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吃饱睡足,第二天明俊精神焕发,带着笔记本到街上搞市场调查。因为明英提议让他先开家蛋糕店,来到市里明俊先考察蛋糕店。见到蛋糕店他就进去,看看店里都出售什么产品,再问问售价。可是一问到一年能赢利,店里的人不是说不知道,就是拒绝回答。碰了几次钉子,明俊学乖了,在一家店里,他看到一个女孩子好像是打工的,便小声地和她攀谈起来。他先问女孩是不是打工的,女孩子点点头。于是他小声地对女孩子说,他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想开家蛋糕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赚钱。小姑娘小声地告诉他,听老板说,一年能赚十二、三万。明俊说声谢谢,高兴地离开了。明俊又参观了几家蛋糕店,这些店和他到过的几家店一样,主要加工、出售东北常见的老式蛋糕、炉果、桃酥、牛舌饼、饼干、面包之类的食品。
在一处繁华热闹的地方,明俊看到一家店面装潢考究,加工、出售国外甜点的蛋糕店。他进去看看,一问价格,贵得吓人。他估计利润最少是百分之一百。店里顾客不多,都是年轻人和看起来很富有的人。明俊想,现在住的地方都是棚户区改造迁来的住户,不可能经常买这么贵的糕点,他也没有与店里的人攀谈就离开了。看到一家书店,明俊进去逛逛,买了几本面食加工、糕点制作之类的书。
在市里逛了一上午,明俊觉得市场调查搞得差不多了,便坐公交车回家。他在矿区一处店铺比较多的地方下了车。这里也有一家蛋糕店,明俊进去一看,有不少人在买他家炸的麻花。表面上看,他家的麻花没有特殊的地方,他想知道人们喜欢他家麻花的原因,于是买了三根带回家当午饭。
从蛋糕店出来,他看到一家卖“大碱馒头”的面食店,外面放着一个很大蒸锅,笼屉摞得有两米多高,蒸锅旁边有个摊床,摊床旁边围了很多人。有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在卖馒头和花卷。他走过去观察了一会儿,等顾客少了,他问道:“大姐,你家的买卖挺兴旺。一个馒头能赚多少钱?”
“一天累得要死,哪有时间算这个。”女人抬头看看明俊。“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今年大学毕业,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想自己开个小店。”
“大学生怎么能找不到工作?”那个女人疑惑地问。
“不瞒大姐,也不是找不到工作,主要是给的工资太低。”明俊说。
“看你挺实在的,我就对你说实话吧,卖馒头、花卷发不了大财,累个半死,一天也就挣一百五、六,好的时候能挣二百来块。”女人一边卖货,一边和明俊聊着。“看你年轻力壮,挺适合做这个生意。不过,做这个生意,你的大学可白上了。”
“现在填饱要紧,考虑不了那么多了。”明俊说。“大姐,我进屋里看看可以吗?”
“你进去看吧。”女人大方地说。“你要是能吃了得了辛苦,开个面食店怎么也比打工挣钱多。”
明俊进屋一看,里面有个男人正在做馒头,设备有和面机、馒头机。那个男人见有人进来,脸色阴沉地说:“买馒头到外面去。”
明俊见男人不太好说话,又来到外面,小声问卖馒头的女人:“大姐,你家做馒头的设备投资多少?”
“一共花了五千多块钱。”女人说。“你要是真想卖馒头,我告诉你一个诀窍:发面时不要用酵母,每次做馒头时,留下一团面下次发面时用,用碱稍微多一点儿,这样蒸出来的馒头,不仅开花,颜色也有点发黄,人们就喜欢买这样的馒头。”
“多谢大姐指点。”明俊高兴地说。“再见!”
