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后,原本留在相州的康王赵构逃到了南京(今河南商丘)。
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他的母亲韦氏不受宠爱,所以他在皇子中的地位不高。
靖康之变中,宋朝赵氏宗室几乎都被金兵俘虏,只有当时不在京城的赵构侥幸逃脱。
金军把宋朝君臣押回金国的时候,宋朝将领宗泽正驻扎在河北、河南的交界处。
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立即给各地的宋军发了一封信,希望各军共同出击,切断金军的回归之路,以此夺回二帝,但没能得到各地将领的响应。
宗泽心里在想:“赵构是老皇帝的儿子,是皇室中唯一留下来的亲王,并且手里拿着重兵。”
“如果拥立他做皇帝,宋朝可能就有救啦。”
因此,他主张拥护赵构即位为帝,重建宋朝。
赵构不是不想当皇帝,但他有两个顾虑。
第一:金兵临走时扶植了一位傀儡皇帝张邦昌,并将国号改为大楚。
赵构此时称帝,一定会惹怒金军。
第二:皇室里还有一个元佑皇太后,因为当时在寺庙里修行,所以才没有被掳走。
假如自己做皇帝的话,不知道这位皇太后是否会垂帘听政,掌握大权。
但很快,张邦昌派人给赵构送来一封信说,他愿意退位。
原来,这些金兵一走,他作为汉奸立刻遭到了群臣和百姓的反对。
元佑皇太后也亲笔下诏,通知天下,号召人们拥护赵构当皇帝,重建宋朝江山。
1127年5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帝,史称宋高宗。
这个偏安一隅的宋王朝,后来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之为南宋。
宋高宗即位后,在舆论的压力下,只好将李纲召回朝廷担任宰相。
但事实上,他信任的是黄潜善和汪伯彦二人。
李纲提出了许多抗金的主张,他还对宋高宗说:“要想收复东京,非用宗泽不可。”
宗泽是一位坚决抗击金兵的将领。
北宋灭亡前,宋钦宗曾派他当和议使,到金京议和。
宗泽就说:“我这次出使,就不打算活着回来。”
“如果金人愿意退兵就好;否则的话,我一定会和他们争论到底。”
“我宁愿丢了脑袋,也不愿让国家蒙受耻辱。”
宋钦宗一听宗泽的口气这么强硬,怕他妨碍和谈,就撤了他和议使的职务,派他到磁州当地方官。
金兵第二次攻打东京时,宗泽领兵攻击金兵,连续打了13场胜仗,形势很好。
他给当时的康王赵构写了一封信,要求他召集各路的将领与东京会师。
同时,宗泽还写信给三位将领,要他们联合行动,救援京都。
想不到那些将领不仅不愿意出兵,还嘲笑宗泽是在说疯话。
宗泽别无选择,只能单独带兵作战。
有一次,他带领的宋军被金军包围,金军的兵力是宋军的十倍。
宗泽对士兵说:“今天进也是死,退也是死,我们必须从死亡中杀出一条生路来。”
受他的激励,士兵们以一当百,英勇作战,果然杀退了金军。
宋高宗早就知道了宗泽的勇猛,这次听了李纲的推荐,就任命宗泽为开封府的知府。
此时,虽然金兵已经撤出了开封,但经过两次的大战,开封城的所有城墙都被破坏了。
老百姓和士兵住在一起,再加上靠近黄河的金兵经常在北岸活动。
使其开封城里人心恐慌,社会秩序非常混乱。
宗泽在军民中有很大的威望,他一到开封,就下了一道命令说:“所有抢劫居民财产的人,都将按照军法严格处理。”
命令下去后,城里仍然发生了几起抢劫案。
宗泽立即杀死了那几名抢劫犯,城里秩序才逐渐稳定下来。
河北的老百姓实在忍受不了金兵的掠夺和烧杀,便纷纷组织义军抗击金军。
李纲极力主张依靠义军组织的力量,继续组织抗金的部队。
宗泽到达开封后,积极联络义军。
河北各地的义军听说过宗泽的威声,都自愿接受他的指挥。
河东有一位叫王善的义军首领,聚集了70万人,想袭击开封。
宗泽得知这个消息,单枪匹马去见王善。
他泪流满面对王善说:“现在正是国家危机的时候,如果有几个像你这样的英雄一起抗战,金人敢来侵犯我们吗?”
