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雪夜袭蔡州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939字 发布时间:2023-07-01

唐宪宗在位时期,面对政治黑暗和诸藩镇的动荡局面,他大胆用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衰落的唐朝呈现出中兴的气象。


因此,宪宗得到了“中兴明帝”的赞誉。


可以说,唐朝花了很大力气平息藩镇之乱,但仍有一些残余势力尚未完全清除。


而淮西是各藩镇之中,最顽固的割据势力。


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儿子吴元济自立为王。


唐宪宗派兵征讨淮西,可他派出的统帅要么是腐朽的官僚,要么就是另有企图。


花了三年时间,浪费了很多钱,结果以失败告终。


朝廷官员认为不要再去征讨,但大臣裴度认为淮西就像身上的毒疮,不可不除。


唐宪宗拜裴度为宰相,决心继续征讨淮西的叛军。


817年,朝廷派李愬担任唐州(今河南唐河)等三州节度使,命他围剿吴元济的老巢蔡州(今河南汝南)。


唐州的士兵打了好几年仗,都不想再打了。


当他们听到李愬要来的时候,个个有点担心。


李愬到达唐州后,他向官员宣布:“我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朝廷派我来安顿当地秩序。”


“至于讨伐吴元济,那不关我的事。”


没多久,这个消息传到了吴元济那里。


吴元济打了几场胜仗,原本就有点骄傲,一听说李愬不懂得怎么打仗时,就更不用把防御之事放在心上了。


接下来,李愬根本不提讨伐淮西叛军的事情。


唐州有许多生病受伤的士兵,李愬一家家上门慰问,根本没有一点官架子,将士们心里非常感动。


有一次,李愬的士兵在边界巡逻,遇到了一小队淮西的士兵。


双方打了一会儿,唐军打跑了淮西的叛军,活捉了一个叫丁士良的小军官。


丁士良是吴元济手下的一位猛将,经常带兵入侵唐州。


唐军中的许多人都遭受了损失,非常痛恨他。


这一次,唐军活捉了他,大家伙纷纷要求李愬杀了他,为死去的唐军士兵报仇雪恨。


将士们把丁士良押在李愬的面前,结果李愬命令士兵们给他松绑,问他为什么要和吴元济叛乱。


丁士良原本就不是淮西的士兵,而是被吴元济俘虏,见到李愬如此的宽宏大量,于是当场表示投降。


在丁士良的帮助下,李愬攻下了淮西的据点文城栅和兴桥栅,先后收服了两个降将,一个叫李佑,一个叫李忠义。


李愬知道这两个人都是有勇有谋之人,所以推心置腹地信任他们,秘密地与他们讨论了攻打蔡州的计划。


有时他们讨论到深夜,李愬手下的将军们对此非常不高兴。


唐军大营里有很多人都说,李佑是敌人派来做内应的。


有人凭着依据说,抓到敌人的探子,也供认李佑是间谍。


由于担心这些流言蜚语会传到朝廷,唐宪宗会听信这些话。


于是,李愬向大家宣布:“既然大家都认为李佑不可靠,我就送他去长安,请皇上发落。”


一方面,他命令士兵给李佑戴上镣铐,押送到长安。


另一方面,李愬秘密派人给朝廷发了一道奏章,说自己已经和李佑一起制定了攻击蔡州的计划,如果杀了李佑,攻击蔡州的计划就泡汤了。


看到了李愬的秘奏后,唐宪宗下令释放李佑,并叫他回到唐州协助李愬。


李佑回到唐州,李苏见到了他,非常高兴,握着他的手说:“你可以安全回来,这是国家的幸福。”


说着,立即派他担任军事职务,并让他携带武器进出营地。


李佑知道李愬想尽一切可能保护他,感动得偷偷地哭了起来。


不久,首相裴度亲自前往淮西监督战。


原来唐军各路的军队都有宦官监督,将军没有指挥权。


打赢了战争是宦官的功劳,打败仗就要将领背黑锅。


裴度来到淮西,发现了这种情况,立即请奏唐宪宗撤销宦官监督的权力。


将军们听到了这个决定,非常开心。


有一天,李佑对李愬说:“吴元济的精兵都驻扎在洄曲(今河南商水西南)和四面边境上,只有一些老弱残兵守卫着蔡州。


“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机会,直接攻打蔡州,活捉了吴元济,就能大获全胜了。”


李愬把这个计划秘密派人去告诉裴度,裴度也支持他,说:“打仗就是要出其不意地取胜,你们看着办吧!”


