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姐弟俩看着刚刚加工出来的产品,苦思冥想,怎么能尽快地销售出去。明英说:“这事我已经想了好几天了。想增加产品的销量,只靠咱俩零售不行,最好是批发给小超市和食杂店。全市各个角落都有这样的小店。”
“大超市打不进去吗?”明俊问。
“你个傻小子,大超市那么容易打进去?我打听过了,想打进大超市要花很多钱。咱们哪有那么多钱?”
“小超市怎么打进去?”明俊说。
“先送一些样品和广告。”明英说。“让老板和顾客了解咱们的产品,愿意试销的就送去一些,让他们先卖着。”
“咱们也没车,怎么送啊?”明俊说。
“暂时用三轮车送。”明英说。
“我看从明天晚上起,咱俩还推着三轮车出去叫卖,遇到食品店或小超市就进去向老板推荐咱们的产品。”明俊说。
第二天晚上,明俊蹬着三轮车,明英骑着自行车,带上他们的产品和广告,走街串巷,见到人多的地方就叫卖,见到小超市和食品店就进去推介自己的产品。进了几个小店,老板看了广告,尝过他们的产品之后,只有两家食品店同意试销,他们留下一些广告和产品。尽管只有两家小店愿意经销,对明英和明俊也是个很大的鼓舞,因为还有很多店铺不知道他们的产品。留给两家食品店一部分之后,剩下的糕点很快就卖完了。
第二天晚上出去之前明英说:“今天咱们到市里繁华的地方碰碰运气。”
“行。”明俊说。
一路上虽然路过很多家食品店和小超市,他们都没有停,一直来到市中心。路过一家规模比较大的超市时,明英看到几个小商贩在超市的门口摆摊,进出超市的人很多,也有人在地摊上买东西。明英对明俊说:“咱们也在这里卖一会儿。”
“在这儿卖东西城管能让吗?”明俊担心地说。
“这个时候城管都下班了,要是有人管的话,不会有人在这里摆摊。”说着明英从自行车上下来,找个地方把车停了下来。
明俊也下了车,把车子推了过来,然后打开小喇叭:“全麦粉养生保健佳品,营养齐全。老年人吃了健康长寿,青年人吃了精力充沛,少年儿童吃了茁壮成长,女人吃了身材苗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小喇叭的叫卖声吸引来一些进出超市的人。明英并不急于向人们兜售糕点,而是先发广告给他们看。看完广告之后,有人问价格,明俊报了价格之后,因为价格与普通面粉做的糕点差不多,有几个人马上就要买。明英这才拿出称开卖。
中国人喜欢凑热闹,见这里围了很多人,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带来的广告很快就发完了,买糕点的人也越来越多,竟然出现了抢购的现象。就在带来的糕点快要卖光了的时候,有个中年男人挤了过来,对明俊说:“我是这家超市的老板,可以品尝一下你们的糕点吗?”
明俊一听有戏,马上把每样糕点递给他一块。老板尝了之后,点点头,说:“外观和口感都不错!你们的糕点完全是用全麦粉做的,还是只掺入了一部分全麦粉?”
“百分之八十是全麦粉,为了改善口感,添加了少量普通面粉。”明俊说。
“你们愿意给我们超市供货吗?”老板问。
“当然可以。”明俊勉强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平静地说。
“你们再到这儿来卖两天,我看看销售情况,然后咱们再洽谈可以吗?”老板问。
“可以。”明俊说。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人们已经散去,老板问:“人怎么都走了?”
“我们带来的糕点卖光了。”明英说。“不少人没买到,让我们明天再来。”
“你们的产品抓住了人们的消费心理,质量也确实不错,价格也公道。”老板说。
明英指指明俊说:“他是我弟弟,农大毕业,学的是食品工程专业,研发食品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刚刚开始创业,如果我们能够合作,大戏还在后头。”
“我们对你们有信心。”老板说。“咱们明天见。”然后和明俊、明英握握手便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姐弟俩都很兴奋,车也骑得很快。回到家,明英坐在沙发上,用拳头敲着自己的大腿。“今天走得太远了,回来时又骑得那么快,腿上的肌肉都有点疼了。”
“姐,你趴在沙发上,我给你按摩按摩。”明俊说。
“你会吗?”明英不相信地看着他。
“在学校上体育课时,老师教了我们几招放松肌肉的办法。”明俊说。
明英半信半疑,但还是趴在了沙发上了。明俊在明英的后背和大腿上又敲,又捏,又揉。明英闭着眼睛表现出很享受的样子。同时心想:如果以后找个老公也能像弟弟这样对自己就好了。按摩时明俊很卖力气,明英感到身上确实轻松了许多,见明俊忙活得额头上沁出了汗珠,她急忙叫停:“可以了!”然后坐了起来。
明俊坐在了姐姐身边,和她聊起了刚才的事,说道:“你说打进超市很难,要花很多钱,那个老板不是主动找咱们了吗?”
