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书名:从亲情到爱情 作者:由心语 本章字数:6482字 发布时间:2023-08-03


二十一


  明俊和明英把自行车送回明俊妈妈家以后,马上坐长途客车回到市里。到家后也没休息,到楼下把店门打开,一直营业到晚上八点多,把剩下的月饼卖完才关门。他们怕明天还有人会来买月饼,连夜又加工了一批。

  第二天中秋节,蛋糕店照常营业,姐弟俩头天晚上做的月饼又卖光了。晚上关门后,姐弟俩带了六包月饼去大姨家探望大姨和大姨父。他们觉得,远处的亲戚都去探望了,近在咫尺的亲戚不能不去探望,另外明俊已经毕业,也不必再担心别人会以为他们是来求助的。得知明俊已经大学毕业,姐弟俩正在开店,韩文霞和罗建海夫妇夸奖了明英和明俊一番。

  过了中秋节,明英马上给大姐打电话,让妈妈到市医院来检查。明英妈由凤荣陪着当天就来了。明英早早来到市医院,她带了三千块钱现金,怕钱不够用,还带了存有一万块钱的银行卡。等了一会儿,大姐凤荣带着妈妈来了。明英带着妈妈做了彩超和胃镜,检查的结果是胃溃疡,医生说不用住院,给开了药,让回家服用。虽然大姐带了钱,可是明英没让她掏钱,她付了检查和买药的费用。

  因为不需要住院,明英妈很高兴。明英请她到自己家看看,她马上答应了,她很想知道女儿现在的生活状况。

  来到了明英住的地方,明英让她们先到店里看看。店里有六、七个顾客,明俊站在柜台后面接待他们。明俊看到明英妈和凤荣,笑着打了个招呼,说:“大娘,大姐你们来了。”

  “顾客还不少呢!”凤荣说。“天天都这样吗?”

  “天天都这么忙。”明英说。“妈、大姐,你们看看柜里的样品,喜欢哪种,我装一些,你们带回去。”

  “节前你们都带去那么多了,今天我们不带了。”明英妈说。“到你们家去看看吧。”

  明英把妈妈和姐姐带到她和明俊的家。她们到各个房间看看,大姐问:“你们的房子怎么没装修?”

  “这房子是准备给明俊结婚用的,等他结婚时再装修。”明英说。“也不知道他什么能结婚,现在装修,等他结婚时可能变旧了,还得装修。”

  “明英啊,男的早点晚点结婚没什么关系,可是女的不行,晚了对象不好找,你得抓紧了。”凤荣说。

  “再抓紧也不能到大街上拉一个人就结婚。”明英笑着说。“那得看缘分。”然后让妈妈躺在她的床上休息。

  “明俊对你怎么样?”明英妈问。

  “没说的。”明英说。“这么多年我们俩相依为命,他什么都听我的。对我也非常关心、体贴。脏活、累活都是他干,从来都不让我干。”

  “你和明俊不是一个爹,也不是一个妈,他只不过是你名义上的弟弟,能对你这么好,真是难得。” 明英妈说。“你要是能找个这样的对象,妈可就放心了。” 

  凤荣听出妈话里有话,马上附合着说:“像明俊这样对你的男人可不太好找。”母女俩按既定计划对明英开始了攻心战。

  不知明英听没听出来妈妈和姐姐的意思,反正她不再和她们谈明俊。

  估计妈妈可能没有到饭店吃饭的机会,中午,明英没做饭,带妈妈和姐姐来到楼下的饭店,让妈妈和姐姐点了几个她们喜欢吃的菜,然后找来明俊,四个人在饭店吃了午饭。

  吃过饭,明英妈要回家,明英苦留不住,只好选了几种适合老年人的糕点,装了一方便袋,让妈妈带回去。她打车把妈妈和姐姐送到客运站,给她们买了车票,送上了汽车。

  妈妈的检查结果让明英放了心,她开始考虑蛋糕店的将来。晚上,姐弟俩一边看电视,一边讨论起小店的进一步发展。

  明英说:“以前因为没钱,咱们的店一直维持现状,大舅说可以用房子做抵押到银行贷款,你想不想贷款再扩大一下规模?”

  “怎么不想?”明俊说。

  “你想过没有,咱们要是失败了,还不上贷款,房子就是银行的了,房子没了,还会有姑娘愿意嫁给你吗?”明英问。

  “创业总是要有风险的,要是怕这怕那,那就什么也别干了。”明俊说。“我的观点就是先立业后成家。有了事业,娶媳妇就不难了。” 

  “我赞成你的观点。”明英说。“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姐都会和你同甘苦、共患难。

  “姐,有你这句话我是信心百倍。”明俊说。

  “你考虑过怎么扩大咱们的事业没有?”明英问。

  “我想过。”明俊说。“一是增加品种,二是打进超市和食品店。像咱们这样总是等顾客上门,偶尔推着小车出去叫卖,销售量是有限的。”

  “看来你是早有准备。”明英说。“现在资金问题可以解决了,场地怎么办?”