接着,李愬命令李佑、李忠义带领3000名精兵充当先锋,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在后面出发。


除了李愬、李佑几个人,谁也不知道去哪打仗。


有人偷偷问李愬,李愬说:“你们只需向东前进!”


唐军一行人赶了60里,到达张柴村。


淮西军在毫无防备之下,就被李佑带领的所有先锋部队消灭了。


李友占领了张柴村,命令士兵们休息一会儿,留下一批唐军守卫张柴村,以切断通往洄曲的道路。


一切安排得当,李佑下令连夜继续前进。


817年10月的一天,天空中飘着一场又一场的大雪。


李愬带领军队一路行军,行走了几十里。


天渐渐黑了,雪依然还在下,士兵们非常疲惫,都想饱饱地吃上一顿,再睡个好觉,但是李愬的军令再次传下来。


将士们问李愬要去哪里,李愬宣布说:“继续前进,去蔡州抓吴元济!”


有一些将士在吴元济手中吃过败仗,一听到这个命令时,吓得脸色都变白了。


所有人大吃一惊,在这样寒冷的夜晚继续行军,不被累死也会冻死,怎么受得了呢!


监军的宦官非常胆小,急得哭了起来,哭着说:“我们真的被李佑骗了。”


李愬继续说:“你们认为不可能做的的事,吴元济也会这么认为,想要活捉吴元济,就必须出其不意!”


将士们只好服从命令,后来等他们在半夜到达蔡州时,有一些士兵已经死在了路上。


就在这时,天空黑暗,北风越刮越紧,鹅毛般的大雪越下越多。


从张柴村到蔡州的路,都是唐军从未走过的小路,每个人都暗暗抱怨。


然而,李愬平日治军非常严格,没有人敢违反抗军令。


到了半夜,士兵们踩着厚厚的雪,又赶了70里才到达蔡州城。


碰巧城池的旁边,有一个养鹅、养鸭的池塘,鹅和鸭的叫声掩盖了人和马的声音。


李佑和李忠义命令士兵们在城墙上挖坎儿,他们带头蹋着坎儿爬上城头,士兵们也跟着爬上去。


守卫城城的淮西正在睡觉,唐军偷偷杀死他们,只留下一个打更的人,让他仍然继续敲打棒子打更。


接着,唐军赶紧打开大门,让李愬的主力部队入城。


唐军到达内城时,他们也是以这种方式成功地进入了城内,淮西军一点没有发觉。


鸡第一次叫的时候,天色逐渐亮了,雪也停了。


唐军已经占领了吴元济的外院,吴元济还在里屋睡觉。


有一名淮西的士兵发现了唐军,迅速闯入屋里报告吴元济说:“不好了,唐军已经来了。”


吴元济懒洋洋地躺在床上,一点也不想起来,笑着说:“这一定是犯人在闹事,等天亮了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刚一说完,又有士兵气喘吁吁地冲进来说:“城门已被唐军打开了。”


吴元济不以为然地说:“大概是洄曲那边派人来找我们讨寒衣的吧!”


吴元济懒羊羊地起了床,只听见院子里喊着传令,“常侍传令……”。


随后,成千上万士兵的纷纷回应。


吴元济十分害怕地说:“这是什么常侍?怎么来这里传令呢?”


话一说完,他就带着几个亲信爬上院墙抵抗。


李愬对将士们说:“吴元济敢于顽强抵抗,因为他在洄曲还有一万精兵,等着那边来救援。”


驻守洄曲的将领董重质,原本家在蔡州。


李愬派人慰问董重质的家人,并派他的儿子到洄曲劝降。


董重质一看大势已去,就亲自赶到蔡州向李愬投降了。


李愬命令将士们继续攻击院墙,砸碎外门,占领军械库。


心有不甘的吴元济,还想凭着院墙抵抗。


第二天,李愬又放火烧了院墙的南门。


蔡州的老百姓受够了吴元济的苦,纷纷拿着柴火帮助唐军,唐军士兵射向内院的箭矢,就像刺猬毛一样密集。


到了太阳下山的时候,内院终于被攻破,吴元济别无选择,只好乞求投降。


李愬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后,一方面,他命人用囚车把吴元济等人押送到长安城。


另一方面,派人向宰相裴度报告这里的战果。


从那时起,蔡州的百姓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裴度、李愬平定淮西,活捉吴元济的消息传到河北,震惊了河北的藩镇,纷纷表示服从大唐朝廷。


就这样,唐朝藩镇叛乱的局面,终于暂时安定了下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