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铁木真的悲惨童年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424字 发布时间:2023-07-22

蒙古族是生活在我国东北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正源,史称“望建河”)上游的古老民族。


新旧唐书称为“蒙唐室韦”。


蒙古部落在7世纪左右,逐渐向西迁徙。


8世纪末年,游牧于调难河(今鄂嫩河)、怯绿连河(今克伦河)之间的草原上,与原居沙漠的多族杂居。


10世纪后,蒙古部落产生了私有制和两极分化,出现了许多不统一的大小部落。


到12世纪,除蒙古部外,高原游牧部落还有约100个大部落,如:克烈、塔塔尔、乃蛮、蔑尔乞、汪古等。


为了掠夺财富和女人,蒙古高原各部的贵族奴隶主,长期互相争斗。


此外,金国为了从中获利,故意挑动各部间的战争。


这场无休止的战争,给蒙古高原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成吉思汗的名字叫孛儿只斤·铁木真,他的母亲诃额伦,是他父亲也速该按照当时抢亲的传统抢回来的。


1162年,蒙古孛儿只斤氏族首领孛儿只斤·也速该与塔塔尔作战,俘虏了一位名叫铁木真的塔塔尔人。


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也速该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叫“铁木真”。


当时,蒙古部和塔塔尔等部常年互相攻打。


铁木真是家里的长子,父亲对他寄予很大的厚望。


1170年,铁木真九岁的时候,父亲为他定下了一门亲事,对方是铁木真舅舅的女儿孛儿帖。


也速该按照习俗,把铁木真送到舅舅家妥善安排。


没想到的是,在返回的路上,也速该被塔塔尔人酒中下毒,随后毒发身亡。


从此,铁木真与母亲和弟弟们过着艰苦的生活。


亲戚族人离开了他们母子,就连家里的牲畜都被这些人牵走了。


诃额仑不得不带着孩子们挖野菜、摘野果、抓地鼠、下河摸鱼来填饱肚子。


为了养活几个小孩子,母亲诃额仑吃野果,食草根,紧束衣带,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铁木真有五个兄弟,他排行老大,小时候经常和几个弟弟吵架。


有一次,为了争夺一只死鹿,他和几个弟弟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就大打出手了。


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是一位有主见的女人,他发现几个儿子总是吵吵闹闹,心里非常不安。


有一天,她把五个儿子叫到旁边,从箭囊里拿出五支箭,用一根皮绳绑在一起,先让老大铁木真把它们折断。


铁木真咬着牙皱着眉头,连折几次就是没有折断。


他的几个弟弟试了试,纷纷低头认输了。


诃额仑微微一笑,把箭捆从小儿子手里拿过来,解开皮绳,分给五个儿子每人一支箭。


结果,他们没费多大力气就折断了。


诃额仑捡起断箭,握在手里,轻轻地对孩子们唱了一首歌:


“如今啊除了影子,没有伙伴;除了坐骑,没有随从。”


“不要像虎豹,自食其子;不要像猎鹰,自冲其影。”


“单箭容易折,孤树不挡风;兄弟能齐心,力量大无穷。”


铁木真和弟弟们听了母亲的歌,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他们跪拜在母亲膝下,含泪发誓道:“咱们以后齐心协力,患难与共。”


从那时起,铁木真几兄弟就像五指紧握的拳头,相处得很好。


就这样,铁木在艰难的环境中一天天长大。


但是,那些遗弃和折磨铁木真母子的人,害怕他们东山再起,会找自己报仇,就设计围剿铁木真。


铁木真在密林里一连躲了九天,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水喝,周围的狼嚎声不绝于耳。


铁木真被捉住后,假装一副非常害怕的样子,处处听从他们的吩咐,暗地里寻找机会逃了出来。


铁木真为了躲避这些人,就与母亲和弟弟们一起搬到了肯特山。


艰难曲折的童年生活,塑造了铁木真坚韧的性格。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狠狠打击那些折磨母子的坏人。”


然而,生活如此悲惨的铁木真母子们,竟然又是雪上加霜。


有一天,铁木真被另一个部落的首领塔里忽台生擒。


因为塔里忽台怕铁木真日益强大,会威胁到自己,所以就想尽办法铲除铁木真。


铁木真再次福大命大,看准时机便偷偷逃了出来。


在牧民的帮助下,他躲在羊毛车里,最终才死里逃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