  “这确实是个问题。”明俊说。“我的想法是最好租一个离咱们住的地方近些的房子,这样还能兼顾咱们的店。不仅房子要够大,还要有院子,能停放送货的汽车。大量送货咱们不能用手推车。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租到这样的房子。”

  “明天我先去银行咨询一下贷款的事,晚上咱俩在附近转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明英说。

  “就这么办。”明俊说。

  第二天上午,明英带着房产证和身份证去了银行,负责贷款的人员看了房产证和明英及明俊的身份证之后,说可以给她贷款,按房子的地点和面积,最多只能贷给她七万块钱。因为场地还没有着落,明英也没有办理贷款手续。

  晚上姐弟俩先在小区里找,小区一楼出租的门市房没有一个超过七十平方米的。他们又来到小区的外面。沿着小区外的马路往前走,没走多远,发现距路边三、四十米远的地方有三间自建的砖瓦房,从外面看,很破旧,看样子有些年头了,屋顶有的地方盖着塑料薄膜,用砖头压着,砖砌的围墙东倒西歪,好像一阵大风就能吹倒,薄铁焊的院门锈变斑斑。明英听人说过,这所房子原来属于拆 迁房,小区的边界就在这里。因为房主要的拆 迁补偿太多,开发商修改了设计图纸,把这所房子划到了小区外面。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动员房主搬家。结果房主一分钱的拆 迁补助也没有得到, 

  因为房子太破,明英和明俊一开始没有太在意。看见院门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有几个字,离得远看不清楚,明俊好奇,凑到门前,一看原来是“出租”两个字,上面还有电话号码。明英说:“你真是闲的,看它看干啥。”

  明俊说:“姐,你过来看看,这个房子出租。”说完他从门缝向里面张望。院子很大,里面长满了蒿草,还有一些垃圾。在房子的西边还有个仓房。

  “房子这么破,租它干啥?”说着明英也过来了,也从门缝往院子里看看。“院子不小,租下来收破烂还可以,作厂房恐怕不行。”

  “要是房主愿意把房子修一修,我看还可以。”明俊说。“房子不算太破,面积也够大,还有个仓房。院子里能停好几辆车。”

  “你要是想租,给房主打个电话,问问他房租多少,能不能给修一修。”

  明俊拿出手机,按照广告提供的电话号码给房主打电话。他先问了月租是多少,房主说月租三百。明俊又问能不能给修一下房子。房主说他没有时间,如果他们想租,就自己修理,费用从房租中扣除。

  明英和明俊都没有盖过房子,不知道修房子要多少钱。正当他们犹豫之际,房主又说:“如果你们想长期租的话,我看还不如把房子买下来。”

  “房子你打算卖多少钱?”明俊问。

  “你们要是等我的话,我这就过去让你们进屋看看。然后商量是买还是租。”

  “好吧。我们等你。”明俊说。

  房主关了手机。明俊说:“这房子虽然破一点儿,如果价格便宜,买下来修一修,做厂房还可以。主要是离咱家近,和咱们的店能两下兼顾。”

  明英又看了看房子,说:“如果四、五万块钱卖给咱们,咱们再花一万来块钱修房子,还算可以。一会儿房主来了,不管是租还是买,我和他谈,你不要乱插嘴。你在这方面还差点儿。”

  “好,我听你的。”明俊说。

  不一会儿一辆小汽车停在了路边,从车下来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远远地问道:“刚才是你们打电话要租房吗?”

  “是我打的电话。”明俊说。

  那个人走过来,说道:“我把门打开,你们进去看看。”说着那个人拿出两把钥匙,先打开院门,然后又打开房门,让他们进去。明英和明俊进屋一看,左右是两个居室,中间是厨房,他们又推开居室的门看看,两个房间各有一个火炕。西屋地上有一滩水,显然是下雨时从屋顶漏下来的雨。

  明英说:“这房子漏得这么严重,可能会把房子泡倒。”

  “就是有几块瓦坏了。换换瓦就不漏了。”房主说。

  “不只是漏的问题。”明英说。“这房子也太旧了。”

  “你们租这个房子打算干什么用?”房主问。

  “我们俩都没工作,见这个院子挺大,我们想租下来开个废旧物品收购站。”明英一本正经地说。“你这个房子也就能干这个,干不了别的。我们原本打算住在这里,可是这个条件根本住不了人。”

