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文成公主嫁入西藏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973字 发布时间:2023-06-23

大唐王朝,中原的雄狮,疆域广阔,实力雄厚,政治廉洁,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名扬边境。


自从东突厥败退,漠南归属于我朝以来,周边众多小国部落的使者纷至沓来,俯首称臣。


这些国王和族长,争相与我大唐联姻,期望借此扩大自己的国威。


唐太宗扫灭东突厥后,又派李靖攻克了西南的吐谷浑(今青海省),为我朝开辟了西域的通道。


西域各国纷纷与我朝交往,远在西南的吐蕃(青藏的政权)也派出使者前来示好。


当时的吐蕃王赞普松赞干布,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


十三岁时,他已精通骑马、射箭、击剑等武艺,且热爱民歌,善于写诗,深受吐蕃人民的敬爱。


然而,吐蕃贵族在松赞干布的父亲去世后发动叛乱,他凭借勇敢和智慧迅速平定了叛乱。


634年,松赞干布登上了吐蕃的王位。


他骁勇善战,带领族人打败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小部落,建立了庞大的奴隶制政权,并以逻些(今拉萨)为首都。


自此,他开始统治整个青藏高原。


年轻的松赞干布对吐蕃贵族的生活并不满足,为了学习唐代文化,他派使者前往长安,表达了与我朝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


唐太宗也听说过吐蕃的名声,愿意与之结交,并派使者回访。


两年后,松赞干布派使者前往长安求亲,但唐太宗拒绝了这一请求。


吐蕃的使者害怕松赞干布责罚他办事不力,回到吐蕃后向松赞干布撒了个谎,说:“唐朝的皇帝已经答应将公主嫁给我们了,因为吐谷浑王也去求亲,所以才耽搁了。”


但吐谷浑与吐蕃本来就有摩擦。


松赞干布听后,更加怨恨吐谷浑,便立即派出20万人马进攻吐谷浑。


吐谷浑王在抵挡不住吐蕃军的猛烈攻势后,退到了环海一带。


松赞干布击败吐谷浑后,乘胜追击,甚至打到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潘),再次取得胜利。


松赞干布以此傲人的战绩,傲慢地威胁唐朝说:“如果再不将公主嫁给我,我就带兵打到长安城。”


听了这些自负之辞,唐太宗极为不悦,便派大将侯君集领兵反击吐蕃。


然而,吐蕃的将士对挑起与大唐的战争本就心存疑虑。


当唐朝大军压境时,他们纷纷劝说松赞干布接受和谈。


深谙强攻只会引火烧身之理,松赞干布无奈向大唐求和。


得知大唐有意与吐蕃修好,唐太宗欣然应允。


640年,松赞干布派出了一支精干的使者队伍,由能言善辩的禄东赞率领,带着厚礼——5000两黄金和无数珍宝,前往长安求娶公主。


不久,禄东赞觐见唐太宗,巧妙地传达了吐蕃年轻国王对大唐的仰慕之情,这令唐太宗大悦。


于是,唐太宗从宫中挑选了一位美丽温柔的公主,为其与松赞干布缔结婚约。


禄东赞在长安求亲一事传为佳话。


传说,来自不同国家的使者纷纷前来求亲,唐太宗便设下五道难题考验各国的使者。


哪个国家的使者解答正确,就答应与那个国家和亲。


第一道难题:要求一根非常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的明珠。


禄东赞把丝线系在蚂蚁的腰上,蚂蚁用丝线爬过珍珠的九曲孔,丝线就会带来了。


第二道难题:100匹母马和100匹小马驹放在一起,要求确定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


禄东赞把母马和小马驹分开关了一天,断绝小马驹的饲料和水。


第二天,再重新把它们关在一起。


饥饿的小马驹,自然跑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吃奶。


因此,他们的母子关系也被认出来了。


就这样,禄东赞一次又一次的通过了考核。


最后一道难题:从2500名美丽的年轻女子中,找出谁是文成公主。


禄东赞凭着自己敏锐的眼光,突然认出了端庄大气的公主。


这些传说或许并非完全真实,但它们无疑反映了吐蕃人民对唐蕃友好的热切期盼,以及对使者成功完成使命的赞美。


641年,24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的护送下,踏上了前往吐蕃的旅程。


唐朝廷为公主准备了丰厚的嫁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自不必说,还有吐蕃缺乏的谷物种子、药材、蚕种等,以及医药、种树、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的书籍。


文成公主的出嫁消息传遍了吐蕃,从唐朝边境到吐蕃,人们忙碌起来,准备马匹、牦牛、船只、食物等接送用品。


松赞干布亲自从逻些赶来,到柏海迎接公主。


他们在婚礼上喜结连理,并一起踏上了归途。


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说:“能有幸娶到大唐公主,我们要为她建一座城,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住这段姻缘。”


文成公主到达逻些城的那天,逻些的百姓载歌载舞,欢庆公主的到来。


文成公主为吐蕃带来了许多谷物、蔬菜种子、生产工具、经书佛像等,帮助吐蕃发展农业和宗教。


她还引入了历法,教授纺织、刺绣等技术,甚至还传授了养蚕、酿酒、造纸墨等先进技术。


为了学习汉族文化,松赞干布每年都会派学生去唐朝学习,而唐朝的学者也会来到吐蕃指导。


在此期间,吐蕃人学会了养蚕、制墨等技术。


文成公主还信仰佛教,并把这种信仰带到了吐蕃。


她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并在寺庙里供奉了佛像,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离开了人世。


但是,人们永远铭记她的贡献和慈悲。


为了纪念这位大唐公主,至今仍在流传着她的故事和传说。


文成公主在藏族生活了40年,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以及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至今,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雕像仍然屹立不倒,见证着这段历史长河中的友好与繁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