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一个奇葩的朝代,隋朝建立时间很短,但是大动作却是不少。包括统一中国、清查全国户口、颁布均田令、租调令、开凿大运河等等。
隋朝前袭北周,据说北周开朝的时候虽然打仗厉害,但是国家却是穷得很,北周奠基人宇文泰忌惮武勇不下于项羽的高傲操,便悬赏绢万匹取高傲操性命。结果高傲操死于一个小兵之手后,宇文泰发现根本拿不出赏赐来,最后答应分期付款,历经43年,国家从西魏继承到北周再继承到隋朝建立据说这笔钱都没有付清。
估计是穷怕了,又是南北朝长期战争不断,隋朝自建立以来就特别重视囤积粮草,老百姓有没有粮食吃不重要,国库一定要丰裕。于是沿着永济渠(河南到北京)、通济渠(河南到淮河)、黄河(河南到山西段)建立了好六个大仓储粮。
这六大粮仓所在的地段,就是此时中原地区最为核心和繁华的地段,而荥阳则是这个地段最核心的位置。它正好位于永济渠、通济渠、黄河的交叉地段,是南来北往、东来西去的必经之路。
除了黎阳仓之外的五大粮仓,都在荥阳背后。
荆奕林虽然不了解历史,但是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瓦岗寨能够创下如此大的威名,以至于他这样的历史小白都耳熟能详,那一定是做对了什么,这荥阳显然是一个大写的“危”字在头。
想明白了这一点,他就认清了当务之急,什么杨广,什么李世民,都随他去吧,先解决活命问题,活下来才可能完成任务。
于是荆奕林连忙来到父亲郑继伯的房间,拜见了这位前大隋潭州都督。
郑继伯见儿子夜间求见,以为是什么要紧的事情,连忙披衣出见。这时荆奕林才发现了自己的失策,他先前与那两位名士聊得太晚,自己又琢磨了好一阵,这宅子也大,走到父亲这里已是戌时三刻,在这个缺少夜生活的时代已经到了睡觉的时候了。这时候来打扰老父歇息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不过来都来了,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拜见老父之后荆奕林便急声道:“父亲大人,孩儿有要事在心,实在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只好来打扰父亲安歇了。”
郑继伯奇怪的道:“近来无甚大事,我儿因何事如此不安?”
荆奕林思索了一下道:“不知父亲大人可知皇上御驾亲征高丽之事?”
郑继伯道:“此事我当然知道,为父还曾因此上书朝廷,想那高丽蕞尔小国,只需派一上将往征即可,圣上又何必亲自前往,去年就不顺而归,今年又去,万一再有失利,岂不是贻笑大方?可惜圣上不听我言啊!”
荆奕林心中想道:“看这便宜父亲的意思,朝廷上下虽然反对亲征高丽,但是并不认为此事足以动摇国本。看来此前准备的利用他对杨广不满的说词需要调整了。”
于是他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以我观之,皇上此次必遭大败,届时国内板荡,草莽窜起,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这话却并没有打动郑继伯,父亲抚了抚长须道:“你这话从何处听来的,无知小儿胡言乱语,岂可轻信之?”
荆奕林摇了摇头道:“这话并非出自他人之口,乃是我自己深思所得,以我所见,不出半年必有信报,是与不是到时候自然明了。”
他并不知道这场战争的结果,半年云云纯粹胡诌,此时箭在弦上只好虚言恫吓。
郑继伯依然摆手道:“孩儿平日并不通晓政事,想我大隋上承大周遗馈,先帝千古明君国事无碍,皇上性情虽然有些顽劣,但也曾统军南征一统天下,区区高丽小国,就算稍遇挫折,万不至于动摇国本。”
荆奕林坚持道:“父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虽然不懂政事,但也知道‘未虑胜,先虑败’的道理。如果皇上能够凯旋,无非是我胡思乱想画蛇添足而已。万一真被我说中了,而咱们却没有准备,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啊。”
郑继伯有些不快的皱眉道:“荥阳距离辽东两千里之遥,即便是皇上那里遇到什么不利,又与我等何干?你又何必杞人忧天?”
荆奕林强辩道:“所谓世事难料,千里之外未必就能高枕无忧。荥阳之东便是瓦岗贼聚集之地,城池未必就万无一失。但我郑家大半家业都聚集于此,万一有所不测则悔之晚矣。以我之见不如分出一半家产置于别处,则福祸可安。”
听到此言郑继伯有些眼神不善的盯着他看了半天才开口道:“我儿是想要独当一面了?不过不是为父不愿放手,实在是不放心将这家业交到你兄弟手中啊。此事不必多言,我儿多多努力以观后效吧!”说完他便转身回屋去了。
荆奕林被赶了出来,心中有些纳闷,咀嚼了半晌才弄明白这个便宜父亲的意思。原来这老父是怀疑荆奕林想要图谋家产。虽然他是嫡长子,但老父尚在就想要分家,此事乃是大忌,难怪最后是那般古怪的神情了。
郑继伯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荆奕林,他还没有能力独当一面,想稳稳的接过家产,还需多多努力,赢得老父的认可才行。
在前不久才经历过“祖孙三代争位大戏”的荆奕林来说,这种事情其实并不新鲜,只不过他还是习惯以未来人的眼光看待问题,没有想到在这个位面,家族之中的话语权争夺与那皇帝太子之争并无本质区别。
想明白了之后荆奕林只好摇头苦笑,心中不由得有些理解未来为什么将宗族势力当作旧社会的标志之一了。
在便宜老父那里吃了鳖,现在摆在荆奕林面前的只剩下两条路,一是坚持己见与老父强争,二是暗中谋划,等待时机。
第一条路,看今日情形估计很难。第二条路看似稳健,但他不知道瓦岗军什么时候来,徒然耽误时间心中不安。思来想去两条路都不好走,于是心一发狠,他决定走第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