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624——705年),出生于山西文水,原名武曌。
她的祖先在北魏、齐和隋朝都担任过官职。
武则天的父亲原先是一个商人,后来跟随李渊建立唐朝而开始从政。
她从小就展现出聪明才智,善于辩论,胆识过人。
她的父亲认为她有无限的潜力,因此开始教她识字读书。
据记载,武则天在13、14岁的时候就通读了古今文献,在诗词歌赋方面出类拔萃,而且还擅长书法,作品独具风采。
637年,年仅14岁的武则天因其美貌被选为宫中的才人。
进入宫廷后,她做事利落,聪明机智,容貌出众,深受唐太宗的宠爱,被赐予了媚娘的封号。
当时,唐太宗的御厩中有一匹名叫狮子骢的马。它体态魁梧,可爱迷人,但性情十分暴躁,一般人很难驾驭。
有一次,唐太宗带着宫妃们去看这匹马,开玩笑地问大家谁能驯服它。
其他妃子都不敢回答,只有14岁的武则天勇敢站了出来,说:“我能”。
唐太宗惊讶地望着她,询问她有什么办法。
武则天回答说:“只需要给她三样东西,第一样是鞭子,第二样是铁锤,第三样是匕首。”
“如果狮子骢调皮捣蛋,她会用鞭子抽它;如果它还不服从,她会用锤子砸它的头;如果它再继续捣乱,她会用匕首割断它的脖子。)
听到这些话,唐太宗哈哈大笑,虽然觉得武则天有些幼稚,但也很欣赏她勇敢的性格。
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李治,字善。
643年,16岁的李治被立为太子。
从此,唐太宗开始精心培养他。
唐太宗曾经是一位勇猛无比的战士,他首先教李治骑射技巧,然后让他跟随太师和太傅学习文治。
此外,每次上朝,太宗都让李治坐在一旁,希望他能学到一些治理天下的经验。
645年,唐太宗讨伐高丽归来时,不幸患上痈疮,开始服用金丹调理。
648年,唐太宗服用天竺神药后,病情明显恶化。
649年,太宗病重,临死前在南书房召集太尉长孙无忌、中书令褚遂良和太子李治,嘱咐后事。
随后,李治继承了帝位。
650年,改年号为永徽,当时唐高宗李治只有23岁。
唐高宗在执政初期比较开明,尊重并听取文武官员的建议,国内呈现出繁荣景象。
唐太宗去世后,根据宫廷规定,武则天被送到尼姑庵。
尽管她很不情愿,但无可奈何。
唐高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对武则天产生了好感。
他即位两年后,将武则天从尼姑庵接出来,并册封她为昭仪。
武则天非常狡猾,一心想取代当时的王皇后。
654年,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王皇后经常来看望这个小孩。
有一天,王皇后刚刚离开,武则天立即将女婴掐死。
唐高宗掀开被子时,震惊不已,武则天也开始哭泣。
唐高宗大声质问:“谁刚才来过这里?”
宫女们回答说:“只有皇后来过。”
唐高宗气得浑身发抖,说:“是皇后杀了我的女儿!”
从那时起,唐高宗便有了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的想法。
然而,朝中的大臣对此有不同的意见。
有一天,唐高宗询问了这件事。
长孙无忌一直不愿表态,褚遂良说:“王皇后出身名门,怎么能轻易废弃呢?”
“而且武氏出身卑微,曾是唐太宗的妃子,如果立她为皇后,有违伦理,百姓会如何看待呀?”
武则天在窗帘后偷听,气得大喊:“快把这两个废物打死!唐高宗当场将这两位老臣赶出去。”
第二天,他又问李勣这个问题。
李勣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在意外人的看法呢?”
唐高宗听出他的意思,暗下决心。
655年,唐高宗废除王皇后,册封武则天为新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