回到家已经中午,明俊拿出一根刚才买的麻花,虽然表面炸得金黄,和一般麻花没什么两样,可咬了一口,却和他以前吃过的麻花口感却完全不同。他以前吃过的麻花,虽然酥脆,可是非常油腻,而且放时间长了会变硬。可这种麻花又松又软,一点儿也不油腻。他一边吃一边琢磨,这种麻花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根据学过的知识,他估计可能是用发好的面或加了泡达粉的面炸的。没想到现在的人们会喜欢这种软麻花。
吃过午饭,明俊没有午睡,躺在床上开始琢磨开店的事:如果开蛋糕店,加工出售糕点,利润比较大。不利的方面是,在他家这个地方,估计销量不会太多,还要有烘焙设备、模具,投资较大。开面食店,加工出售馒头、花卷,肯定会受到欢迎,现在的人都嫌做面食麻烦,而且投资不多。不利的一面是,馒头花卷是人们的日常主食,不能卖得太贵,只能薄利多销;这样就赚不到多少钱,还要起早贪黑。到底是开面食店,还是开蛋糕店呢?明俊一时拿不定主意。又考虑了一会儿,他有了主意,决定开一家既制作各式糕点,也加工馒头、花卷的小店。考虑到制作糕点和制作馒头花卷要用不同的设备,店面必须有足够大的空间,明俊马上起床,来到楼下,隔着门玻璃,看了看那间门上贴着“出租”广告的门市房,估计面积能有五、六十平方米。他觉得这个面积足够用。看完门市房他也没有休息,回到家又开始上网查阅各种面点制作的方法和配方,下载到电脑里。
晚上,明俊对姐姐讲了白天考察市场的结果和他的设想,说道:“市里的蛋糕店确实利润丰厚,可在咱们这个地方开家蛋糕店就未必能像在市里那样赚钱。咱们这里的居民都是从棚户区迁来的,大部分人家不可能天天吃糕点,相比之下,馒头、花卷之类的面食可能容易被人接受,所以我想开一家既做糕点,也做馒头、花卷、麻花的面食店。”
明英说:“和面可是个累活。”
明俊说:“我今天到一家面食店考察过,和面、做馒头都用机器,不会太累。我年轻,就是累点也没什么。有这几样产品,咱们就可以先把店开起来,以后再慢慢推出新产品。面食店的大姐还告诉我一个做开花馒头的诀窍。”
“你要是不怕累,我全力支持你。”明英说。“品种太多,你一个人能忙过来吗?”
“我一个人先干着,如果忙不过来,你就不要去市场卖货了,咱俩一起干。”
“可以。”明英说。“去年寒假时你学的手艺忘了没有?”
“我的记性好像没有那么差。”明俊说。“明天我在家试着蒸馒头、花卷,炸麻花。可惜咱家没有烤箱和模具,蛋糕、面包、饼干之类的现在做不了。”
“没有大型烤箱,咱们先买个家用的。”明英说。“先做试验,做出合格产品之后再开店比较稳妥。”
“我都等不及了,明天咱们就去买烤箱。”明俊说。
“以前为了省事,我总是吃大米饭,这回可要换换口味,吃你蒸的馒头、花卷了。”明英高兴地说。
“瞧好吧,你就等着吃我蒸的大馒头吧。”明俊说。当天晚上明俊就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儿面粉和好,没用酵母,让它自然发酵。
第二天,姐弟俩到市里买了一个台家用电烤箱,和制作糕点用的添加剂。把这些东西送回家,明俊到楼下的粮店买了一大袋面粉扛回来。然后看看昨晚和的面,已经发酵好,他按照面食店的大姐教的办法,开始做馒头。做好之后,放到笼屉里蒸上。大约二十分钟左右,他掀开锅盖一看,馒头肥肥胖胖,颜色微黄,个个开花,明俊高兴得眉开眼笑。馒头放凉了,他尝了尝,比他在学校食堂里吃的馒头好多了。看看手表已经快到晚上六点钟了,他炒了两个菜,放上饭桌,等姐姐回来吃饭。
明英卖货回来,看到桌上的开花馒头,用手捏了一下,软软的,手指按下去,压出的凹陷马上又鼓起来。做馒头最关键的是发面和用碱。明英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然后看看咬过的地方,全是蜂窝眼。看来发酵这关是没问题了,接着她又细细地品尝,不酸也不涩,口感非常好。明英满脸带笑,说:“第一次蒸馒头,能做得这么好,可以开店了。”
明俊得意地说:“在蛋糕店打工时,因为我身强力壮,老板就让我和面、发面,在这方面我还有点儿经验。不过,在那家店,我没做过馒头花卷,多亏遇到了那个好心的大姐告诉了我做馒头的诀窍。明天早晨,让你尝尝我炸的麻花和油条。”
“明天早晨你起来做早饭?”明英问。
“那当然。”明俊说。“以后开店就得早起了,早晨可以加工早点卖。”
“那就辛苦你了。”明英笑着说。
第二早晨明俊起床后,开始尝试炸麻花。在蛋糕店打工时,他炸过麻花,不过那家店炸的是老式麻花,和面时要加食用油,炸出来的麻花又酥又脆。明俊试着用做馒头剩下的面来炸麻花,和面时不加食用油,结果炸出来的麻花,与他前天买的麻花口感完全一样。接着他又尝试炸油条。他以前没炸过油条,炸油条的方法是昨晚在网上学来的。炸好麻花和油条,他做了绿豆小米粥。
明英醒来时,闻到了厨房里飘出来的炸东西的味道,她急忙穿好衣服,来到厨房。她发现明俊不仅炸了麻花、油条,还做了稀粥说道:“我还以为你昨晚只是说说,没想到你真起早了!起来这么早,你受得了吗?”明英盛了两碗粥放到饭桌上,从冰箱里拿出她自己做的炝拌菜。
“早晨早起一会儿没问题。我也不上班,白天困了再睡。”明俊找了一个盘子,放上两根麻花和两根油条拿到饭桌上。
明英先尝了一根油条,觉得和以前吃过的不一样,问道:“你炸的油条怎么和早餐摊上卖的不一样?”
