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金熙宗改制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363字 发布时间:2023-07-18

金国初期,朝廷的政治制度基本上继承了女真旧制度。


然而,当金朝统治者进入封建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汉族地区时,女真贵族越来越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他们中的一些人意识到学习汉族统治者的统治经验,崇拜儒家思想,尊重孔子,实施文化治理,这对加强统治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汉族儒生被女真贵族留入门下,充当贵族子弟的师傅,教授儒家经典和其他知识。


金熙宗从小就跟随前辽国进士韩昉(fǎng)学习汉文经典,被那些旧贵族称为“汉儿”,韩昉对他后来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诱导作用。


在中原封建政治制度的影响下,女真贵族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也要求改变女真旧制度。


早在金太宗初年,当权的斜也、宗干等人就建议太宗改革女真旧制,采用汉宫制度。


但金太宗在位12年以来,基本上遵循了金太祖的既定政策,遵循了女真旧制,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金熙宗完颜亶是金太祖的长孙,金太宗在位时期,本以弟弟完颜杲(gǎo),充当储嗣,后完颜杲病死,女真宗室大臣请金太宗立完颜亶为储嗣。


1135年正月,金太宗驾崩,年仅十六岁的完颜亶即位。


从这一年起,金熙宗就开始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废除了女真旧制,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金熙宗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废除金国初期的勃极烈制度,以三省制度取而代之。


金初朝廷的中心机构,是由皇帝之下的几个身份显赫的大臣组成的,他们来自皇室近亲,地位突出,具有终身职务的勃极烈会议。


它是一个带有残余氏族制度的贵族议事机构,皇帝就是依靠这个机构来决定国家事务。


勃极烈贵族会议的职能非常有限,而且任勃烈宗室大臣的职责没有明确的分工,必然导致国家制度的无序和低效。


在勃极烈制度下,国家大事更多取决于参加勃极烈会议的宗室权贵的共同意见。


而皇帝的私人意义,有时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情况不适合君主专制统治,统治者需要改变它。


在太宗在位的最后一年,他颁布了“初定改革制度”的诏书,旨在消除原有的勃极烈制度,建立新的朝廷中心机构。


诏书颁布后,虽然三省制度在太宗去世时尚未建立,但该计划正在积极实施。


金太宗专门将知云中央密院事的韩企,调入朝廷,让他参与制定新制度的事宜。

韩企先进入朝廷后,被授予上书右丞相的职务,这也说明太宗死前新上书省机构正在筹备中。


1135年正月,金熙宗即位后,首先在中央建立了三省六部等机构。


新的官僚制度,主要采用了辽、宋的官制和唐制而组成。


皇帝之下,设立了三师(太师、太师、太保)。


三师地位高,但没有实权,专门安置一些权重的大臣。


金熙宗任命国论忽鲁勃极烈的完颜宗磐为太师;国论左勃极烈的完颜宗干为太傅;国论右勃极烈的完颜宗翰为太保。


又在三省之上,设立领三省事一职,以三师并领三省事。


事实上,这一职位只是形同虚设。


金熙宗通过这样的改革,首先把军权和行政权分开,授予完颜宗翰等最大的军事贵族以最高行政职务,实际剥夺了他们的军权,并规定各地军事统帅不得随意从州郡签军。


这样一来,军权属于中央的都元帅府,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


在官制改革建立的三省制度中,以尚书省为新的行政中心机构,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均由尚书省的官员兼任。


其中门下的侍中,由尚书左丞相兼任,中书令为尚书右丞相兼任。


尚书省最高长官是尚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号宰相)和左、右丞相(即宰相副手)。


三省六部的建立,彻底摧毁了旧制度,促进了整个官制的改革。


1138年8月1日,朝廷正式颁布新官制和换官格,史称“天眷新制”。


新官制颁布时,在尚书省增加了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其地位分别在左右丞相和左右丞之下,是为他们的助手。


从金熙宗即位到新官制颁布,除三省六部外,还有御史台、宣徽院、翰林院、国史院、殿前都点检司、太常寺、秘书省等新建的中央机构。


此外,官吏的选举、考核、俸禄等方面,均进行了改革。


所谓换官格,就是按照新定的官制,统一换授原来的女真和辽、宋的旧官职。


同年10月,封国、封爵制度正式制定。


到此为止,金国新的官僚制度已经基本完善。


官制的改革,大大加强了皇帝的权威,提高了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


旧有勃极烈制度实行的终身制;而新的官制规定官员任期为25个月。


实际上,尚书省的宰执经常由皇帝随时任免。


新的官僚机构分工明确,直接对皇帝负责,完全成为皇帝实现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直到金朝亡国,金熙宗的官僚制度基本没有改变,成为金朝的定制。


新官制颁布后,金熙宗又开始改革朝廷礼仪制度。


金国初年,朝廷保留了一种相对淳朴的风尚,君主和大臣不太注重礼仪,尊卑的界限也不是很严格。


这种情况,对皇帝实施的君主专制统治,非常不利。


1139年3月,金熙宗命百官详细仪制,开始这方面的改革。


前后七八年的时间,金熙宗在宗庙、社稷、祭祀、尊号、谥法、朝参、车服、仪卫、宫禁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制定了周密详细的礼仪制度。


新的礼仪制度,处处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


例如:金初大臣对皇帝没有具体的规定和限制。


但金熙宗制定朝参仪后,规定每月以六天为朝参日,然后以朔望日为朝参,余日为常朝。


此外,朝参和常朝必须遵循复杂的仪式,然后才能奏事。


有了这些礼仪规定,臣下很难见到皇帝一面,皇帝的威严得到了充分的维护。


皇位继承方式的改革,也是金熙宗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真的皇位传统继承方式是“兄终弟及”。


从金六代祖乌古以下来看,酋长职位是以“兄终弟及”的方式在家族中继承的。


金太祖死后,他也把皇位传给了弟弟吴乞买。


金太宗在位时期,他仍然把弟弟立为继承人。


后来,他的弟弟死得早,所以才把皇位传给了金太祖的长孙完颜亶。


金熙宗对这种传统的君位继承方式,也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


1142年3月,金熙宗立自己的儿子完颜济安为皇太子,确立了父子继承的皇位世袭权。


这一改革,对加强皇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熙宗时期政治制度的改革,对金朝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时,金朝的大多数制度都形成了它的基本面貌。


除此之外,金熙宗的改革对金朝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