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靖康之耻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607字 发布时间:2023-07-16

1126年是靖康元年,面对金兵的不断进攻,宋朝朝政混乱不堪。


民谣《九不管》讽刺北宋朝廷该管的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的却乱管一气。


金兵已经兵临开封府城下,宋朝的君臣们还坐而论道,一再争论是否应该放弃三个城镇,给金太宗什么尊号等。


金将领嘲笑宋使官说:“等你们议论定下来的时候,我们早就打过黄河了。”


之前,由于东京军民的坚决抵抗,金将完颜宗望被迫退兵。


种师道向宋钦宗建议,在金兵渡黄河撤军时,发动攻击,一举消灭金兵。


这原来是个好主意,但宋钦宗不但不同意,反而撤回了种师道的职。


金兵撤退后,宋钦宗和一些胆小的大臣认为就此安全了,宋钦宗还将宋徽宗接回京城,君臣们继续过着荒淫的生活。


李纲看到这样的情况,十分担忧,一再提醒宋钦宗加强军备,防止金军再来进犯。


但每次提出,总是被一些投降派大臣的阻挠,宋钦宗也嫌李钢太啰嗦。


不料的是,东路的完颜宗望刚退兵,西路的完颜宗翰率领的金兵却不肯罢休,加紧攻打太原。


宋钦宗派大将种师道带兵救援,半路被金兵包围,种师道兵败牺牲。


投降派的那些大臣觉得李纲留在京城碍事,就怂恿宋钦宗派李纲到河北指挥作战。


有一些正直的大臣认为,朝廷此时不应该让李纲离开京城,但宋钦宗坚持要把李纲调走。


李纲明知道自己被排除在外,并没有反驳拒绝,因为他想到前线抗击金兵,以此报效国家。


宋钦宗拨给他12000人马,李纲奏请朝廷拨付军饷银、绢和钱各一百万,可是朝廷只给了20万。


李纲想在离开前做好准备,宋钦宗嫌弃他拖拖拉拉,一再催促,李刚不得不匆忙出兵。


李纲来到河阳后,招兵买马,修整武器。


但朝廷命令他解散新兵,立即前往太原支援。


李纲调兵遣将,兵分三路进军。


然而,那里的将军直接受朝廷指挥,根本不听李纲的调度。


三路人马没有得到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结果打了一场大败仗。


李纲名义上是统帅,事实上他没有指挥权,所以他只好向朝廷提出一些建议。


投降派的大臣弹劾他说:“李纲这小子主张抗金,但他在作战中却是损兵折将,真是太没用了。”


宋钦宗听信谗言,立马撤了李纲的职,将他贬谪到南方去。


金国君臣最怕李纲,现在李纲被罢了官,他们就更加毫无顾忌、肆无忌惮了。


金太宗立即命令完颜宗翰、完颜宗望进攻东京。


此时,太原城已被完颜宗翰的西路军包围八个月。


太原守将王禀带领军民坚决抵抗,金兵用尽一切办法攻城,均被王禀打退。


时间一长,城里的粮食吃完,士兵们杀牛、马和骡子来充饥。


牛和马吃完后,又把弩上的皮革煮熟吃。


太原城里的老百姓每天吃野草、糠皮,就是没有一个人投降。


最终,太原城还是被金兵攻破了。


王禀带着饥饿的士兵与金兵巷战到底,最后跳到汾水中牺牲了。


太原失守之后,两路金兵继续挥师南下。


各路宋军将领听说东京吃紧,主动带兵前来救援。


宋钦宗和一些投降派大臣正忙于割地求和,竟然命令各种援军退回原地。


就在这时,在黄河南岸防守的宋军还有12万步兵和1万骑兵。


完颜宗翰的西路军到了黄河北岸,不敢强渡黄河。


到了晚上,金人虚张声势,派兵打了一夜战鼓。


南岸的宋军听到对岸的鼓声,以为金兵要渡河进攻,纷纷失去营寨逃命,十三万宋军一下子逃个精光。


就这样,完颜宗翰没动一刀一枪,就顺利渡过了黄河。


以完颜宗望为首的东路,也攻下了大名(今河北大名),渡河南下。


两路金兵不断向东京逼近,吓得宋钦宗差点昏倒。


那些投降派的大臣又整天跟宋钦宗嘀咕,说除了求和,没有别的出路。


宋钦宗只好派弟弟康王赵构,到完颜宗望那里求和。


赵构经过磁州(今河北磁县),州官宗泽对赵构说:“金人要殿下议和,这是骗人的把戏。”