“你先说说口感怎么样?”明俊问。
“口感很好,就是味道和我以前吃过的不一样。”明英说。
“我做的是健康食品,没用明矾,用的是无铝膨松剂。”明俊自豪地说。
“老弟有你的。”明英伸手又拿了一根麻花,扯下半截,咬了一口。嚼了几下又向明俊伸出了大拇指,说道:“没想到你第一次蒸馒头,就蒸出了开花大碱馒头。今天早晨第一次炸麻花和油条,也这么好吃。你的大学没有白上。”
“我在学校可没有学过这些东西。”明俊说。“这都是从别人和网上学来的。”
“就凭我老弟这么谦虚好学,将来一定会事业有成。”明英高兴地说。
“我现在仅仅是小试牛刀,将来一定要做一番大事业。”明俊信心满满地说。
吃过早饭,明英去市场摆摊,明俊又开始琢磨制作其他面食。他记得姐姐卖的面食中有一种酥饼,是厂家每天送货到姐姐那里。姐姐说那种酥饼很受欢迎。他打算开店以后把这种酥饼作为一个品种。他打工的那家店并不加工这种食品,所以他也不会做。于是他先上网查找资料,找到了几个制做这种酥饼的视频,不过每个视频介绍的制作方法和用料都不一样,他把每个视频都看了几遍,总结出每种做法独到之处,然后把这些特点综合到一起,琢磨出一套新的酥饼制作方法。他用这种新方法烤制出一批酥饼。他尝了尝,觉得比姐姐卖的酥饼香脆可口。他巴不得让姐姐马上就能尝到这种美味可口的酥饼,于是做了汤,装进保温杯,拿了几个酥饼放进方便袋里,提着去了市场。明俊去得挺及时,卖午饭的还没来。
看到明俊提着方便袋过来,明英很惊讶,问:“你怎么来了?”
明俊说:“这是我上午琢磨出来的新型酥饼,送几个给你尝尝。吃饼没汤太干,我又做了汤,一块给你送来了。”
“这么远你还来给我送饭。”明英嘴里这样说,心里却感到暖暖的。拿出一个酥饼尝了一下。
“我烤的酥饼怎么样?”明俊问。
“比我卖的好吃多了。”明英高兴地说。
“明英,有人给你送饭了?”不知什么时候孙姨来到明英的摊床前。说完她看看明俊,说道,“原来是明俊,我还以为明英有男朋友了呢!”
“孙姨,你啥眼神?”明英嗔怪说。
“我年老眼花,不要见怪。”孙姨说。然后又问,“明俊今年毕业了吧?”
“毕业了。”明俊说。
“分配到哪儿了?”
