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蒋中正被放回南京
书名:国共征战之争夺大西北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2402字 发布时间:2023-07-04

1936年12月24日,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在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商讨并进行同南京方面的谈判。宋美龄等人作出“停止剿共”、“三个月后抗日发动”等项承诺。

24日晚,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当面向蒋介石说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策,迫使蒋接受如下条件:

改组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和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自由;

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

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

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等。

蒋中正还允诺:“只要我存在一日,中国决不再发生反共内战。”

在端纳先生、黄仁霖、蒋百里、宋美龄、宋子文、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中正接受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八项条件。

1936年12月24日深夜,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陈述了关于放蒋条件的指示。指示中提出,必须坚持以下三个条件才能放蒋:

1、全部中央军首先撤出潼关;

2、南京及蒋通过公开的政治文件宣布国内和平,与民更始,不咎既往,并召集救国会议;

3、开始部分地释放政治犯。接到中共中央电报后,杨虎城转而积极赞同中共的主张,但张学良却不以为然。

12月25日下午,周恩来又企图劝说张学良接受中共中央的放蒋条件,但张学良已经亲自陪同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前往洛阳。离开西安前,张学良留下手令,把东北军交给杨虎城指挥。

12月26日,蒋中正在张学良陪同下飞抵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再来看看红军西路军的情况。12月7日,马元海调集重兵,配以飞机、大炮,向永昌城东十里铺至二十里铺的红九军防地进攻,被红军打退。到了晚上,红军三十九团与骑兵团一场夜袭,将马家军赶出了隘门滩,于是加紧修筑防御工事。

利用凹字形的凹陷处修筑土堆,在土堆前沿埋下大量的地雷。这地雷是红军各军军工部自行制造的武器。随着作战形势越来越严峻,军部增加了军工部的人员,加紧制造土制武器,于是生产地雷被提到军工生产的日程上来。

三十九团以最快速度在阵地前沿埋下了大量地雷,就等着马家军来踩地雷。团长吴岱朝、政委周畅昌、参谋长饶子健、政治处主任朱金畅和骑兵团团长吕仁礼等团部领导下到各营,督促各营营长指挥战斗。

十二月八日,韩启功的步兵旅与马禄的骑兵旅又向隘门滩杀来了。但是被红军的地雷战让马家军蒙受了巨大损失,韩启功与马禄都不敢轻举妄动了,他不能让他千辛万苦经营的骑兵团毁灭在共军的奇怪战阵。于是马禄指挥部队赶快离开了隘门滩,韩启功也带着残兵败将垂头丧气地离开了隘门滩。

 12月9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决定,调王树声为九军军长、陈海松为政委、李聚奎为参谋长、徐太先为政治部主任,并致电中央。同日蒋中正致电马步芳:“过河共军既已消灭过半,应乘此声威督率所部务于两星期内扑灭……再民勤极关重要,仰转……倘遇匪警,务必死守待援。”

12月13日,西路军总部电台收到中央社关于“西安事变”的电讯后,官兵们无不深受鼓舞,立即动员红军官兵向马家军发动政治攻势,或者给马家军军官写信,或者在阵地前对马家军喊话,劝说马家军不要再跟红军作对,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应该把枪口对准日本帝国主义。一时间,一部分马家军官兵也犹豫起来。 

但是马家军头目之一的马远海却不听红军的。12月14日,马元海再次向永昌发动进攻。红军在九军军长王树声、政委陈海松、参谋长李聚奎、政治部主任徐太先等首长的领导下与敌人展开了血战,再一次把马远海的部队打退。

12月15日,中央军委主席团给徐向前、陈昌浩发报,做出指示:“西路军目前应在现地区加紧休整,进行政治动员,一面争取凉州之补充旅和“二马”到抗日方面来,一面准备接通兰州,并准备一部适时占领安西地区”。

12月18日,中央军委主席团向徐向前、陈昌浩发报:“你们任务应基本放在打通远方上面,限明年一月夺取甘、肃二州。试与诸马谈判下列问题:永昌以西之马军准其安全东退,永昌以东之马军不向永昌以西进攻。红军可以不向永昌以东进攻。”

随后,西路军总部向马家军传送信函、联络交涉,谋求谈判,但是都没有结果。同日,“二马”联合发表宣言,“讨伐”张、杨,拥蒋反共,并且命令马元海向永昌城发起进攻。

12月20日,马元海调集炮兵、步兵、骑兵,进攻永昌东十里铺、水磨关、北海子等地。红军存放的粮食被劫。

12月21日,马元海部强攻永昌城不下,于是改攻为围困,调集围山丹的马彪部东返增援,进攻永昌城。

12月24日,军委主席团给西路军发报,指示西路军东返,策应、配合河东红军和友军行动。同日,增援永昌之敌被九军一部阻击。

12月26日,西路军总部命令永昌、山丹各军集结待命,准备东返。傍晚,又令各部撤回原地。

12月27日,军委主席团给徐向前、陈昌浩发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途甚佳。西路军仍执行西进任务,占领甘、肃二州,一部占领安西。”

当天晚上,红五军撤离山丹向西开进。总部及直属队在红九军掩护下突出永昌城,转移到水磨关至新城堡一线。

12月28日,西路军各部全线撤离永昌县境,沿祁连山北麓,取道大马营滩,昼夜疾驰西进。同日红军离开永昌、山丹后,敌军入城搜捕、残害苏维埃政府成员、义勇军战士和红军伤病员。接着,西路军经民乐洪水,越甘州,涉黑河西进。敌人一路尾追堵截,红军且战且行。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英勇的红军将士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与数倍于红军、装备精良的敌军进行激战,约470余名西路军将士血洒山丹大地……

红军西路军在山丹停留了一个多月,他们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对于贫穷落后的山丹人民来说,犹如黑夜里的一道亮光。战斗期间,山丹群众积极支援红军,大胆为红军作向导、送消息、侦察敌情。觉醒了的山丹人民不畏强暴,自觉自愿营救和掩护红西路军将士,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36年8月23日,红四方面军二纵队三十一军政治部进入武山,在山丹镇发展党员数人。9月上旬建立山丹秘密区委。10月上旬红军撤离时,身份公开的党员随军北上,其他党员就地隐蔽,山丹秘密区委随之消失。 

1936年11月18日,红西路军占领永昌后,国民党山丹县保安团闻讯解散,县长李德铨也仓皇出逃。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