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辽国得到幽云十六州以来,宋辽两国战争不断。
辽军欺负宋朝无能,多次入侵边境地区,使中原百姓处于战火之中。
1004年,有一位大臣向宋真宗推荐寇准担任宰相,说寇准忠于国家,办事果断又有能力。
宋真宗说:“我听说寇准这个人太好强任性,怎么才好呢?”
大臣说:“现在辽国进犯中原,需要像寇准这样的人来担任大事。”
在宋太宗时期,寇准担任过副宰相等重要官职,他以正直敢谏而闻名。
有一次,寇准上朝奏事,惹恼了宋太宗。
宋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愤怒地站起来,想回到内宫休息。
寇准却拉着宋太宗的袍子不让他走,请宋太宗坐下来,听他说完这些话。
宋太宗翻了个白眼,真是拿他没办法,只好坐下来听他说完。
事后,宋太宗还称赞他说:“我有这个寇准,就像唐太宗有魏征一样。”
正是因为寇准为人正直,冒犯了一些权贵。
后来,他被排除在朝廷之外,去地方做知州。
这一次,宋真宗在接受大臣推荐后,看到边境形势紧急,将寇准召回京城,任命他为宰相。
没过多久,辽国的萧太后、辽圣宗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先锋部队已到达了澶州。
紧急文书像雪花一样飞往宋朝廷,寇准劝宋真宗亲自出征抗敌;副宰相王钦若和另一位大臣陈尧叟偷偷劝宋真宗逃跑。
王钦若来自江南,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陈尧叟是川蜀人,劝宋真宗逃到成都。
宋真宗听了这些意见,犹豫了一下。
最后,他召见了新宰相寇准,问他:“有人劝我迁都金陵,有人劝我迁都成都,你觉得朕该怎么办呢?”
寇准看着分别站在两边的王钦若和陈尧叟,心里早就知道了这是他们的主意。
寇准严厉地说:“这是谁的馊主意?出这种主意的人,就应该先砍掉他们的人头!”
“臣认为只要陛下亲自带兵出征,鼓舞士气,就能打退辽军。”
“而且,如果放弃东京南逃,势必人心动摇,敌人就会乘虚而入,国家就无法挽救了。”
宋真宗听了寇准这话,也壮了胆,决定亲自率军出征,由寇准随同指挥作战。
经过一番准备,宋军大队人马刚到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部),听说南下辽军兵势强大,一些随从大臣吓坏了。
他们趁寇准不在的时候,又在宋真宗面前嘀咕抱怨,劝宋真宗暂时退兵,避一避风头。
宋真宗原本就不坚定出征,一听到这些意见,内心又开始动摇,立即召见寇准商议。
宋真宗笑嘻嘻地对寇准说:“大家都说往南边跑最好,你认为呢?”
寇准有点恨铁不成钢、严肃地说:“所有主张南逃的大臣,都是懦弱无知的人。”
“现在敌人逼近,人心动荡,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
“如果继续前进,河北的各地宋军就会士气大振,同心协力抗敌。”
“可一旦撤退,整个军队都会土崩瓦解,敌人继续步步紧逼。“”
“到时候,陛下您哪儿也去不了。”
宋真宗听寇准说得义正词严,无话可说,但心里还是七上八下,无法下定决心。
寇准走出营地,碰巧遇到殿前的指挥使高琼。
寇准对高琼说:“你是国家栽培的将领,知道该怎么报答吗?”
高琼说:“我愿以一死报国。”
寇准带着高琼再次进入营地,再次向宋真宗说出自己的意见。
并且说:“陛下若认为我的话不对,请问问高琼将军。”
高琼恭敬地说:“宰相说得很对,禁军上下的家属在东京,都表示不愿意逃到南方。”
“只要陛下亲自出征澶州,我们就决心死战,同心协力,打败辽军不是问题。”
宋真宗还没开口,寇准就逼着说:“机不可失,请陛下马上动身!”
