学海无涯”。课桌都是两个土坯墩子捧着长木板的。板凳都是学生自带的,好多都是树桩。窗户都是木的,新刷了红漆。学生年龄比他上学时要小些,衣服的花形和颜色要比他上学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