“找了几个单位,他嫌工资太低,不去。”明英说。“现在准备自己开店。”
“自己开店好。”孙姨说。“我家小蕙也是今年毕业,找了几个单位,也是嫌工资低,没去。现在在家复习呢,准备考公务员。”
“孙姨,这是明俊烤的酥饼,你尝尝。”明英拿一个酥饼送到孙姨面前。
孙姨也没客气,接过去就咬了一口。嚼了几下,说道:“明俊,你还真有两下子,这酥饼真好吃。”
这时,明俊感觉到肚子里在“咕咕”叫,对明英说:“姐,你先吃着,我回去吃饭了。”然后对孙姨说,“孙姨,我回去了,再见。”
“几年没见,小屁孩都长成了大伙子了。”孙姨说。
回家吃过午饭,明俊也没休息,又开始尝试制作东北传统糕点,这类食品他打工时做过,可他不想沿习旧的方法。他想,现在只有中老年人喜欢这类糕点,可是中老年人都怕高血糖、高血脂,他对制作这类糕点的原料配方进行了改进,在不改变风味、口感的基础上,尽量少用糖少用油脂。制作出来的糕点,外观与老式糕点外观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吃起来不那么油腻,那么甜。他不敢确实这种新式的传统糕点能不能受欢迎,只有开店以后才能知道结果。
晚上,明俊让姐姐品尝了他新研制的传统糕点。明英尝过之后,说道:“吃起来确实不那么甜,那么油腻觉了。我也说不准人们会不会喜欢这种糕点。试销一下看看,如果人们不喜欢,你还按照老办法做。其实买老式糕点的人并不多。现在的人们喜欢的早点主要是蛋糕、面包、酥饼、软麻花。酥饼和软麻花,你做的都不错,还要在蛋糕和面包上多下点功夫,花样要多一些。”
“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会在老式糕点上下这么多功夫了。”明俊说。“明天我就在蛋糕和面包上多下点功夫。”
明俊又试制了两天蛋糕和面包。明英品尝过之后,非常满意,对明俊说:“有这几种主打产品,你可以开店了。明天我对进货那家店和给我送货的人说一声,以后不摆摊了,和你一起开店。”
得弟弟开店的条件已经成熟,应该放手让他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她决定不再到市场去卖货,在家里帮弟弟筹备开店的事。
第二天,姐弟俩租下了一楼的门市房,然后分头行动。明英去卫生、工商部门办理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明俊在网上订购了开店所需要的设备,又订制了柜台和展示柜,还找人制作了一个玻璃铝合金作框的玻璃隔断,把室内一分为二,里间放设备和原料,外间放展示柜和柜台。
明俊用透明玻璃做隔断的用意是,顾客进店后能看到面点的制作过程和使用的原材料。明英和明俊把设备擦得锃亮,原料放得整整齐齐。通过原材料的包装,顾客就能知道是正规厂家产品,这样他们会放心。
馒头机、和面机先到货,由于蒸馒头、花卷的蒸锅和笼屉太大,他们也学其他面食店,把蒸锅放到外面。安装好之后,俊仔细地阅读了随机带来的使用手册,观看操作视频。然后试着用机器做了一屉馒头,蒸熟后打开笼屉一看,与手工制作的一样,明俊这才放心。随后制作糕点的设备陆续到货。下一步就是正式开店了。
小店的店名从明英明俊的名字里各取一个字,叫“英俊蛋糕店”。他们做了一块店名牌匾挂在蛋糕店大门的上方,匾上蒙着红绸子。为了避免“借机敛财”的嫌疑,被人背后埋怨,他们没有通知任何亲戚朋友来参加开业仪式。
开业的前一天,姐弟俩先制作了一批各式糕点,放到展示柜里和柜台上。开业的第一天早晨,明俊和明英早晨四点钟就起了床,先制作馒头花卷,放到蒸锅里,然后明俊开始炸麻花和油条,明英熬了一锅豆浆。馒头和花卷蒸好之后,明俊放了一挂鞭炮,宣布蛋糕店正式开业。鞭炮声引起了路上行人和邻里的注意,明英用长竹杆把蒙在牌匾上的红绸子挑了下来。
驻足观看人们发现,蛋糕店门外的蒸锅上面两米多高的笼屉正冒着热腾腾的蒸汽。通过敞开的店门,他们看到两排靠墙放的展示柜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糕点,从外观上看就让人垂涎欲滴。
鞭炮响过之后,就有顾客进门。有人要买馒头花卷,有人要买麻花和油条,也有人要买酥饼和面包。姐弟俩忙个不停。到八点来钟,第一锅馒头、花卷和当天炸的麻花就卖光了。他们又开始蒸第二锅馒头、花卷。过了中午,第二锅馒头、花卷也卖光了。三点来钟,他们又开始蒸第三锅。整整一天顾客都是络绎不绝。他们还以为开业第一天不赔钱就不错了,到了晚上,姐弟俩一算账,竟然赢利二百多块钱。两个人非常高兴,觉得是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