宋真宗在寇准、高琼和将士们的催促下,才决定去澶州御敌。
就在此时,辽军已经三面包围了澶州。
宋军在关键地方设下弩箭,辽军主将萧达兰带了几名骑兵侦查地形,正好进入宋军的埋伏弩阵地,数千支弩箭齐发,最后萧达兰中箭丧命。
辽军主将一死,萧太后又痛惜又害怕。
她听说宋真宗亲自带兵抵抗,觉得宋朝不好欺负,就有心说和。
澶州横跨黄河两岸,在寇准、高琼等文武大臣的保护下,宋真宗渡过黄河,前往澶州北城。
这时,各路宋军也集中在澶州,准备绝地反击。
宋军将士们看到了宋真宗的黄龙大旗,瞬间士气高涨,精神抖擞。
没几天,萧太后这女人派使者到宋朝进行营议和,要求宋朝割让土地。
宋真宗一听说辽国肯议和,这正是他想要的呀!
他立即找寇准商量说:“割让土地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辽人想要金银财帛,我想可以答应他们。”
寇准本来就反对议和,气愤地说:“他们要议和,就要归还燕云十六州,怎么能再给他们钱呢?”
然而,尽管寇准一再反对,宋真宗还是想要议和,并派使者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议和的条件。
曹利用临走时,宋真宗偷偷叮嘱他:“如果他们要钱财,迫不得已之下,就算每年一百万数目也答应吧!”
寇准在不远处听了这些话,为天下的黎民百姓感到痛心,只是在宋真宗面前不方便再争辩了。
曹利用离开营地,寇准紧紧跟在他后面。
他一出门,寇准就抓住曹利用的手臂说:“赔偿数目不能超过30万,否则回来的时候会,我就要了你的脑袋!”
曹利用自然知道寇准的厉害,来到辽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定下了宋朝每年给辽国30万银绢。
曹利用回到宋军大营,宋真宗正在吃饭,不能马上接见他。
宋真宗急于知道谈判结果,干脆让小太监去问曹利用答应了多少数目。
曹利用认为这是一个国家机密,必须面对面禀奏皇上。
小太监让他说一个大概,曹利用没法明说,只好比划出三个手指。
小太监向宋真宗汇报说,是三个手指头的数目,宋真宗就以为曹用利承诺的赔偿金是300万,立即忍不住尖叫起来:“这么多呀!”
“这个混蛋,真是害死我了!”
他又想了一会儿,放松了一下,继续说:“唉!算了,能够结束这个战事,也只好接受这个数目。”
宋真宗晚饭时,就让曹利用详细汇报一下。
当曹利用说承诺的银绢数量是30万时,宋真宗高兴得跳起来,大肆称赞曹利用会办事能干,高兴地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
接下来,双方派出使臣进行会面,最终签定协议:
第一:宋朝每年给辽国白银10万两,绢帛20万匹;辽归还占领宋朝的部分土地。
第二:两国重新划定边界,双方撤军。
第三:辽、宋两国为兄弟之国,辽、宋两帝为兄弟。
第四:双方在边境设立榷场(买卖),开放交易。
因为禅州又称禅渊,所以历史称这一协议为“澶渊之盟”。
不用说,这笔巨额赔偿,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北宋老百姓的额外沉重负担。
由于寇准坚持抗击敌人,最终避免了更大的失败。
宋真宗也认为寇准有功劳,非常尊重他。
但原本主张逃跑的王钦若在宋真宗面前说,寇准劝皇上亲征,就是把皇帝当赌注,孤注一掷,简直是国家的一大耻辱。
宋真宗一想到澶州的情景,就有点害怕,反过来又怨恨寇准,竟然撤了忠心耿耿的寇准宰相之位。
澶渊之盟,让辽、宋两国结束了兵戈相见的局面,重新建立了睦邻友好的关系。
此后,在接下来的近120年时间里,双方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之战。
可以说,“澶渊之盟”有弊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