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占据江淮地区,以金陵(今江苏南京)为首都城,它是一个大国,也是宋太祖的一块心病。
不过,要想统一全国,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先打北汉,还是先打南方?
宋太祖想了几天,但仍然还没能决定下来。
有一天晚上,风雪交加,赵普在家里烤火取暖,突然听到门外一阵阵敲门声。
赵普心里嘀咕,这么寒冷的夜晚,谁会来找他呢?
当他打开门一看,只见一个人披着斗篷站在雪地上。
赵普眼睛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宋太祖。
赵普赶紧把宋太祖请进屋,拨红炭火,在炭火上炖肉,并让妻子拿出酒菜招待。
赵普问道:“雪下得这么大,陛下为什么要出来呢?”
宋太祖说:“我一直在想一件事,反正睡不着,就来找你商量一下。”
接着,宋太祖跟赵普说了如何统一全国的事情。
赵普想了一会儿,说:“如果先打北汉,就会受到辽朝的威胁。”
“还不如先把南方平定,回过头再攻打北汉。”
小小的北汉,只是像弹丸一样大的地方,以后打扫也跑不掉。”
宋太祖笑着说:“咱们想到一一块去了。”
接下来,宋太祖和赵普在决定了“先南后北”计划后,花了大约十年时间出兵消灭了南平、后蜀和南汉。
就这样,南方的割据政权,只剩下南唐和吴越两国了。
南唐是“十国”中最大的割据政权。
他们那里土地肥沃,没有像中原那样遭到战争的破坏,因此经济繁荣,国力富强。
然而,南唐的国主在政治上非常无能,后来国力逐渐减弱下来了。
南唐后主李煜(yù),他是一个通晓音律奏、擅长书画、喜爱歌舞和诗词的人。
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这些事情上,没有花时间去理会朝政,使其南唐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越来越薄弱了。
李煜也知道自己无法与北宋抗衡,所以他取消了南唐的国号,改名为江南国主。
并且,表示将向宋太祖进贡大量的金银财宝,屈服于北宋。
但宋太祖消灭南唐的想法,仍然没有消除,一直想统一全国。
974年,宋太祖召唤李煜入朝,李煜害怕被软禁,声称自己有病不能远行。
这给让宋太祖一个攻打南唐的借口。
同年9月,宋太祖派大将曹彬、潘美带领十万大军,分水、陆两路攻打南唐。
曹彬从荆南带领水军沿江东下,迅速占领池州(今安徽贵池),进驻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市)。
潘美则率领领的步兵来到江北,结果被辽阔的江流挡住了进军的道路。
有人向宋军献计,如果用竹筏和大船搭建浮桥,所有步兵都可以顺利过河。
潘美听了这个计策,立即派人搭建浮桥。
这一消息传到南唐国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君臣们正在喝酒。
李后主问身边的大臣该怎么办?
大臣说:“自古以来,没听说过浮桥能过河,这一定做不到的!”
李后主一听,哈哈大笑着说:“我早就说他们只是小孩子在玩耍罢了。”
三天后,宋军搭好了一座浮桥,潘美的步兵穿过长江,就像在陆地上行军一样。
双方经过一番激战,南唐的守军战败,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没多久,宋军的十万人马,很快就打到了金陵城。
当时,李后主还在宫里跟一群和尚、道士念经讲道,宋军到了城外,他还蒙在鼓里呢!
有一天,他去城头巡逻,发现宋军的旗帜在城外飘扬,这让他大吃一惊。
回到宫殿后,他派大臣徐铉到东京(开封)求和。
徐铉见到宋太祖说:“李煜对陛下您,就像儿子待父亲一样孝顺,为什么还要讨伐他呢?”
宋太祖反问:“那你倒说说,父子两人能分成两家吗?”
徐炫无话可说,回到金陵,向李后主汇报。
一个月后,宋军越来越紧地包围了这座城池,李后主又派徐铉去东京求和。
徐铉苦苦哀求宋太祖不要攻打金陵,宋太祖听得不耐烦,一只手按住宝剑,愤怒地说:“你别再说了。”
“李煜那小子确实没有罪,但现在天下一家,我的床边,怎么能让别人睡着一直打鼾呢!”
徐铉见到再乞求也没用,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金陵。
李后主听了汇报,知道求和没有希望,赶紧动员驻扎在上江的15万大军来救援。
南唐军队到达皖口,结果被宋军两路攻击。
本来南唐军放火大烧宋军,不知哪里来的北风,反而火烧了自己人,导致南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没过多久,曹彬派人进城告诉李后主,劝他尽快投降,以免殃及无辜。
李后主还想拖下去,曹彬下令攻城。
第二天,金陵城被攻破,曹彬率领宋军进城,秩序井然。
李后主叫人在宫里堆起柴火,准备放火自杀,但他并没有那个勇气。
最后,他还是带着大臣们出宫,向曹彬投降了。
975年,李后主被押到东京,宋太祖对他比较优待。
不过,李后主从一个贪图享乐的国王,变成了一个亡国之君的俘虏,心里十分痛苦,每天以泪洗面过日子。
他原本是写歌词的天才,在这段时间里,他写了一些情感忧伤的诗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就是他这段时间,作出来著名的诗词。
后来978 年,李煜被新继位的宋太宗用毒酒赐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