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鉴真六次东渡日本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383字 发布时间:2023-06-28

鉴真(688——763年),原名淳于,是江苏扬州人。


他在14岁那年,剃发出家,开始跟随智满禅师学习佛法。


705年,鉴真又跟随道岸禅师学习佛法。


713年,26岁的鉴真回到扬州,成为大明寺的大师。


鉴真积极地组织佛教活动,加上他博学多闻、德行高尚,逐渐声名鹊起。


45岁的时候,鉴真的弟子已超过4万人,成为江北淮南地区闻名遐迩、受道俗归心的知名高僧。


鉴真的佛法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原则,融合了南山宗、相部宗、东塔宗的教义,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律宗佛学。


当时,中国不仅是世界文化中心,也是佛教中心,日本经常派唐使来学习文化。


742年,两位日本高僧来到扬州,邀请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教,传播文化。


当时的海路非常艰险,但鉴真毫不犹豫地说:“为了佛法,何惜生命。”


我们都知道,鉴真一生中有六次东渡的经历。


第一次东渡是在742年。


鉴真准备出海,但因为有人密告,船只被没收,第一次东渡失败了。



第二次东渡是在743年末。


经过精心准备后,鉴真再次出发。但他们的船只一到长江口就被风浪摧毁。


船只修好后,刚出海又遇到大风,漂到舟山群岛。


五天后,鉴真他们被人救起,带到宁波的阿育王寺安顿下来。


不久,鉴真被邀请到各地讲解佛法,第二次东渡就此结束。



第三次东渡是在744年。


鉴真一行人第三次出海,又遭遇狂风,中途触礁,鉴真勉强保住了性命,但处境困难。



第四次东渡。


同一年,鉴真决定带领30多人从阿育王寺出发,但刚到温州就被拦住了。


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担心他的安全,请求当地官府阻止他们,鉴真一行人被拦截回扬州。



第五次东渡是在748年。


鉴真第五次出航后,在舟山群岛停留了几个月,然后借着季风继续出海。


不料他们又遇到了狂风巨浪,失去了淡水和熟食,只靠剩下的生米勉强维持生存。


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他们连续漂流了14天,最终到达海南的三亚。


鉴真在海南停留了一年,为当地带来了许多中原文化和医学知识。


然而,鉴真的前五次东渡都因为天气等原因以失败告终。


据说有一次,船只出海后遭遇飓风,鉴真等人冒着严寒修理船只,继续前行。


但是在途中遭遇了暗礁导致船只沉没,幸好大部分人都幸免于难。


鉴真等人登上一个贫瘠的岛屿,在饥渴中等待了三天三夜,直到一群海上的渔民将他们救回。


尽管经历了诸多失败,鉴真并没有气馁。


后来,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来到中国,再次热情邀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教。


这是他第6次东渡日本。


753年,鉴真终于历经千辛万苦,抵达了日本九州。


当时他已经65岁,双目失明,但一到日本就受到了热烈欢迎。


日本还专门为他在奈良修建了一座唐招提寺,并请他做住持。


鉴真这次去日本,带去并宣传了天台经书,为日本天台宗奠定了基础。


天台宗在日本平安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对日本平安时期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失明,鉴真仍能凭记忆校对佛经。


他还精通医学,能够通过嗅觉识别草药,治疗病患,还留下了一卷名为《鉴上人秘示》的医书,对日本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带去的中国佛经印刷品和书法碑文对日本的印刷、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763年,鉴真在日本招提寺内圆寂,寺内至今仍保留着他的坐像。


除此之外,他还带去了圣物和许多佛经。


他及其弟子在日本传授戒律,传播佛教,为日本佛教注入了新的活力。


鉴真和弟子东渡日本,也传播了中国的书法和诗歌艺术。


除此之外,他还把医学传授给了日本,被尊称为医学鼻祖。


总的来说,鉴真的东渡,不仅为日本带来了佛教经典,也传播了中国文化。


在传播佛教、医学、书法等方面,鉴真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