王善被他说得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慷慨地说:“我等愿听宗公指挥。”
像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其他的义军首领,拥有数万至数十万人马。
宗泽也派人联系,说服他们团结一致,共同抗击金兵。
就这样,开封城的外围防御得到巩固,城里人心安定下来,粮食充足,物价稳定,恢复了混乱前的局面。
然而,就在宗泽准备北上恢复中原的时候,宋高宗、黄潜善、汪伯彦认为南京不安全,准备继续南逃。
李纲反对南逃,立马就被宋高宗撤了职。
宗泽非常焦虑,亲自渡过黄河,并邀请河北所有义军将领与金兵作战。
在开封周围,他修建了24座堡垒,沿着黄河建立许多的营寨,相互连接。
它像鱼鳞一样密集,被称为“连珠寨”。
此外,河东、河北的各地义军民兵相互呼应,宋军的防御力量越来越强大。
宗泽多次上奏章,请求宋高宗回到开封,主持抗金事宜。
但是奏章到了黄潜善等人手中时,这些奸人居然取笑宗泽是个疯子,并扣留了他的奏折。
没过多久,宋高宗从南京逃到了扬州。
接着,金兵分兵大举进攻宋朝,金太宗派金兀术攻打开封。
早在之前,宗泽就已经派部将驻守洛阳、郑州。
金兀术带兵逼近开封的时候,宗泽派出数千名精兵绕到敌人后面,切断了敌人的退路。
然后又与伏兵前后夹击,把金兀术打得抱头鼠窜逃跑。
不久,金将完颜宗翰率领金兵攻打洛阳,宗泽派部将郭振民、李景良带兵攻击金兵,结果打了败仗。
郭振民向金兵投降,李景良畏罪开溜。
宗泽派兵抓住了李景良,指责他说:“打败仗,还可以原谅。”
“现在你却私下逃跑,目无军纪,罪责很大。”
话一说完,宗泽下令把李景良推出去斩首示众。
郭振民向金兵投降后,完颜宗翰就派了一名金将和郭振民到开封,想要劝说宗泽投降。
宗泽在开封府大堂迎见他们,大声对郭振民说:“如果你在战场上战死,还算得上一个忠义的鬼魂。”
“现在你投降敌人做了叛徒,你还有什么脸来见我!”
说着,喝令将士们把郭振民拖出去斩了。
宗泽又回过头,对劝降的金将冷笑道:“我坚守这座城,早就准备和你们死战到底了。”
“你是金国的将领,没能耐在战场上打赢我们,却想用花言巧语来诱骗我!”
那个金将吓得浑身发抖,只听见宗泽喊叫一声,几个士兵一拥而上,就把他拉下来杀了。
接着宗泽又连续杀了三个金人,以表示了抗金的坚定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
他号令严格,指挥灵活,多次击败金兵,威名远扬。
金军将士既害怕宗泽,又很钦佩他,一提到宗泽,都称他为宗爷爷。
宗泽依靠河北义军,聚兵积粮,认为完全有力量恢复中原,先后写了20多道奏章,奏请宋高宗回到开封坐镇。
不用说,这些奏章都被黄潜善藏起来了。
1128年8月9日,宗泽已经快70岁了。
他受不了这种气,加上背上的毒疮发作,一下子就病倒了。
很多人前去看望他,此时的宗泽已经病得很严重。
他睁开眼睛,激动地说:“我因为国仇家恨不能报,心里抑郁,才得了这种病。”
只要你们努力杀敌,我死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大家一听,个个热泪盈眶,心里百感交集。
宗泽念着唐代诗人杜甫的两首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最后他用尽全力,大呼喊道:“过河!过河!过河!”
这才闭上了眼睛,抱憾而逝。
这三声呼喊“过河”的意思是:一雪前耻,渡过黄河,收复中原失地。
开封的军民一听到宗泽去世的消息,纷纷痛哭流涕、泪流满面,没有一个不落泪的。
宗泽一生忠诚,在国家危机时刻挺身而出,为扭转了局面尽最大努力。
他不仅具有优秀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而且拥有崇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其英雄名气流芳百世,一直牢记于世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