“”他们已经在兵临城下,求和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殿下您去了金军大营,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


磁州的老百姓也拦住了赵构的马匹,不让他去金营那儿求和。


赵构害怕被金朝扣留,索性就留在相州(今河南安阳)。


没多久,两支金军兵临东京城下,猛烈攻城。


城里只剩下3万禁卫军,几乎有一半以上逃跑了。


由于此前朝廷下过原地不动的命令,使其各路将领没来救援东京。


如此危难时刻,宋钦宗再想召回李钢,已经来不及了。


宋钦宗急得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


恰好就在这时候,京城有一个叫郭京的大骗子,吹嘘自己会使“法术”,只要招募7777名“神兵”,就能活捉金将,打退金兵。


一些朝廷大臣居然把郭京当作救命稻草,让他找到一些地痞无赖作为“神兵”。


没有失去理智的人指出说:“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靠这种东西可以成功的人。”


但尚书右丞孙傅等人却把郭京当作神明,封他为成忠郎,让他操练所谓的“六甲神兵”。


郭京自信地说:“择日出兵三百,可致太平。”


中书侍郎何栗一再催促郭京出兵,但他假装高深地说:“非关键时刻,吾师不出战。”


当他不得不出兵的时候,他坐在楼上指挥“六甲神兵”出战。


没想到,这些神兵一触即溃,根本没有战斗力,郭京也借此机会逃跑了。


很快,东京城就被打破了。


城破之后,宋军士兵和城中百姓仍然坚持抵抗。


宋钦宗眼看末日来到,痛哭一场,胆小的宋钦宗害怕金人,立即带着几位大臣到金营,向金国提交了一份投降书,并表示向金国称臣。


完颜宗翰趁机敲诈勒索,勒令宋钦宗将河东、河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朝,并向金朝献金1000万锭,银2000万锭,绢帛1000万匹。


宋钦宗全部答应,金人才把他放了回去。


回到东京城后,宋钦宗为筹集资金,竟然向城市老百姓大肆搜刮金银财宝,送到金营。


当然,原本决心抗金的百姓对宋钦宗的做法非常不满,所以不愿意交出金银。


完颜宗翰嫌宋钦宗动作太慢,干脆亲自带兵到东京烧杀抢掠。


过了一会儿,宋钦宗又被叫到金营,扣押起来,说要等到交足金银后再放人。


宋钦宗派出24名官员帮助金兵在皇亲国戚、官吏、僧侣和道士家中彻底查抄。


前后抄了20多天,除了搜刮去大量的金银财宝外,他们还抢走了珍贵的古玩文物、全国州府的地图档案。


接着,金军又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


当金人强迫徽、钦二帝脱下龙袍时,随行的大臣李若水抱着宋钦宗,不让他脱下帝服。


他还大声谴责金人是背信弃义的狗东西,当场就被完颜宗翰的部将杀害了。


1127年4月,金军撤退之时,带走了宋徽宗、宋钦宗、郑皇后、朱皇后、太子、皇子、亲王、驸马、公主、妃嫔等皇室成员,以及孙傅、张叔夜等几位态度强硬的大臣,总共三千多人。


此外,他们还掠夺了宫中各种珍贵的礼器、稀有的古董文物、图画书籍、宫女、内侍、艺人、工匠等。


另外,十几万百姓遭到驱迫掳掠。


历史上称北宋亡国为“靖康之变、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


北宋王朝自赵匡胤称帝以来,统治了167年,最终宣告灭亡。


“靖康之耻”成为铭刻于人们心中的一个大教训,激励着我们后人要积极进取、奋发图强,铭记历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