  明俊听了想笑。但还是忍住了。姐姐也太能扯了。

  “好好修一修还是能住人的。”房主说。

  “你这房子不供热、没有卫生间、也没有下水道。现在哪有人住这样的房子?”明英说。“另外修房子还不知道如果多少钱呢。如果我们租的时间短,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在这里开个废品收购站挺好的。”房主说。“院子这么大,到哪儿找这么合适的地方。另外,这个地方将来还有升值的空间。”

  “有什么升值空间?”明英说。“西边是河,东边和南边是马路,北边已经盖了楼。这个地方这么狭小,不可能再有开发商到这儿来盖楼。再说了,你这房子又不靠路边,也不能做门市。”

  听了明英的话,房主笑了笑,说:“你这姑娘真厉害。这样吧,你们要是想租,最少要租三年。想买的话,房子六万块钱卖给你。这房子八十多平方米,仓房三十平方米,还有这么大的院子,怎么也值个七万八万的。我现在住在市里,还有别的生意要打理,没精力管它。”

  明英笑笑说:“房子这么破,两面有马路,噪音大,灰尘多,要不是打算开废口收购站的话,贵贱我都不买。你要是诚心想卖,三万块钱我就买。”

  “三万块钱太少了,这块地皮也值五万。”房主说。“你要是诚心想买,我再让一让,五万五卖给你。”

  “你这房子不修缮一下根本就不能用,五万多买下来,再花两、三万修房子不值得。”明英摇摇头说。

  两个人又讲了一会儿价,可能是房主急于想把房子脱手,最后竟以五万块钱成交,并约好明天一起去办理转让手续。

  房主走了以后,明英和明俊高兴得搂在了一起,他们怎么没想到竟然以这么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厂房。回家的路上,明俊说:“姐,我发现你真是个做生意的天才。我以为这房子最少也要五万五能卖给咱们,没想到竟然五万块钱买下来了。不说房子,就是那块地皮也值个五、六万。”

  “你又忽悠老姐。”明英说。“你想想,孤零零的一所房子立在这儿,有什么事都没有人知道;两面有马路,晚上别想睡个安稳觉,那个房子确实不适合再住人,这些都是讨价还价的借口。另外,他肯定没有想到咱们用这个房子做厂房,如果想到了,不会这么便宜卖给咱们的。再说了,那个房子屋顶漏雨。没人照管,屋子里有了积水,房子很容易被泡倒,泡倒了谁还买?听房主说话的口气,好像是作大买卖的,确实很忙,没精力管那所房子,人家好像也不差钱。所以我就大胆地和他砍价。”

  “你观察得真仔细!”明俊说。“说实话,姐,只要有你在,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干。”

  “姐希望你能干点名堂出来。这样找对象就容易了。”明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找对象我不急,你可要抓紧了。”明俊说。“你家人都在为你着急。”

  “等咱们的店扩大以后,我就处理这事。”明英说。

  “这还差不多。”明俊说。“明天办理买房手续时,产权证上一定要写你的名字。”

  “为什么?”明英问。

  “咱们现在住的房子产权证上是我的名字,这就是说我已经有一套房子了。如果这个房子的产权证还写我的名字,那样的话我的名下就有了两套房子,将来万一征收房产税,我可能要纳税。”明俊之所以要把这套房子过到姐姐的名下,并不是因为纳税的问题,而是他想过,他和姐姐早晚都要结婚,那时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不分你我。即使他和姐姐想这样,可是未来的姐夫和他未来的媳妇未必会理解他们。他想,姐姐为我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不能让她把现有的一切都留给自己。他的打算是,这个房子买下来之后,过到姐姐的名下,将来姐姐结婚时,连同 房子里的设备,都给姐姐。

  明英没料到明俊心里是这样想的,还以为他是怕交房产税,也就同意了明俊的要求。

  第二天明英去办买房手续,一直到下午才回来。明俊问:“咋用这么长时间?”

