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年是靖康元年,面对金兵的不断进攻,宋朝朝政混乱不堪。
民谣《九不管》讽刺北宋朝廷该管的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的却乱管一气。
金兵已经兵临开封府城下,宋朝的君臣们还坐而论道,一再争论是否应该放弃三个城镇,给金太宗什么尊号等。
金将领嘲笑宋使官说:“等你们议论定下来的时候,我们早就打过黄河了。”
之前,由于东京军民的坚决抵抗,金将完颜宗望被迫退兵。
种师道向宋钦宗建议,在金兵渡黄河撤军时,发动攻击,一举消灭金兵。
这原来是个好主意,但宋钦宗不但不同意,反而撤回了种师道的职。
金兵撤退后,宋钦宗和一些胆小的大臣认为就此安全了,宋钦宗还将宋徽宗接回京城,君臣们继续过着荒淫的生活。
李纲看到这样的情况,十分担忧,一再提醒宋钦宗加强军备,防止金军再来进犯。
但每次提出,总是被一些投降派大臣的阻挠,宋钦宗也嫌李钢太啰嗦。
不料的是,东路的完颜宗望刚退兵,西路的完颜宗翰率领的金兵却不肯罢休,加紧攻打太原。
宋钦宗派大将种师道带兵救援,半路被金兵包围,种师道兵败牺牲。
投降派的那些大臣觉得李纲留在京城碍事,就怂恿宋钦宗派李纲到河北指挥作战。
有一些正直的大臣认为,朝廷此时不应该让李纲离开京城,但宋钦宗坚持要把李纲调走。
李纲明知道自己被排除在外,并没有反驳拒绝,因为他想到前线抗击金兵,以此报效国家。
宋钦宗拨给他12000人马,李纲奏请朝廷拨付军饷银、绢和钱各一百万,可是朝廷只给了20万。
李纲想在离开前做好准备,宋钦宗嫌弃他拖拖拉拉,一再催促,李刚不得不匆忙出兵。
李纲来到河阳后,招兵买马,修整武器。
但朝廷命令他解散新兵,立即前往太原支援。
李纲调兵遣将,兵分三路进军。
然而,那里的将军直接受朝廷指挥,根本不听李纲的调度。
三路人马没有得到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结果打了一场大败仗。
李纲名义上是统帅,事实上他没有指挥权,所以他只好向朝廷提出一些建议。
投降派的大臣弹劾他说:“李纲这小子主张抗金,但他在作战中却是损兵折将,真是太没用了。”
宋钦宗听信谗言,立马撤了李纲的职,将他贬谪到南方去。
金国君臣最怕李纲,现在李纲被罢了官,他们就更加毫无顾忌、肆无忌惮了。
金太宗立即命令完颜宗翰、完颜宗望进攻东京。
此时,太原城已被完颜宗翰的西路军包围八个月。
太原守将王禀带领军民坚决抵抗,金兵用尽一切办法攻城,均被王禀打退。
时间一长,城里的粮食吃完,士兵们杀牛、马和骡子来充饥。
牛和马吃完后,又把弩上的皮革煮熟吃。
太原城里的老百姓每天吃野草、糠皮,就是没有一个人投降。
最终,太原城还是被金兵攻破了。
王禀带着饥饿的士兵与金兵巷战到底,最后跳到汾水中牺牲了。
太原失守之后,两路金兵继续挥师南下。
各路宋军将领听说东京吃紧,主动带兵前来救援。
宋钦宗和一些投降派大臣正忙于割地求和,竟然命令各种援军退回原地。
就在这时,在黄河南岸防守的宋军还有12万步兵和1万骑兵。
完颜宗翰的西路军到了黄河北岸,不敢强渡黄河。
到了晚上,金人虚张声势,派兵打了一夜战鼓。
南岸的宋军听到对岸的鼓声,以为金兵要渡河进攻,纷纷失去营寨逃命,十三万宋军一下子逃个精光。
就这样,完颜宗翰没动一刀一枪,就顺利渡过了黄河。
以完颜宗望为首的东路,也攻下了大名(今河北大名),渡河南下。
两路金兵不断向东京逼近,吓得宋钦宗差点昏倒。
那些投降派的大臣又整天跟宋钦宗嘀咕,说除了求和,没有别的出路。
宋钦宗只好派弟弟康王赵构,到完颜宗望那里求和。
赵构经过磁州(今河北磁县),州官宗泽对赵构说:“金人要殿下议和,这是骗人的把戏。”
