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结束,大家回家后,到妈妈屋里整理遗物。
我拿过来妈妈的衣服,把脸贴在衣服上,似乎还留有妈妈的余温。恸哭的想起妈妈的形象,历历在目。接受不了看不下去,我独自离开这屋,想平复一下心情。
一会看见荣泰拿着妈妈用过的老花镜出来说:“当年我买过好几个老花镜给妈妈,都不合适。后来买了这付妈妈戴了合适喜欢,留下来。今天我拿走做纪念。”
说完荣泰的泪水又涌出来,拉着我的手,十分内疚后悔的给我说:“妈妈病倒之前的那一年秋天,妈妈想念我,85岁高龄,自己一个人千里迢迢坐车倒车来到舜县。
“妈妈在我家住着非常开心,喜欢盈盈的大胖儿子,每天逗着他玩,还和盈盈的婆婆成了好朋友,带着她每天做操。我看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就劝妈妈回烟台吧,舜县没有暖气。”
“妈妈心里不想回烟台,架不住我一个劲劝说,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我们回烟台。”
“我现在想起来就后悔,后悔的要死。我以为的来日方长,却成了渐行渐远。在家我一遍遍翻看给妈妈照的照片,照片里的妈妈笑颜逐开,妈妈心里肯定想的是:就算冷点冻点也愿意留在我们身边,因为妈妈最喜欢她的大儿子,从16岁偷偷上军校,我和妈妈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太少了。”
“妈妈常年思念着我,没想到那次来舜县是她最后一次远行。我亲爱的妈妈再也见不到了,再也不能跟我回舜县了......呜呜呜......”
我听了也是泪如雨下,多好的妈妈,慈祥的妈妈,妈妈戴着老花镜画画、剪纸、绣花的形象,立刻浮现在眼前。妈妈从来不会闲着,妈妈剪纸剪的十二生肖,都卖到台湾。妈妈聪明好学,如果有机会上学,不知会成为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妈妈年少的时候,成了这个世界上最苦的女孩,失去亲妈迎来后妈。
妈妈偎怀撒娇的年龄就无依无靠,妈妈想跟人出去玩,只能穿自己用浆糊糊的裤子,回来把大腿都磨破。
后来的妈妈成了我们姐弟六个人的妈妈。妈妈自己缺失母爱,却把世界上最好的母爱倾洒在我们身上,费尽心思做最好吃的饭菜;熬最深的夜做最得体的衣服鞋袜。
荣泰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有一次骑车去打油,半路把油桶洒了,那时可是全家珍贵的口粮,原以为得迎来一场暴风骤雨的责备,没想到妈妈连一句嗔怪都没有,只是用温柔的大手抚摸着荣泰的头,安慰诚惶诚恐的那颗幼小的心,说洒了就洒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又乐观又暖心。
弟弟记了一辈子妈妈的爱,说这世界上哪里还有这么温柔可亲的妈妈?遇事不急不躁不抱怨,只会关爱鼓励孩子?
后面的事情还很多,我和大弟弟因事务繁忙,没等烧七先走了。我留下钱放二弟那里,作为祭奠烧七时的费用,代表我的心。
那天早上,我在三妹家匆忙告别弟弟妹妹们,下楼坐车。刚走到第二节楼梯,有人在后面叫我:“昌建在送你。”
回头看昌建紧跟我身后,微笑着说:“大姐,我送送你,一路多保重。”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出他心底的感激和歉意。
记得我刚来三妹家那天,他虽然热情接待我,但看出他的表情很烦。据弟弟妹妹讲,好长时间他都是满腹牢骚发脾气,后来才知道,他一直不清楚我们兄弟姐妹是怎样分工照顾妈妈,又怎样寄钱给三妹做辛苦费。
三妹没有和他沟通,他认为照顾老人都推给他家。难怪他不满,难怪二弟无论如何也要把弥留的妈妈接去他家。
我在照顾妈妈的过程中,三妹透露了昌建的担忧,我答应他把握好时间,尽量让妈妈临终时不从他家里走。
我做到了,解决了他心中顾虑。后来他很满意,在处理后事过程中,他积极参与表现挺孝顺。
他可能很感激我,不好用语言表达,特意送我表达心情。让我也感到做大姐的责任,爸妈都不在了,当大姐的更应该节制悲伤,撑起呵护兄弟姐妹的大伞,关爱帮助弟弟妹妹,让一家人团结互助,亲情永在。
妈妈走了,兄弟姐妹们怀着极度悲伤的心情在回忆追念,荣泰整理了早年爸妈和我们兄弟姐妹在一起的录像带,复制到电脑,保存到U盘。那里记载着爸妈和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爸妈和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爸爸清唱的“二郎山”那段戏,四段歌词爸爸全都唱完,爸爸的记忆力那么好,嗓音清脆高亢。那个年代有录像机的很少,多亏荣泰录下爸妈这些珍贵的生活录像。祭奠妈妈三周年时,荣泰带来给我们兄弟姐妹看。我也复制到我的电脑上保存。
2011年春节刚过,我俩又去深圳红儿家帮忙。远隔千山万水,隔不断思念之情,2011年清明节倍加怀念,这是妈妈走了之后第一个清明节。在深圳不方便烧纸,哀思之情只能在心中在笔下表达。妙妙为我表达祭悼的心情,自编一首《愿您安息》,悲痛的唱给我听:“清明时节雨落在绿草地,我手捧鲜花只为悼念您,虽然您已逝去,却还在我梦里······”
我流泪听完歌,遥念爸妈在天堂可好?我们深深怀念爸妈,点燃心中一炷香,为爸妈献上我自己写的纪念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遥祭爸妈泪湿襟。
音容笑貌犹还在, 梦醒成空思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