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看到梁、唐、晋、汉,改朝换代,无法统一天下,使其天下战乱多年。
于是,他便抱定大志,想要统一天下,结束战争。
他不顾群臣的反对,坚决挂帅亲征。
为了麻痹北汉的刘崇,周世宗故意要求部下不要打出龙旗,以此引诱骄傲的刘崇出兵。
就这样,五代史上著名的后周统一战争的序幕拉开了。
954年,周世宗率领大军到达高平(今山西省),与北汉军相遇,双方都摆开了阵势。
看到周军人少,北汉刘崇骄傲地说:“早知道这一点,我何必借契丹兵呢?”
“这一回,我不仅要打败周军,还要让契丹人看看咱们的厉害。”
刘崇指挥北汉军猛攻周军,周军右军将领顶不住,带领骑兵败退了下来,步兵也纷纷投降。
眼看形势十分危急,周世宗亲自上阵,冒着敌人的乱箭督战。
他的两位将军赵匡胤和张永德各带领2000名亲兵冲进敌阵。
看到周世宗冷静应战,周军将士们也奋勇冲杀,一个抵十人,争先恐后地冲向敌军阵地。
接着,北汉士兵像山崩一样被打败。
后面的辽军看到北汉军战败,如此不堪一击,便不敢与周军作战,悄悄撤军开溜了。
北汉刘崇节节败退,前有追军,后无救兵,最后只剩下100多名骑兵,狼狈地逃回晋阳。
经过高平大战,周世宗的声望大大提高。
回到汴京后,他开始整顿军队,减轻百姓的负担。
周世宗柴荣刚登基,就确定了为期30年的目标:“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力天下太平”。
他执政期间,一直在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周世宗崇尚节俭,从谏如流,常常以身作则,为朝臣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致力改革,为后周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经济领域方面,周世宗致力于改善社会经济状况。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丰富国库,他尽最大努力减少百姓的繁重义务。
他还免除了许多不必要的捐税,并降低了税收比例。
此外,周世宗还疏通了漕运河道,修建了水利设施。
他还下令约束寺庙的扩张,禁封部分寺庙,恢复了大量僧侣的世俗身份,显著增加了劳动力的数量,扩大了军队来源。
在政治领域方面,他完善了科举制度,使有识之士脱颖而出,成为政府官员,增强了政府的运作能力,并收服了许多知名人士。
周世宗以铁腕手段改革政治风气,严惩贪官污吏腐败行为。
他彻底修改了五代时期严厉的法律,删除了轻易判处死罪的规定,消除了凌迟等严厉的惩罚,并对罪犯实施了相对温和的惩罚手段。
他下令修订的《大周刑统》是五代时期著名的法律,为后来的北宋确立《宋刑统》奠定了基础。
周世宗的革新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时间不长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使其后周经济快速增长,国力逐渐强大。
经过几十年的战乱,人们越来越渴望尽快结束混乱不堪的乱世,希望国家尽快实现统一,以重新过上平稳的生活。
周世宗意识到百姓的这种意愿,于是开始着手统一全国的伟大宏业。
周世宗首先西进,占领了南唐的江北14个州和64个县。
后周对南唐进攻的胜利,使南汉和后蜀深感恐惧,两方势力都不敢再入侵。
接下来,周世宗北上进攻契丹,夺回被抢的土地。
可当他想把幽州作为进攻目标时,突然病得很重,不得不退兵。
959年7月,周世宗回到开封后,由于病情恶化便驾崩了。
周世宗柴荣少年参军,后来成为大将军,31岁时成为后周皇帝。
他雄心壮志,睿智英武,节俭朴素,政绩突出。
周世宗建立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强大政权,铺就了北宋统一天下的基石。
在他当政的几年里,兢兢业业,四处征战,政绩极为显著。
他的努力吹响了中原统一的前奏,为北宋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
在五代十国时期,周世宗可谓是一代明君。
可惜的是,周世宗柴荣在实现伟大理想之前就病逝,30年的目标也随之烟消云散,最终成为了一个令人惋惜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