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这块不可以交易,所以没有田地大户之类出现。
为了防止田产流失,增设了一些类似于官府的东西,不过不叫官府而叫刑堂,算是官方铁饭碗,整日里门可罗雀,基本连震慑力都快没有。
阳朔本也想设立一个官府,但好像没什么必要。
反正是银麟军打下来的,就都是银麟军的,至于怎么分配……
那自然是银麟军说了算,阳朔在很久以前就想明白了,没有直接按照这里的天下实行奴隶制度已经是最大的仁慈。
不过阳朔本也没有做土皇帝这个想法。
最主要即便是这样做了,这里的百姓依旧感觉过得很好,幸福指数都差点溢出了他们的脸上,他们的满足欲 望真的很低。
唾手可得的东西从来都不是最好的。
所有人里面只有阳朔知道,如果把银月城比作一个大工厂,其实距离吃人不吐骨头也差不了多远。
一些学堂开始教授课程,不像以前所见的四书五经,倒是有些类似于孔孟之道,也不知是从哪里传来的,想了一阵应该是原本就有的,时代不一样产生的文化不一样。
看似突然出现的朝代,但哪儿来的以前的文明呢?其实这些都是逐渐传下来的。
一颗藤上面可能会结无数的瓜,无数的瓜成熟的又少了很多,能有种子再传下去的更少。
这玩意儿就叫文明传承。
十年时间里阳朔早已习惯。
阳朔初中当时还会背的出师表早还回去了,算是两不相欠,现在能记得床前脱光光地上鞋两双都已经多了。
自然不是这么个说法,原句是: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按照记忆里面以前世界外加自己后面的理解,大意就是床前有个叫明月的姑娘脱得很光,皮肤白得像是地上的霜一样,抬头望着明月姑娘,低头不禁想起了远在家乡的老婆。
这些歪门邪道自然不能拿来讲授。
所以先生是从外面请来的倒是真的。
银麟军占领这里那么久,算是这里的土皇帝,但阳朔看不惯也干不掉这些先生,主要是阳朔记不清太多东西,一首《念奴娇.赤壁……赤壁什么……》也就记得那么几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物后面是什么?
阳朔早忘了!
现在银月城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也是越来越土,土到阳朔都有些看不下去,连进入将军府都不敲门的,被抓了还能赖着不走,能在被抓了之后还跳脚。
阳朔有时候烦得都想扇他们大耳刮子。
他们极其像是没用的东西。
不过这些都主要体现在后面出生的孩子身上,他们的父辈却不敢做出这事,好在将军府还有基本的威慑,不至于做出什么在将军府拉稀拉尿再吐两口痰的事情。
后面阳朔闲下来才想起来,银月城建立之初就是一帮粗人建立起来的。
想了很久才想到: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呢?
这才想起以前学过的东西现在都早不知道什么时候还给老师了,鬼知道忘到了哪个爪哇国了。
什么遥看瀑布……生(挂)前川?疑似银河落九天,后面是什么?又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
至于后面,阳朔忘记了,能记得的实在已经很少了。
阳朔想遍了一下回忆,也没想到哪个老师教自己的时候文学和理科一起教,即便有个万里无一的教了,实践总是最大的真理。
至少阳朔之前是这么想的。
及其像前世的时候喜欢的一些歌曲,明明似乎记得好熟,也勉强能哼出曲调,但偏偏唱词的时候总是感觉少了什么,词已经跑了八百里不止。
阳朔原本也不知道教育要从孩子抓起这么回事,但左右看着现在都是土到了极致,好像就是这么一回事。
但具体着力点却始终没有一个头绪。
所谓情报,更多的似乎是一个有趣的来源,主要是用来消遣寂寞,别说把狼养成狗,就是把老虎养成猫阳朔都想试试,反正时间多得有点过分。
不过这个实在有些难说,这里没有见过老虎,但有些比老虎更加凶猛的东西,用火炮一炮都轰不掉的那种,如果细说的话有些类似前世电视里面见过的黑暗生物,但画风总是有些不对,但它们产出皮毛一类的,还产出一些目前看不懂的东西。
比如一颗颗像是肾结石的东西,但里面有一股奇怪的力量在里面,阳朔至今分析不出里面所含元素,主要是以前的元素表早忘光了。
至于对于新事物的利用率,实在低得有些令人发指。
阳朔逐渐发现这里的画风变得奇怪了起来,两种格格不入的文化在这座城里冲突,一种是看见过的美好,另一种就是这里原本给点生存希望他们就会觉得美好。
……
原本这里就茹毛饮血。
因此。
对于教书先生这块,银麟军内里发出去的补贴更高,无论是全职亦或者兼职先生,银钱比别的工种高一些。
兼职这块也是没办法的事,屁文化没多少但心高气傲的先生多了去,看不起的同时还不得不用,阳朔本想教一下他们怎么个教法,但阳朔至今连几首全一点的诗词都不知道,更别提课本。
城里拖家带口的百姓也日渐多了起来,生活也不再像当初一支军队那样简单,很多事情已经不能再靠简单的打打杀杀解决问题。
阳强和莫飞现在能做的事情只有天天练兵,或者带队去猎杀妖兽,虽然用不上他们亲自上阵,但他们思维固执,说什么“练兵这事不能懈怠”,连莫飞、解同等人都这么说,阳朔也就无话可说了,只能听之任之。
阳朔需要考虑的事情也逐渐多了起来,最重要的就比如这几年这里的生育,很多孩子已经逐渐长大了,需要教育,自己那点微末的知识自然不行,鉴于前世的时候自己为了生计后面学的那些东西,那边叫科学,这边有个专门的名称:格物。
但格物不能老教,解解都认为这东西是不务正业,更不提别人怎么想,阳朔想想就头疼。
解解喜欢的就是格物。
他虽然不务正业,但他的身份高。
聪明,但从来不用在正途上。
基于很多大喜基本都是从无到有,比如民生、民权、民主一类不该在这里出现的东西都在这里渐渐有了初步想法与形态。
阳朔已经很多文明类的东西都快记不清,自然不能做过多的事情,只能逐渐回忆,可惜想了很久也还是没记清楚。
摸着石头过河是现在最好的写照。
阳朔也从来不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也没有一意孤行的想法,但文明的碾压也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后面想破脑袋也想不起更多,只能无奈,城反正是大家的城,要好一起好,好不起来自己能做的也差不多到头了。
阳朔实在想不起来,只能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反正不需要自己出力。
一些原本没有的东西都有了起来,青楼艺馆酒楼茶肆都经营得都还不错,交易也逐渐忙碌起来。
但就这,阳朔都感觉自己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有些愧对先辈。
反正谁打下的地谁的,又不用交房租,交易所的舒雅在银月城玩得像是水里的鱼,阳朔都有些看不下去。
众人看起来忙碌又喜悦,各自在这里安生,日子过得也是如此循环。
日子闲得能淡出鸟来。
阳朔乐得安静,也有空抽空想想来年该往什么方向发展,不然的话可能安生日子没几年可过了。
银麟军明面上是开国军队,实际上和叛军已然没多少区别,自然要有些新的东西出来引导这一个城的人。
这个思维封闭的时代,为了过得好,让大家都过得好,为了以后帝皇般的生活能继续过下去,就得改变。
原本那个世界的见识不是坏事,但阳朔逐渐不觉得那个世界的思维能在这里出现,没有那些具体的知识理论全靠想象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
阳朔以前认为自己的见识足够,却没想到临到用时方恨少。
但如果不做出改变的话,银麟军沦为一窝土匪是势在必行、水到渠成、也几乎毫无意外的事。
至于银月城,也就改名叫土匪窝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