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3年,吐蕃少数民族逐渐强大。
郭子仪麾下的将军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立下了战功。
他对唐朝给予他的待遇感到不满,于是发动叛变,并联系回纥族和吐蕃,欺骗他们说郭子仪已经被宦官鱼朝恩杀害,希望他们联合起来反抗唐朝。
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带领回纥和吐蕃的数十万军队,进攻长安城。
没想到仆固怀恩在途中因病去世,回纥族和吐蕃的军队继续前进,唐军不敌而败退。
回纥族和吐蕃联军一直打到长安北部的泾阳(今陕西泾阳),长安城受到了威胁。
唐朝宗和朝野上下震惊,大宦官鱼朝恩建议唐朝宗再次逃离长安,但由于大臣们的反对,没有逃跑。
人们都意识到,要想打败回纥和吐蕃,只能寄希望于郭子仪。
当时,郭子仪驻扎在泾阳,兵力不多。他命令士兵们构筑防御工事,不与敌人交战,并派遣密探去调查敌人的状况。
根据调查,回纥和吐蕃虽然是联军,但彼此之间并不团结。
他们原本是被仆固怀恩引进来的,而现在仆固怀恩已经去世,没有人愿意听从任何人的指挥,因此两股势力无法团结一致。
郭子仪了解到这种情况,决定采取分化敌人的策略。
回纥族中有一位将军之前与郭子仪一同对抗安史之乱的叛军,双方有一定的关系。
郭子仪决定先引诱回纥族的将领到自己这边来。
有一天晚上,郭子仪派遣他的部将李光赞秘密前往回纥营地,与回纥的都督药葛罗会面。
李光赞对药葛罗说:“郭令公派我来问你,回纥原本与唐朝关系友好,为何听从坏人的话而来攻击我们?”
药葛罗听了大吃一惊,回答说:郭令公还活着吗?我听说郭令公早已被杀害,你可别欺骗我。”
李光赞告诉药葛罗,郭令公现在就在泾阳,但回纥族的将领们却不相信。
他们说:“如果郭令公真的在这里,那就请他亲自来见我们吧!”
李光赞回到唐军营地,向郭子仪汇报了这件事。
郭子仪说:“既然如此,我就亲自去一趟,也许可以说服回纥族退兵。”
将军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但他们也认为让主帅亲自去敌营太过冒险。
有人建议派500名优秀的骑兵与郭子仪一同前往,以防回纥人发动攻击,保护主帅。
然而,郭子仪却不同意这个建议,他说:“不!带这么多士兵前往,可能会出现不好的事情,我只需要几个人陪同就可以了。”
说完,他下令士兵给他牵马。
郭子仪的儿子郭晞上前拦住他的马说:“父亲,您现在是国家元帅,怎么能够冒险前往虎口呢?”
郭子仪回答道:“现在敌人兵力较多,我们兵力较少,真的发生战斗,不仅是我们父子的性命难以保全,国家也会遭受灾难。”
“如果这次的谈判成功,那将是国家的幸运。”
“即使我有任何意外,也还有你们在呀!”
说完,郭子仪跳上马,抽起鞭子打了郭晞拦住马的手一下。
郭晞缩回手,战马便一溜烟地跑了。
郭子仪带着几名随从士兵,骑马离开城池,朝回纥军营的方向前进。
士兵们一边走一边高喊:“郭令公来了!郭令公来了!”
远处的回纥士兵看到几个人骑马过来,隐约听到士兵们的呼喊声,立即向药葛罗汇报。
药葛罗和回纥将军们感到惊讶,立即下令士兵脱离阵势,准备弓箭战斗。
郭子仪带着随从士兵来到阵前,他们摘下头盔,脱下铁甲,将枪扔在地上,牢牢拉紧马缰,慢慢靠近回纥军营。
药葛罗和将军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哎呀!真是郭令公老人家啊!”
随后,回纥士兵们一起下马,围着郭子仪下拜致敬。
郭子仪跳下马,走上前握住药葛罗的手,怒气冲冲地对他说:“回纥人曾为唐朝做出巨大贡献,而唐朝也对你们很好,为什么要帮助叛乱分子呢?”
“我今天来这里是为了说服你们回头,我现在独自一人前来,准备被你们杀死,但是我的将士们会与你们拼命。”
药葛罗非常抱歉地说:“令公,请别这样说,我们被仆固怀恩欺骗了,认为皇帝和令公已经去世,中原已经没有主人,所以跟随他来到了这里。
“如今知道令公仍在世,我又怎么能与你作对呢?”
郭子仪接着说:“吐蕃和大唐是亲戚关系,如今他们侵略我们,掠夺我们百姓的财产,实在是不应该!”
“唐军决心反击他们,如果你们能帮助我们击退吐蕃,对回纥族也有好处。”
听了郭子仪的话,药葛罗连连点头说:“我们一定会帮助令公,补偿过失。”
郭子仪和药葛罗进行谈话时,两边的回纥士兵也在靠拢。
郭子仪的随从看到回纥士兵靠近,有些紧张,便贴近郭子仪,试图保护他。
郭子仪挥了挥手,示意随从退后,然后吩咐药葛罗派人拿酒来。
药葛罗的手下送上酒,郭子仪先举起一杯,将酒洒在地上,发誓道:“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万岁!两军将士万岁!
“从现在开始,任何违背盟约者都死在阵上!”
药葛罗也随即发誓,洒下酒,双方签订了盟约。
没过多久,郭子仪独自一骑访问回纥军营的消息传到了吐蕃大营。
吐蕃的将士们害怕唐军和回纥族联合起来攻击他们,便在夜间带领军队匆匆撤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