“我说的是大超市,那个超市不算太大。”明英说。“老板是看到有很多人买咱们的东西才主动找咱们。这事给咱们一个启发,以后咱们不主动找那些食品店和超市的老板,而是在他们的店前卖咱们的产品。看到买的人多了,他就会主动找咱们了。”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明俊说。“要是人家不主动找咱们呢?”
“那咱们再主动找他。”明英笑笑说。“只靠一家不行,咱们得多找几家。”
“进货的多了,靠咱俩做的那点东西肯定不行,看来得招工人了。”明俊说。“另外送货也不能靠三轮车,得买辆车。”
“不知道买辆送货用的保鲜车要多少钱?”明英说。
“我一会儿上网查一下。”明俊说。“我估计最少也得五、六万。”
“修房子和买设备已经把贷款差不多花光。”明英说。“实在没钱买新车了,只能买个二手的。”
“有辆车就行。”明俊说。
“如果那家超市和咱们签订了供货合同,招工的事不能再拖了。”明英说。
“招男的还是招女的?”明俊问。
明英想了想说:“还是招两个女工吧。咱这活儿适合女人干。不过要招年纪稍大一点,在社会上打拼过,又结了婚的。这样的人也许能干得长久一些。刚毕业的女孩子都好高骛远,又不能吃苦。”
“姐,还是你考虑得周到。”明俊说。“我也不了解女人,招工这事还是你来办吧。我可以在网上发一个招工广告,条件就按你说的。”
“到时候我亲自把关。”明英说。
招工并不太顺利。明俊的招工广告在网上发布两天了,也没有人来应聘。姐弟俩每天早早起床,白天明英在店里照管店里的生意,明俊在厂里加工糕点,傍晚把店门一关,姐弟两个上街推销全麦食品。一天下来,累得姐弟俩焦头烂额。
他们按照超市老板的要求又到那家超市门前卖了两天货,场面仍然像第一天那样火爆,但超市老板并没有马上和他们签订供货合同,提出要到他们店里看看。第二天上午他果然开车来到蛋糕店。进了门,他看了看,问道:“你们就是在这里加工全麦粉糕点?”
“这是我们店的销售点,我们还有个专门加工全麦粉食品的厂房。”明俊说。
“噢——”老板点点头,然后看看墙上挂着的工商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看完了,他又提出,“带我到你们的加工点看看可以吗?”
“完全可以。”明俊说。说完他把老板带到加工点。
老板先在院子里四下看看,然后进到厂房里各处看看。问道:“你怎么不开工?”
“还没招到工人。”明俊说。
“就你们两个人能保证我们要多少送多少吗?”老板问。
“招工广告已经发出去了,很快就能招到工人。”明俊说。
“你们好像也没有送货的汽车。”老板说。“你们就用院子里那辆三轮车送货吗?”
