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自元成宗以来,又传了九位皇帝。
由于皇室内部斗争非常激烈,政治腐败越来越严重,使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元顺帝(又称元惠宗)即位后期,荒淫残暴,昏庸无能,搞得国库空虚,物价飙升,百姓无法生活,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
河北有一个叫韩山童的农民,他的祖父是一名教书先生,曾以传教的形式,暗地里组织农民反抗元朝,结果他被官府抓到永年(今河北邯郸东北)充军。
韩山童长大后,继续组织白莲教,聚集了许多受苦受难的农民,烧香拜佛。
有一天,韩山童对他们说:“现在天下大乱,佛祖将派弥勒佛下凡,拯救苍生。”
这个传言,很快就传到了河南、江淮地区,人们期待弥勒佛真的下凡拯救黎民百姓。
1344年夏,黄河中下游一带,连续下了20多天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成灾,吞没了几十个州县,冲毁了无数的民居,淹死了成千上万的百姓。
洪水退去以后,又连续干旱了几个月,大多数新生的幼苗都枯死了,铺天盖地的蝗虫吃光了即将枯萎的庄稼。
可以说,元朝末年爆发了数百年难得一遇的天灾人祸。
再加上元朝廷政治十分腐败,横征暴敛,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导致许多人死于这场灾难。
不久,有人建议朝廷堵住决口,在黄陵冈(今山东曹县西南)开挖河道,疏通河流。
1351年,元朝征发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共计十五万百姓和两万士兵,到黄陵冈开挖河道。
在烈日暴雨之下,农民工被迫日日夜夜没命地工作,但朝廷拨下来的开河资金,却让治河的官吏克扣了许多。
修河的民工连饭都吃不饱,怨声载道。
劳累和饥饿使民工疲惫不堪,许多人死在了施工现场。
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与徒弟刘福通,觉得这是推翻元朝黑暗统治的好时机。
于是,两人编造了一首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这意思是:只要有一只眼睛的“石头人”出现,百姓就会像咆哮的黄河水一样,纷纷起来造反。
他们又悄悄地凿出一个独眼石人,在石人的背上刻下“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十四个字,埋在河底。
农民工没读过啥书,不明白这首歌谣是什么意思,但当他们听到“天下反”这个词,就觉得好日子即将到来。
开河到了黄陵冈,有几个农民工挖呀挖呀!
突然,有一个民工在河道底下,发现了一块大石头,挖出来一看,立刻惊叫起来:“大家快来看,这不就是歌谣里说的一只眼石人吗?”
“它的背上还刻着字,真是太神奇了!”
大伙儿好奇地聚在一起,只见石头人的确只有一只眼睛,顿时惊呆了。
他们议论纷纷,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这个新鲜事,很快就在数十万民工中传播开来,每个人都觉得民谣真的应验了。
因为石头人一出来,天下造反的日子自然来临。
不用说,这个石人肯定就是韩山童事先偷偷埋在这里的。
见到大家已经被鼓动起来,刘福通就跟韩山童说:“现在元朝压迫百姓那么严重,百姓还是想念着宋朝。”
“如果打着光复宋朝的旗号,肯定会有很多人支持咱们。”
韩山童非常赞同这个建议。
过了几天,韩山童并向大家宣布说:“我韩山童不是姓韩,而是原本姓赵。
“我是宋徽宗的第八代孙子,刘福通也是南宋大将军刘光世的后人。”
他们两人说得那么有鼻有眼,人们便信以为真。
韩山童、刘福通挑选了个日子,聚集了一大群人,杀死了一匹白马,一头黑牛,祭告天地。
他命令人们在广场上竖起一面旗帜,上面绣着:“虎贲三千,直捣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并发布告文说:“元朝的黑暗统治让汉族百姓民不聊生,我们要恢复大宋的天下!”
大家一听,纷纷推选韩山童为首领,号称“明王”,约定过了日子,打算在颍州、颍上(今宏徽阜阳、颍上)发动起义,并且用红巾裹头作为起义军的标记。
就在歃血血立誓的时候,有人泄露了这个消息。
官府派兵把韩山童抓到衙门,不久就被斩首示众了。
韩山童的妻子带着儿子韩林儿,逃脱了官府的追捕,躲在了武安(今河北武安)。
刘福通逃出包围,召集约定起义的农民,占领了颍州等据点。
之前在黄陵冈开河的民工得到消息,也杀死了河官,纷纷前往投奔刘福通。
因为起义兵头上裹着红巾,当时的百姓叫他们为红头军,历史上称之为“红巾军”。
不到十天,红巾军就已经发展到了十几万人马。
元朝听说刘福通声势浩大,顿时惊慌失措,连忙调集由6000个色目人组成的阿速军和儿支汉军,前去镇压红巾军。
阿速军原本是元朝的精锐部队,但是现在腐朽不堪,将领们只知道喝酒享乐,士兵们到处抢劫。
一遇到红巾军,还没交战,主将就带头挥着鞭子,骑马向后逃跑。
他的嘴里还不停地喊:“阿卜,阿卜!"(阿卜就是“快跑”的意思)。
元军后面的士兵们,一看到主将临阵逃跑,也都赶紧四散逃命去了。
仅仅一个月,刘福通的红巾军,就连续攻下了一批城池。
江淮地区的农民,早就受到白莲教的影响,听到刘福通的起义,纷纷积极响应。
比如:蕲水的徐寿辉,濠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江苏北部的张士诚,个个都是打着红巾军的旗号。