“”他们已经在兵临城下,求和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殿下您去了金军大营,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
磁州的老百姓也拦住了赵构的马匹,不让他去金营那儿求和。
赵构害怕被金朝扣留,索性就留在相州(今河南安阳)。
没多久,两支金军兵临东京城下,猛烈攻城。
城里只剩下3万禁卫军,几乎有一半以上逃跑了。
由于此前朝廷下过原地不动的命令,使其各路将领没来救援东京。
如此危难时刻,宋钦宗再想召回李钢,已经来不及了。
宋钦宗急得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
恰好就在这时候,京城有一个叫郭京的大骗子,吹嘘自己会使“法术”,只要招募7777名“神兵”,就能活捉金将,打退金兵。
一些朝廷大臣居然把郭京当作救命稻草,让他找到一些地痞无赖作为“神兵”。
没有失去理智的人指出说:“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靠这种东西可以成功的人。”
但尚书右丞孙傅等人却把郭京当作神明,封他为成忠郎,让他操练所谓的“六甲神兵”。
郭京自信地说:“择日出兵三百,可致太平。”
中书侍郎何栗一再催促郭京出兵,但他假装高深地说:“非关键时刻,吾师不出战。”
当他不得不出兵的时候,他坐在楼上指挥“六甲神兵”出战。
没想到,这些神兵一触即溃,根本没有战斗力,郭京也借此机会逃跑了。
很快,东京城就被打破了。
城破之后,宋军士兵和城中百姓仍然坚持抵抗。
宋钦宗眼看末日来到,痛哭一场,胆小的宋钦宗害怕金人,立即带着几位大臣到金营,向金国提交了一份投降书,并表示向金国称臣。
完颜宗翰趁机敲诈勒索,勒令宋钦宗将河东、河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朝,并向金朝献金1000万锭,银2000万锭,绢帛1000万匹。
宋钦宗全部答应,金人才把他放了回去。
回到东京城后,宋钦宗为筹集资金,竟然向城市老百姓大肆搜刮金银财宝,送到金营。
当然,原本决心抗金的百姓对宋钦宗的做法非常不满,所以不愿意交出金银。
完颜宗翰嫌宋钦宗动作太慢,干脆亲自带兵到东京烧杀抢掠。
过了一会儿,宋钦宗又被叫到金营,扣押起来,说要等到交足金银后再放人。
宋钦宗派出24名官员帮助金兵在皇亲国戚、官吏、僧侣和道士家中彻底查抄。
前后抄了20多天,除了搜刮去大量的金银财宝外,他们还抢走了珍贵的古玩文物、全国州府的地图档案。
接着,金军又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
当金人强迫徽、钦二帝脱下龙袍时,随行的大臣李若水抱着宋钦宗,不让他脱下帝服。
他还大声谴责金人是背信弃义的狗东西,当场就被完颜宗翰的部将杀害了。
1127年4月,金军撤退之时,带走了宋徽宗、宋钦宗、郑皇后、朱皇后、太子、皇子、亲王、驸马、公主、妃嫔等皇室成员,以及孙傅、张叔夜等几位态度强硬的大臣,总共三千多人。
此外,他们还掠夺了宫中各种珍贵的礼器、稀有的古董文物、图画书籍、宫女、内侍、艺人、工匠等。
另外,十几万百姓遭到驱迫掳掠。
历史上称北宋亡国为“靖康之变、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
北宋王朝自赵匡胤称帝以来,统治了167年,最终宣告灭亡。
“靖康之耻”成为铭刻于人们心中的一个大教训,激励着我们后人要积极进取、奋发图强,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