“汽车马上就买。”明俊说。
“你们的糕点没有包装,无法在超市销售。”老板说。“最好是一个包装袋里装四百克到五百克。”
“明天我们就去订制包装袋。”明俊说。
“你们的店手续齐全,卫生搞的也不错。”老板说。“等你们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能够保证供货以后,你再去找我。”
“好。”明俊说。
送走了超市老板,明俊回到店里,对明英说:“超市老板担心咱们现在的条件不能保证供货,让咱们能够保证供货时再去找他。看来招工和买车已经刻不容缓了。他还提出咱们的产品要有包装,还得定制包装袋。”
“没想到事情会这么急。”明英说。“你马上设计包装袋。下午我去劳务市场看看,有合适的马上招两个工人来。”
“好吧。”明俊说。
设计包装袋时,明俊想:各种产品的包装袋上应该有统一的商标,最好先设计个商标,然后去注册。可是上网一查,注册商标要很长时间才能批下来,明俊想:火烧眉毛顾眼前,先设计一个类似商标的图案印在包装袋上,以后有时间时再去申请注册商标。他用蛋糕店的店名“英俊”两个字的拼音字母设计了一个寓意健康长寿的小图案。然后又给每种糕点设计了一个大图案。最后撰写包装袋上的文字。他把图案和文字保存到U盘里。
忙完了这些,已经是下午四点来钟了。这时明英带着两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回来了,先带她们到店里看看,又带她们到加工点看看,最后告诉她们明天来上工。
下一步就是买车。明英和明俊都不会开车,还要雇个司机。正巧第二天明俊的妈妈打电话来说,他弟弟的老板把出租车卖了,把玉峰辞退了,玉峰现在没活儿干,她问明俊能不能帮弟弟找个开车的活儿。
明英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对明俊说:“咱们正要买车、雇司机,如果你弟弟愿意来,就让他到咱们店来吧。他来了以后,咱们马上买车,让他送货。没活儿时让他跟你做糕点。目前咱俩还是创业阶段,也没挣多少钱,先一个月给他两千块,和咱们一起吃住。以后再给他增加工资。你让你妈问问玉峰愿意来不。”
“忙得我刚才都忘了咱们正要雇司机这事。”明俊说。“不管怎么说我们俩是一个妈生的,让他来怎么也比外人强。”明俊马上给妈妈回电话,讲了明英的想法。
妈妈高兴地说:“他肯定愿意。和你们在一起,我们也放心。”
晚上明俊妈妈又打来电话说:“玉峰愿意去。明天就过去。”
“明天我去客运站接他。”明俊说。
“玉峰说不用你去接,他在市里开过出租车,能找到你们家。”明俊妈妈说。
第二天上午九点来钟,一个长相和明俊有点儿像的小伙子来到店里,一进门看了看明俊,小声地喊了一声:“哥!”
明俊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说:“你是玉峰?”四年前,明俊上大学时,在谢师宴上见过一次玉峰,他依稀还记得玉峰的模样。
“是我。”玉峰说。
“四年没见,变成大小伙子了。”明俊说。“不过模样没变多少。“
“你也没变。”玉峰说。“姐呢?”
“在加工点儿和工人干活儿呢。”明俊说。他进到隔断里拿出一个凳子让玉峰坐下。然后说,“店里离不开人,你先在这里坐一会儿,等姐回来咱们再到楼上去。”
“你们这个小店不错。”玉峰说。“你不找工作,自己当老板,真有远见。我这几年给人打工,天天起早贪黑,累死累活的,也挣不了几个钱。”
“你以为自己当老板就容易了?”明俊说。“我和姐天天都累得半死,躺下就不想起来。到这儿来,你也得做好挨累的准备。”
“自家人,好说,最起码你们能把我当人看。”玉峰说。“给人打工,老板简直就把你当牲口使。他不管你能挣多少钱,交给他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我跟妈说的那个数,你不嫌少?”明俊问。
“管吃管住,还给那么多钱,不错了。”玉峰说。“就是不给钱,哥需要我来帮忙,我也得来。”
“我们这个小店才开张不长时间,前些日子还买了厂房和设备,弄得我们现在挺紧张的。”明俊说。“以后有钱了再给你增加工资。”
“好说。”玉峰说。“妈说你让我来开车送货,车呢?”
“车还没买呢。”明俊说。“我们现在也没有多少钱,只能先买辆二手车。明天你和姐到二手车市场看看,有没有送食品用的保温车。有的话,价钱合适就买一辆。以后需要送货你就送货,不送货时你就去加工点加工糕点。”
“没问题。”玉峰说。“中秋节回家,我吃了两块你们做的月饼,太好吃了!我都没吃够。”
“到哥这来,别的没有,各种糕点随便吃。”明俊说。“以后做糕点切下来的边角料,还有破损的,就包给你了,姐不敢多吃,怕增加体重。”
明俊一边接待顾客一边和弟弟聊天。到了中午,明英从加工点回来了,她留在店里,让明俊先带玉峰到饭店吃饭,然后回楼上的家里休息。昨天明英已经安排好了,让玉峰暂时和明俊睡一张床,等她有时间时再买张床。
下午,玉峰一个人在家觉得无聊,又来到店里。明俊不在,明英在。玉峰问:“我哥呢?”
“在加工点教工人做糕点呢。”明英说。“你找他有事?”
