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节:客车老板1
书名:好日子在后头 作者:一声笑 本章字数:2365字 发布时间:2023-06-22

       荣琪在我厂没做成什么生意,在烟台的公司生意也越来越差,让我看小妹也不适合做生意,不能观察掌握市场动态,没有周密筹划,急功近利、跟风上行是做不好的。


       那个年代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刚进驻烟台开发区,当人们还不认识保险工作的时候,荣琪发现这是一项崭新的事物,也发现做保险工作有前途,不用本钱,全凭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这是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妨试试。


       1997年,荣琪进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当一名保险推销员。


       保险公司对员工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员工上班先做操,再唱歌,有公司的振兴口号,用各种方法振奋精神,提高业绩。


       公司每天考核员工业绩,个人收入利益和业绩挂钩,每月有任务指标,评比之后有奖励有处罚。


       那个年代,保险业是新鲜事物,很多人不了解不接受,普通百姓的收入仅能维持日常生活,认为保险是遥远的利益,哪有余钱买保险。


       保险推销员跑断腿、磨破嘴,也签不了几个投保户。当时流行一句话叫“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


       保险推销员把工作做到身边的朋友、同学、亲戚,有时因熟人的面子不得不买下一点。


       这样做保险范围小业绩不稳定,虽然有收入但忽高忽低,甚至为零。


       荣琪头脑灵活发动家人参与保险工作,她二姐、三姐,还有下一代,大家一起做,认识的人多了,荣琪从中结识一些老板、经理、企业家。


       荣琪能口若悬河的向他们讲述保险知识、意义、作用、好处,倾注爱心和真诚,取得信任,他们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的还买下多种保险。


       荣琪的保险销售业绩提升很快,自己的收入不断增加,也获得丰富的荣誉和职务的晋升,成了保险公司的明星经理。


       自己在实战中磨炼出丰富的保险工作经验,这个工作越做越顺。


        三年时间,已经拥有自己的独立团队,在烟台保险界成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多次代表烟台地区去省会领奖并介绍经验。


       三妹荣瑄工作的这家电子公司,生意不旺,有什么生意做什么生意,乱忙一气收益不多。


       98年昌建工作的公交公司深化改革,把客车折价卖出,司机买车承包,所得收入按规定上缴后,剩余归自己。不买客车的司机不再雇用。


       荣琪看她三姐生活刚有起色,又面临下岗失业,就想帮她买辆客车,能够继续维持生计。


       烟台开发区跑市里的路线是热门路线,这条线不缺客人,买下客车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荣琪自己的积蓄有12万还不够,就动员家庭富裕的大哥、二姐投资入股。


       二姐夫礼平固执己见,谁的话都不相信,就相信荣琪的眼光和能力。荣琪来游说,很爽快就同意投资入股。

  

       凑够了20万块钱,荣琪从银行把钱取出来给昌建拿去买车。


       昌建拿着这么多钱,一时间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惊喜的抚摸着这一捆一捆的钱说:“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心里对荣琪充满感激。


       客车是荣琪集资买下的,当时商量荣琪是老板(董事长),投资的哥姐算股份,雇用昌建开车,给他发工资,收入除了上缴公交公司的,都归荣琪。


       当时认为都是自己的亲人,商量好就行了,没想到签订合同或协议。


       昌建没有下岗又可以开车了,而且这车像自己的车一样还有自主权,心里非常满意。


       为了省钱,没雇售票员,让家中亲人们参与,都可以挣到一份工资。


       荣康的女儿大米小米技校毕业在家待业,可当售票员,荣瑄工作不忙,也可充当售票员。


       开客车每天收入不少,爸爸也乐的参与每天数钱记账。


       荣琪这边的保险工作干的如火如荼,也没时间过问客车的经营管理,出于对老实本分的三姐充分信任,全权委托给三姐和爸爸,按时发工资,客车定期维修保养,收支后的钱款暂时由三姐掌管。


       后来大米小米有了自己的工作,荣瑄也辞去电子公司的工作,全心经营客车,跟车卖票。


       从早忙到晚,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又雇一女孩跟车售票。


       承包客车后生意兴隆,生活紧张繁忙很有意义。


       春尧看客车生意很好,也想参与进去,但是荣琪从一开始就卡着他不让他参与任何事物。


       春尧对这份工作非常眼馋,看荣琪不想让他插手,就开始和荣琪商量着想复婚。


       荣琪一听春尧要复婚,冷笑的看着他说:“不复,干嘛要复婚?复婚让我再回到过去吗?从结婚你就没瞧的起过我,现在才过点好日子,我这伤口才刚刚抚平,你又来找我复婚。你要不是美美的爸爸,现在的你不知道在哪里要饭呢!”

 

       荣琪态度坚决,坚持不复婚,她又说:“这结婚有意义吗?离婚了,你吃我的喝我的才对我有点感恩之心;要是没离婚,那你就觉得我是你的老婆,我就应该在外边拼死拼活的挣钱,然后你再心安理得拿我的钱去孝敬你的父母,去供养你的兄弟姐妹家人。你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但是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你不会考虑的。咱俩这辈子都不会复婚的,我怎么可能从这个坑里跳出来,再跳进去?”


       大约1998年,霞姝所在的海潮公司食堂搬迁,公司要十万元卖掉这套房子。


       霞姝看好先预付二万定金,和爸妈商量准备买下。


       爸爸很感兴趣,一辈子没有自己的楼房,这套房子和荣康家就隔一个单元,价格位置都合适,就想把自己这辈子的积蓄拿出来,再和儿女们借些,买下属于自己的楼房。


       爸爸来信向我借一万元,我非常支持,让在烟台工作的红儿先给爸爸一万元。


       爸爸和弟弟一块筹钱把楼房买下。


       本想把房主写爸爸的名字,后来听说继承遗产要拿不少遗产税。爸爸想自己年事已高,多少年后继承给儿女,再交遗产税这笔冤枉钱太亏。不如现在就写儿女的名字,房子还是自己的,一家人何必计较名字。


       1998年10月我去烟台红儿家,爸爸的楼房已经买妥,正纠结应该写谁的名字?


       那天爸爸在孙家召集我们兄弟姐妹都来,荣慧和荣泰不在烟台没有参加。


       商议楼房写谁的名字合适?大家认为以后谁住就写谁的名字合适。


       荣康说:“这楼房有三个卧室,为了照顾老人,我搬过去,把我现住的房子让给荣瑄。”


       我和小妹又考虑爸妈年事已高,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


       三妹荣瑄性格稳重,吃苦耐劳,和爸妈又多年在一起生活,互相磨合的能互相理解,老年人喜欢自由,随便,长期照顾老人的事不如让女儿做。


       最后商议结果楼房户主写荣瑄的名字,房子还是爸妈的。


       这样办理买房手续后,可以住进去了。


       爸爸只为省遗产税,一辈子都没有一套房产证上写着自己名字的楼房。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好日子在后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