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节:儿女的路1
书名:好日子在后头 作者:一声笑 本章字数:2340字 发布时间:2023-07-13

       时光飞逝,2004年春节将近,让我想起去年的春节:为了安抚妈妈,我从2002年夏天去烟台,一直陪着妈妈,2003年春节是爸爸离开的第一个春节,我没有回莱芜,和妈妈一起过春节。


       多做好吃的,陪妈妈玩,赶走孤独让妈妈开心。


       2003年秋天,为了回莱芜看孩子上学,我俩回莱芜。


       虽然每周都给妈妈打电话,还是很惦记想念妈妈,快到2004年春节,我倍加思念:不知妈妈过得怎样?


       这天我给妈妈打电话,控制不住思念之情,给妈妈唱了一首《妈妈的吻》:“在那遥远的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过去的时光难忘怀······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吻干我脸上的泪花,温暖我那幼小的心,妈妈的吻甜蜜的吻,让我思念到如今······”


       我止不住心中激动的泪水,哽咽了又唱:“女儿有个小小心愿······再还妈妈一个吻,吻干她思念的泪花,安抚她那孤独的心,女儿的吻,纯洁的吻,愿妈妈得欢欣······”


       听得妈妈在电话那端也哽咽住了。


       我们在电话里半天无语,我才想起不能让自己的思念,给妈妈带来伤感。


       我咽下思念的泪水,安抚妈妈祝福妈妈,希望妈妈过个快乐的春节。


       晖儿在2002年发生的两次安全事故,对他对家人都是致命的打击,一进车间就感到心悸。


       为了稳定状态,厂里也没安排他上班,休假一直拖到2003年。


       晖儿感觉对电工工作既没兴趣又恐惧。他受伤的大脑,受伤的心理,都需要到一个比较安稳平静的工作岗位来缓解。


       钢铁厂的哪个车间工作都是紧张激烈的,我们一块商量,什么工作比较适合他呢?连厂里也不知怎么安排是好。


       为了摆脱事故阴影对他的困扰,走出糟糕的心理状态,大家一致认为应该让他改行。


       后来想到仓库保管工作可以远离车间,但这工作责任心大,工资等级低,每月收入锐减。


       我们认为从这两次安全事故中捡回一条命,很幸运了。现在只求能平平安安每一天,至于挣钱多少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仓库保管员的工作岗位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这岗位多数被“官太太”占有,很少空缺。


       我们和他岳父多方找关系、送礼,厂里才给安排在机修车间仓库当保管员,于2003年秋末上班。


       有了安全的工作环境,晖儿的情绪渐渐好起来,受伤的身心渐渐恢复。


       随着生产科技的不断发展,好多工作已被计算机代替,有些工种就不需要了,如我厂的打字员、描图员等岗位。


       2004年这些岗位的职工要转岗重新分配工作。


       美蓉原是描图员,他们的岗位被取消后,人事关系转到莱钢总厂统一分配。


       因为没有什么技术特长,转岗安排的多是粗活,美蓉一时接受不了,情绪很低落。


       后来还是他爸爸托关系、请客送礼,才把她调到烧结车间的收发料岗位。


       这岗位没有那么脏那么累,只是工资等级低,还要倒夜班。相比之下总比在车间里轻松安全。


       美蓉倒大夜的时候有点空闲时间,可以去接送孩子上学,做点家务。我们的负担减轻许多。


       书明的上进心让他没有停止脚步,准备跳级报考研究生。


       在非常认真负责的做好医务工作之余,坚持刻苦学习。


       几经波折坚持近十年,终于在2002年秋季考入青岛医学院研究生部。


       上学时辞去莱钢医院工作,准备毕业后另择出路。


       他在学校里克服生活的艰苦,谦虚谨慎,成绩优秀,深得导师欣赏,导师想重点培养他将来留校当助手。


       我于2002年去烟台祭悼爸爸照顾妈妈没在家,书明去上学时,把他的家从乡建宿舍搬到我家,家里的事全是霞儿管理,有时她哥晖儿去幼儿园接陆陆时,一块帮她接回柒柒(霞儿的儿子)。


       这几年霞儿为她的家一直默默奉献,不想让我惦记,全力支持书明安心上学。


       三年后书明以优异成绩研究生毕业,老师希望他留校,也是书明的愿望。


       但是那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盛行,办什么事都是靠钱,想留校的人很多,学校采取“择优留校”的方法让毕业生竞争,择优就是谁钱多谁优。


       在同学中,有钱的很多,书明很清楚自己是个穷学生,虽然工作近十年,但一直没有什么积蓄,三年研究生也没有工资,养家全靠妻子,哪有能力和同学攀比送礼送钱。


       导师的帮助显的那么苍白,只好忍痛放弃留校的梦想,再去找合适的地方。


       2005年书明毕业时,我还在烟台,我鼓励书明去烟台应聘。


       虽然那时硕士生很受欢迎,应聘大城市大医院还得靠找关系送礼,没钱就没什么希望。只有去那些偏僻城市医院,不仅不用送礼,还有补助和优惠待遇。


       当时东营医院多次招聘,开出分配住房和安排配偶工作等优惠待遇。 莱芜医院也有很多优惠条件。


       书明想来想去,觉得穷学生还是回到小城市当个医生为好。莱芜虽然很小,但那是自己的家乡,自己学医的目的也是为了方便亲人。


       去莱芜市人民医院应聘,给了书明三万元安家费。


       新单位应聘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连职称评定也从零开始,浪费了过去十年在莱钢的从医资历,但是十年的从医经验永远是自己的。


       地方医院患者来自四面八方,多是农村的穷苦老百姓,急的险的,各种手术天天有。


       书明不仅有精湛的医术,还有一颗善良的心。自己没有星期天,天天去医院;不论什么时间,只要有电话叫他,哪怕是深夜,马上去医院。


       遇上高难度手术,他更是认真细致,多方会诊做好预案,有时站在手术台上直接累晕了。


       对手术后的患者更关心,如果出现异常反应,他也吃不下,睡不好,把患者当亲人。


       凭他的医德和爱心,收到不知多少患者康复后送来的锦旗和纪念品。


       他曾救过一位年轻患者的命,这位患者感激不尽,认为范医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已经坚持十几年,每年春节都送来很重的礼,不管有多困难他都要把礼物送到家。


       2005年秋天,书明为了在医院上班方便,在离莱芜医院不远的“福莱家园”小区买一套九十平米的楼房,自己积蓄少,利用医院给的安家费,又借他三哥一点,我们赞助一部分,简单装修一下,冬天就可以进住了。


       为了不影响柒柒在特钢学校上学,霞儿在特钢上班照顾柒柒,想考初中时再去莱芜上学,暂时还住特钢我家。


       书明为了去医院上班方便,他自己先住莱芜新家。


       他们分居直到2009年柒柒考入莱芜一中,才都搬到莱芜新家。


       居住莱芜霞儿每天只能坐公交车到特钢上班,自己辛苦点,能给书明很多方便。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好日子在后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