“没什么事。”玉峰说。“我也去学做糕点。”
“你还有比做糕点更重要的事呢。”明英说。“我把店关一会儿,咱俩到市里的二手车市场看看有没有送货的保温车。我对车可是一窍不通。”
“买二手车说道可多了,我也不太懂。”玉峰说。“咱们先去看看有没有车,如果有,明天我找个明白人去给看看。”
玉峰知道哪里有经营二手车的车行。他们先来到较近的一家,到那里一打听,没有二手保鲜车。老板说:“我们这里有辆三排座的面包车,非常便宜,车况也不错,你们运的东西要是不需要保温的话,把后面的两排座拆下来也可以当保鲜车用。”
“多少钱?”明英问。
“六千。”老板说。
“带我们去看看。”明英说。
老板带他们来到后院,那里停着好几辆待售的二手车,其中有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明英和玉峰围着车转了一圈,又让老板打开车门。他们进到车里,玉峰拉开发动机的盖子看了看,问道:“这车能不能发动起来?我想试试。”
老板说:“这辆车送来没几天,电池有电,油箱里还有点儿油,你试试吧。”说完老板去取车钥匙。
趁这个机会,玉峰说:“这辆车外观还可以。六千块也就是一辆好摩托车的价钱。我试一下车况,如果没什么问题就买下来。”
“我看还有砍价的余地。”明英说。“这种车新的也就三万多块钱。”
这时老板拿来了车钥匙和与车相关的证件、票据。玉峰接过来看了看,又还给了老板,然后他发动了汽车。在院子开了一圈儿之后,对明英说:“这车好像没有什么严重问题。”
明英问老板:“价格有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你怎么也得让我赚点!”老板说。
明英对玉峰说:“咱们再到别处看看。”
“你别走,让你二百怎么样?五千八!”老板说。
“这事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得回家再商量一下。”明英说。
“明天还来吗?”老板问。
“商量好了就来。”明英说。
“看来你家是男人当家。”老板说。
离开二手车行,玉峰对明英说:“我开车时间不太长,对车不是太了解。我认识一个修车的,他对买二手车很有经验,明天我把他请来,让他给看看车,完事了你请他喝顿酒就行了。”
“只要能真心帮咱们,喝酒是小意思。”明英说。然后带着玉峰又去了二手家具市场,给玉峰选了一张单人床。找一个出租手推车的人推了回来。
回到家里,明俊和玉峰把床抬到楼上,明英向明俊讲了看车的经过。明俊说:“这么便宜,赶紧买下来。工人招来了,有了车咱们就可以和那个超市的老板谈了。”
第二天下午,明英带着银行卡,玉峰打电话给他认识的修车师傅,让他直接去二手车行。五点来钟,玉峰开着车回来了,车里坐着一个中年男人。玉峰向明俊介绍说:“这位是修车的周师傅。”
明俊昨晚已经知道玉峰今天找人给看车,把周师傅领到店里。他忙着倒茶敬烟。很快明英也回来了。四个人进了蛋糕店旁边的饭店。明俊让周师傅点菜,又带他到吧台去要了一瓶他喜欢喝的酒。
喝酒的时候,明俊问周师傅:“明天我们就可以用车了吧?”
“明天让小许把车开到我们修配厂,我把后面的两排座卸下来。你们还有几个手续要办。”许师傅说。接着他讲了都要办哪些手续,明英一一记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明英和玉峰办好了买车手续。然后明英给超市的老板打电话,告诉他招聘的工人已经上岗,送货的车已经买了。老板说他们要试销几天之后再签供货合同。
打完电话,明英说:“咱们不能把宝押在一家超市上,还应该多找几家愿意进货的店家。”
“怎么才能找到更多销售渠道?”明俊问。
“还像以前那样,晚上到超市和食品店门口去叫卖。”明英说。“肯定还会有商家愿意进咱们店的货。”
这次他们没有用三轮车,而是用汽车拉着叫卖。这种方法还真有效,又有几家食品店和小超市提出让他们供货。试销了七天后,第一家超市与明英签了供货合同。
销售渠道有了保障,全麦粉保健养生食品开始正常有序地生产。明俊并没有止步不前,又开发了玉米系列、红薯系列、南瓜系列养生保健食品。
明英和明俊的蛋糕店,不再是一家现做现买的小店。明英和明俊也做了分工,明英和一个工人在店里制作、销售馒头花卷和传统糕点,明俊和另一个工人在加工点专门加工养生保健食品,提供给各个超市和食品店。玉峰上午送货,下午到加工点与明俊他们一起干活。
玉峰对制作糕点比开车感兴趣,对明俊和明英说:“以后我也开个蛋糕店。”
明俊半真半假地说:“你自己开店,谁给我们送货?你得先教会我开车,我能开车送货了,我再帮你开店。”
“好,咱们就这样说定了。”玉峰说。“从明天晚上开始,我教你开车。争取两、三个月让你拿到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