  “办手续太麻烦了。”明英说。“幸亏你说要过到我的名下,要是过到你名下,你也得去。”说着明英拿出房产证和房子的钥匙给明俊看。

  “太好了!”明俊高兴地说。“没想到以为最难解决的厂房问题这么顺利就解决了。”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姐,咱们还有钱修房子吗?”他边说边拿出热在锅里的饭菜,放到餐桌上。让姐姐赶紧吃饭。

  “买这个房子把我这几年攒的钱和咱俩这几个月挣的钱差不多花光了。”明英说。“修房子只能靠贷款了。明天你和我一起去银行。因为咱们住的房子是在你的名下,你不去银行肯定不会贷款给咱们。”

  贷款比办买房手续容易多了,姐弟俩很快就办完了贷款手续。从银行出来,明英对明俊说:“听说拆 迁公司的院子里有很多拆下来的建筑材料,非常便宜,我去看看。顺便到市场上找个建筑工人,让他来看看房子,估算一下修房子需要备哪些材料,备多少。” 

  “姐,你一天办一件事不行吗,上午办事,下午休息,干嘛这么拼命?”明俊说。

  “时间不等人。”明英说。“秋季连雨天多,趁现在天气好,赶紧把房子修好。”

  “我去拆 迁公司,你回店里。”明俊说。

  “你在店里既要卖货,又要加工食品,比我累多了。”明英说完风风火火地走了。

  快中午时明英回到店里,带来一个工人。明俊只准备了他和姐姐两个人的饭菜,又增加了一个人,明英就带着明俊和工人去饭店吃饭,要了四个菜,还让明俊陪那个工人喝了几瓶啤酒。对于明英和明俊的热情招待,工人非常感激。吃饭时明英对明俊说:“吃完饭你也过去,告诉这位师傅房子需要怎么改。”

  吃完饭,明英和明俊带着雇来的工人来到他们昨天买的房子。进了门,里外看了一遍之后,明俊说:“屋子里现有的间壁墙都得拆掉,重新分割出五个房间,两大三小,一个稍大一点的房间作为工作间,里面放工作台、搅拌设备和原材料,另一个稍大一点的房间做烘焙间,放烘焙设备。三个小房间,一个做成品仓库,放冷藏柜之类的东西,还要有个小房间作配料间,还要有个卫生间,供工作人员搞个人卫生用。这些房间不用砌间壁墙,用铝合金和玻璃做隔断,这样节省空间。改造完之后,要进行粉刷,一定要弄得干干净净的。房门要扩大,以免设备买来后进不了屋。仓房要修一下,门也要扩大,要分成两间,一间做车库,一间做仓库。”

  工人对明俊说:“你画个施工图纸,标明白各房间怎么布置,都多大。我照你的图纸施工。”然后他找来梯子爬到屋顶,查看屋顶水泥瓦破损情况,又揭开一块完整的瓦看看下面的房木。从屋顶下来后他说:“没漏的地方房木没有腐朽,还能维持二三十年。漏的地方必须更换房木。瓦必须全部更换,因为时间太长了,那些没坏的瓦,也不结实了。”

  工人看完房子后,明英让明俊回到店里,她和工人去买维修材料。明俊说:“还是让我去买材料吧,搬运建材可是个力气活。”

  明英说:“拆 迁公司的老板说了,材料他们负责装车和运输,不用我动手。”明俊只好回到店里。明英和工人计算了一下需要的材料和工时之后,一起去了拆 迁公司。因为中午明英请他喝了酒,那个工人帮明英选材料时尽量挑选质量好一点的,又帮明英与拆 迁公司的老板砍价。买好材料后,拆 迁公司把材料送到了需要维修的房子。

  晚上明俊带着卷尺和明英一起来到平房,量了一下房子的面积。房子净面积是八十六平方米。回家后明俊开始画房子的改造图纸。

  第二天,那个工人又找来一个同伴,明英把维修工作包给了他们两个,她负责买材料。白天把店里工作交给明俊一个人。明俊一点儿也不比明英轻松。

  一个星期后,工人请明俊去验收。明俊一看,不仅房子改造好了,连院墙也维修了。明英算了一下账,一共花了八千多块钱,比预算少花了两三千块。设备买进来后,这个房子就不是普通的住房,而是一家工厂,如果整体出售,说不定能卖多少钱呢。明俊说:“等咱们有了钱,再把这房子增加一层,上面住人,下面做厂房,那时就更值钱了。”

  “想得挺美!”明英笑笑说。“现在我的任务完成了,买设备,安装设备,就是你的事了。这些我不懂。”

  晚上明俊上网订购了设备。五天后设备发来了。明英到劳务市场雇了一个人,帮明俊把设备安装好。这时明俊在网上的订购的全麦粉也到货了。姐弟俩用新设备试加工了一批养生糕点,产量比原来的设备提高了三、四倍。

  扩大生产规模的愿望实现了,可姐弟俩又遇到了新问题:一个是两个人忙不过来,另一个一下子加工出来这么多产品,就是白天在店里卖,晚上出去叫卖,也不能把当天加工的产品当天销售完。目前每天可以少加工一点,但不能总这样,如果总是这样,蛋糕店扩建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忙不过来,可以雇个人手,可是每天加工的产品卖不完是个大问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从亲情到爱情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